-
公开(公告)号:CN102086494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220453.4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热合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温下具有高抗氧化性能和高抗蠕变性能的高铬马氏体系耐热钢,它是主要应用于制造超(超超)临界火电站用高压蒸汽管道的新型结构材料。钢的成分范围(重量百分比)是,C:0.07~0.10%;Cr:10.0~11.0%;Mo:0.3~0.5%;W:2.0~3.0%;Co:2.0~3.0%且0.8≤(Co含量/W含量)≤1.2;Mn:0.3~0.5%;Si:0.2~0.4%;Ni:<0.5%;B:0.001~0.006%;Fe:余量。本发明通过在增加铬含量的同时复合添加低钼、高钨和高钴,并保持一定范围的钴钨含量比,可抑制组织中起析出强化作用的M23C6的粗化、有效控制组织中δ-铁素体含量低于5%(体积分数)并大大增加固溶强化作用,从而获得高温下同时具有高抗氧化性能和高蠕变性能的火电用高铬马氏体系耐热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994066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13445.2
申请日:2009-08-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镍基马氏体沉淀硬化型合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高强高韧和高耐腐蚀性能的形变诱发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及其加工工艺,它是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原子能等重要领域的新型材料。钢的成分范围(重量百分比)是,Cr:11.0~13.0%;Ni:11.0~14.0%;Ti:1.5~2.1%;Mo:0.1~1.0%;Cu:0.5~2.0%;Co:1.5~2.2%;Mn:0.5~1.5%;Si:0.1~1.0%;Al:1.0~2.0%;Nb<0.01%;C<0.01%;N<0.01%;V<0.01%;Fe:余量。加工工艺:(1)奥氏体单相区加热锻造,锻压比为6~9,锻后空冷至室温;(2)锻后热轧,初轧温度为1100~1200℃,终轧温度为800~900℃,轧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通过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获得具有高位错密度的马氏体基体,同时通过添加Ni、Ti、Mo、Cu等析出强化元素的适当搭配,获得高的强度、韧性以及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59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810011045.3
申请日:2008-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晶粒细化领域,特别是一种微硼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循环相变细化晶粒工艺。首先加热至1050~1100℃,保温10~30分钟后水冷,经2~3次循环处理来消除粗大硼化物(无粗大硼化物析出时直接进行后面的工艺),然后快速加热至950~1050℃,进行短时保温循环处理后可以获得6~9级的晶粒度。本发明可以用来细化微硼无钴马氏体时效钢原奥氏体晶粒尺寸,特别适合于用来改善所述材料热穿孔件的粗大组织、消除晶界上析出的粗大硼化物,也可以用来改善自由锻件的组织均匀性,铸件均匀化处理后的粗大组织及各种过热组织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4272.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项链状异质结构高熵合金,其化学成分范围,以原子百分比计为:Co:18~25%,Cr:16~20%,Fe:16~22%,Ni:20~30%,Al:3~6%,Ti:2~5%,Mo:0.1~0.8%,Ta:0.1~0.5%。项链状异质结构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为:配料、感应熔炼、浇注成型、均匀化、锻造、冷变形和两步时效热处理;熔炼过程按照熔点由低到高依次放入坩埚内,熔炼过程感应炉内真空度维持在0.8Pa以内,待其他原料完全熔化后,将Al、Ti等低熔点合金料通过吊料方式依次加入坩埚内。本发明优点:异质结构高熵合金能够在复杂工况下提供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强度和塑性之间取得了优秀的平衡。为实际应用中的宽温域使用、高强度、高塑性要求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67670.9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车电缆槽道用450MPa级低成本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钢的化学成分为:C 0.10~0.30%,Mn0.8~1.2%,Si 0.20~0.60%,Ti 0.01~0.1%,P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2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597372.2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超高强度高韧性不锈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不锈钢的重量百分比成分为:C:<0.03%,Cr:13.0~14.0%,Ni:6.0~8.0%,Co:6.0~8.0%,Mo:2.5~3.5%,Cu:0.5~2.0%,P:<0.01%,S:<0.01%,Mn:<0.1%,Fe:余量。本发明通过添加较高含量的Co和Cr以平衡材料的耐蚀性能;通过控制Cr当量,获得马氏体组织,保证δ铁素体含量低于2%;同时添加一定含量的强化元素Mo和Cu以及优化材料制备工艺,进而获得含纳米级的富钼相和富铜相,最终获得强度级别在1400MPa以上,冲击功大于50J,同时具有强抗菌性能和耐蚀性的材料,可应用到各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01952.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8/02 , C21D6/00 , C21D11/00 , C22C38/34 , C22C38/58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60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铁路辙叉用高强韧钢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领域。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钢的化学成分范围为:C:0.23~0.28%,Si:1.74~1.78%,Mn:1.69~1.85%,Cr:1.26~1.35%,Ni:0.45~0.65%,Cu:0.06~0.09%,Mo:0.37~0.41%,Sn:<0.0073%,Sb:<0.0063%,Ti:<0.009%,N:≤0.05%,Nb:≤0.002%,V:≤0.015%,Al:≤0.015%,P:≤0.013%,S:<0.005%,As:<0.007%,余量为铁。本发明热处理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生产。经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得到的铁路辙叉用钢力学性能能达到屈服强度>1200MPa,抗拉强度>1300MPa,延伸率≥14%,断面收缩率>45%,V口室温冲击功≥80J,V口低温(‑40℃)冲击功>35J。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6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5045.4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结构材料韧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屈服强度大于2000MPa的马氏体时效钢,制备的棒料经过4次或4次以上循环淬火处理后,再在480‑520℃下进行3‑5h的时效处理,可在不降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同时,将该类马氏体时效钢的冲击韧性(AKv2)提升至20J以上。本发明所涉及的马氏体时效钢为超高屈服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诸多重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89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711243150.5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具有高磁特性及超高强度特性的马氏体时效钢板材和无磁高韧性奥氏体不锈钢板材复合而成。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其界面结合优异,界面无氧化物、孔洞、微裂纹、未结合等缺陷,界面结合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140713.X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30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04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9/00 , C21D1/26 , C21D1/28 , C21D1/18 , C21D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具用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0.90~1.20%,Cr:14.0~16.0%,Co:1.0~2.0%,Mo:0.5~1.5%,V:0.20~0.40%,Mn:0.2~0.6%,La:0.001~0.01%,P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