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3323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62473.0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设置在隧道中,所述隧道用于供高速磁浮铁路列车通行,包括:底部、行走部和连接部,所述底部、所述行走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的C型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隧道的衬砌的表面相贴合。本发明可以实现防灾疏散过程中疏散人员安全、快速地从列车疏散至救援通道,无需跨越高速磁浮铁路列车地板面与隧道底板之间的高程差,简化防灾疏散救援途径,提高应急疏散救援能力。并且,可大幅度减少对隧道内净空面积的占用,且所述底部、所述行走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的C型结构的空腔内可形成低位走行通道,方便检修,并且可提高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的稳定性。

    盾构隧道管片圆端形凹凸榫剪力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569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83997.8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圆端形凹凸榫剪力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凸榫四周多个角度处以及凸榫正面中间位置处预埋多个应变计,且凸榫上部和下部预埋的应变计呈上下对称设置,将各应变计通过联导线连接到应变仪;凸榫受压后,通过应变仪读取并记录各应变计的读数;根据各应变计的读数,计算凸榫与管片交接面处的剪力。本发明解决了长期以来令人困扰的凹凸榫剪力测量的问题;生产工艺简单,只需简单地布置应变计,即可通过相应数据测算得到目标剪力,成本低且便于操作;传统剪力测量装置只能测量一个方向的剪力,本发明采用应变计对称布置,使其能同时测量两个方向的剪力,使得在整个平面内的剪力均可通过一个测量装置获得。

    隧道排水盲管堵塞机理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50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04730.6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隧道排水盲管堵塞机理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支撑架、试验箱、排水系统、集水箱和变频水泵,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所述试验箱和所述排水系统;该试验箱包括箱体及拱形板,该箱体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该拱形板上设置有多个泄水口;该排水结构包括环向排水盲管、排水边沟和纵向排水盲管,每根所述环向排水盲管均包括N根弧形管和N+1个三通管A;所述排水边沟设置有两道;每根所述纵向排水盲管均包括M个三通管B和M+1根直管并且它们交替设置。本发明通过环向和纵向排水盲管以及变频水泵等建立矿山法隧道排水系统模型,实现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排水盲管结晶堵塞问题进行模拟,有利于对矿山法隧道排水盲管堵塞机理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及其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1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60351.4

    申请日:2019-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14 E21D9/00 E21D9/001 E21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所述车行联络通道为若干个,沿隧道纵向间隔设置,并设于上层行车道空间(3)和下层行车道空间(5)之间;车行联络通道包括与所述上层行车道空间(3)连接的上层洞口交叉段(7)、与下层行车空间(5)连接的下层洞口交叉段(9)和连接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的通道洞身段(8),通道洞身段(8)与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的连接处设有圆曲线段(10),从而在上下层之间形成可供转移的车行联络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的设置方法。本发明的车行联络通道利用双层盾构隧道的特点实现安全疏散。

    一种附着于盾构管片的油压加载原位土体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2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82432.4

    申请日:2019-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G01N3/02 G01N2203/0019 G01N2203/0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着于盾构管片的油压加载原位土体测试装置,包括附着于盾构管片的油压活塞单元以及与该油压活塞单元对接的油压控制单元,所述油压活塞单元包括油压仓(14)、套设于该油压仓(14)内的活塞(16)、预留进油管(11)和预留出油管(12),所述油压控制单元包括进油管(5)、出油管(6),以及设于该进油管(5)、出油管(6)一端的油压控制系统(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土体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测试装置,一部分附着于盾构管片结构,并随管片预埋近洞周土体内,另一部分通过油压控制系统施加油压对管片外土体进行加载测试,测量精度高,效果好,解决了传统盾构隧道空间限制,难以实现对洞周围岩力学性能的实时测量等问题。

    一种隧道防排水病害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84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98667.6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隧道防排水病害处置方法,考虑了地下水实际沿着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空间纵向流动,获得堵塞段二次衬砌外表面各点水压力,确定环向盲管的排水量,进一步确定新铺纵向盲管(5)和新铺环向盲管(6)的直径和间距,最后在隧道初期支护外侧围岩中施作新铺纵向盲管(5)和新铺环向盲管(6),利用盲管把隧道衬砌外地下水引入隧道内侧沟排水,从根本上降低了衬砌外部水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既有隧道防排水病害处置系统,包括既有隧道主体和新型排水系统,其中新型排水系统包括新铺纵向盲管(5)和新铺环向盲管(6),解决因原有的排水盲管直径较小,材料老化等导致堵塞后,衬砌承受高水压的问题,保证了隧道结构安全。

    复合式衬砌隧道模型的浇筑模具及其浇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1608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04689.1

    申请日:2018-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7/0029 B28B7/0002 B28B7/0055 B28B7/28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式衬砌隧道模型的浇筑模具及其浇筑方法,属于隧道衬砌结构模型试验领域,其中通过设置由外模组件、中模组件和内模组件构成的主体构件和可对应固定连接在主体构件两端的端板组件,由外模组件、中模组件和两端板组件对应组合,可完成初期支护结构的成型,再由成型后的初期支护结构、内模组件和两端板组件对应组合,可完成二次衬砌结构的对应成型,从而实现隧道模型的分步成型。本发明中公开的浇筑模具结构简单,装卸便捷,且浇筑的方法步骤简便,可操作性强,能充分模拟复合式衬砌隧道的成型与应用过程,提升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隧道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提升隧道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