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90894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6694.4
申请日:2007-07-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13 , H01M10/056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Y02T10/7011
Abstract: 二次电池包括:单位电池(25),具有形成为板状的电解质层(27)、在电解质层(27)的第一主表面上形成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28)、在电解质层(27)的第二主表面上形成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26);以及导电层(29),设置在单位电池(25)之间;二次电池(4)层积了多个单位电池(25)和多个导电膜(29),根据二次电池(4)内的温度分布来设定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330136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28604.9
申请日:2008-06-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2 , H01M2/1241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1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包括:多个蓄电体(20a),各蓄电体由发电元件和容纳所述发电元件的发电元件壳体(20c)构成,并且彼此相邻地配置;以及容纳所述蓄电体(20a)和绝缘性流体(4)的壳体(3)。在各蓄电体(20a)的发电元件壳体(20c)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槽(20d),使得所述发电元件壳体(20c)响应于该发电元件壳体(20c)内的压力的过度增加而在所述槽(20d)处破裂。所述槽(20d)形成于所述发电元件壳体的不面向任何其他蓄电体(20a)的部分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617434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80005576.X
申请日:2008-0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IPC: H01M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4 , H01M10/052 , H01M10/345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568 , Y10T29/417 , Y10T29/49108
Abstract: 其中堆叠了多个蓄电体(10、14)的蓄电装置(1)设置有在蓄电装置(1)的堆叠方向上从一个端侧延伸到另一个端侧的多个孔(15a、15b),并且冷却剂流经多个孔。蓄电装置(1)还设置有引导部分(22),其将已经通过设置在蓄电装置(1)的第一区域(A)中的第一孔(15a)的冷却剂引导到设置在蓄电装置(1)的第二区域(B)中的第二孔(15b)中,第二区域(B)可以比第一区域(A)更好地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894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780026694.4
申请日:2007-07-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13 , H01M10/056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Y02T10/7011
Abstract: 二次电池包括:单位电池(25),具有形成为板状的电解质层(27)、在电解质层(27)的第一主表面上形成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28)、在电解质层(27)的第二主表面上形成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26);以及导电层(29),设置在单位电池(25)之间;二次电池(4)层积了多个单位电池(25)和多个导电膜(29),根据二次电池(4)内的温度分布来设定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873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780027340.1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2/266 , H01M10/0418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85 , Y02T10/7011
Abstract: 二次电池(4)包括:集电电极(21、23);在集电电极(21、23)中与正极(28)或者负极(26)接触的接触区域;形成在集电电极(21、23)上,不与正极或负极接触的端子部;以及连接导电性部件的连接部;与构成构成第一部分和连接部之间的第一电流路径的端子部的截面积相比,构成第二部分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第二电流路径的端子部的截面积形成得更大。所述第一部分是在所述接触区域中与所述连接部最接近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处于接触区域的外周边缘部并位于沿着端子部延伸的区域内,并且到连接部的距离比第一电流路径的路径长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449406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780017776.2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22 , H01M2/0217 , H01M2/024 , H01M2/1077 , H01M2/305 , H01M10/0413 , H01M10/0468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1 , H01M10/652 , H01M10/6551 , H01M10/6561 , H01M10/6563
Abstract: 框体(101)在内部容纳用于汽车的动力源等的双极二次电池。框体(101)包括分别面对双极二次电池(多个电池结构体)中的两端的电池结构体的两个内壁部(103、104)。框体(101)还包括分别与两个内壁部(103、104)相对应的两个外壁部(105、106)。在两个外壁部(105、106)中,中央部的表面积比端部的表面积大。通过将双极二次电池容纳在框体(101)内,能够简化用于约束且冷却双极二次电池的结构,并且能够缓和双极二次电池的温度分布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1617434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80005576.X
申请日:2008-0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IPC: H01M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4 , H01M10/052 , H01M10/345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568 , Y10T29/417 , Y10T29/49108
Abstract: 其中堆叠了多个蓄电体(10、14)的蓄电装置(1)设置有在蓄电装置(1)的堆叠方向上从一个端侧延伸到另一个端侧的多个孔(15a、15b),并且冷却剂流经多个孔。蓄电装置(1)还设置有引导部分(22),其将已经通过设置在蓄电装置(1)的第一区域(A)中的第一孔(15a)的冷却剂引导到设置在蓄电装置(1)的第二区域(B)中的第二孔(15b)中,第二区域(B)可以比第一区域(A)更好地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01569030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80047227.X
申请日:2007-1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3 , H01G9/025 , H01G11/28 , H01M4/02 , H01M6/187 , H01M6/40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具有:固态电解质层(13);以及电极组件(10),其以其之间插入有所述固态电解质层而层叠,并且每个电极组件都具有集电体(11),在所述集电体上形成有多个电极部件(12a,12b)。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部分位于在层叠方向上连续的电极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位于在与所述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续的电极部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1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0916.X
申请日:2007-08-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4/13 , H01M4/24 , H01M4/364 , H01M4/621 , H01M4/624 , H01M10/0418 , H01M10/0525 , H01M10/617 , H01M10/647 , H01M10/6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用于蓄电装置的电极,蓄电装置包括多个电极(1),多个电极堆叠成使得离子导电层(14)设置在每对电极之间,多个电极的每个包括集电器(11)以及电极层(12,13),其形成在集电器上,并包含活性材料。所述电极层的构造(例如,活性材料量)根据电极层中的位置而变化,使得电极的第一区域中的电流密度低于所述电极的第二区域中的电流密度,电极的第一区域的热辐射性能低于电极的第二区域的热辐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30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80021776.0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2/065 , H01M2/12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负极的放电预留量和充电预留量的变化并长期抑制电池特性降低的镍氢蓄电池。该镍氢蓄电池(100)包括电池主体(电极板组150、电解液等)、容纳该电池主体的壳(102),以及安全阀装置(101)。安全阀装置(101)包括具有底部的圆柱形阀构件(110)。在该镍氢蓄电池(100)中,当进行充/放电之后将电池充电到60%的SOC时,在45℃的电池温度和10kPa的减压气氛下,每单位电池容量的氢泄漏速率V1(μl/h/Ah)满足以下关系:在2≤V1≤1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