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631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86518.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H01M4/04 , H01M10/054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将负极活性物质、第1碳材料、增稠剂和溶剂混合,由此调制第1分散液。将第1分散液和第2碳材料混合,由此调制第2分散液。将第2分散液和粘结剂混合,由此调制负极涂料。将负极涂料涂布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并进行干燥,由此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负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为3m2/g以上且8m2/g以下。第1碳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30m2/g以上且100m2/g以下。第2碳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200m2/g以上且500m2/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2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0560102.1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负极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准备第1氧化硅材料和第2氧化硅材料;通过使第1氧化硅材料分散于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从而制备分散液;通过使第2氧化硅材料和粘合剂分散于分散液中,从而制备负极合剂浆;通过将负极合剂浆涂敷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并进行干燥,从而制造负极。粘合剂不含羧甲基纤维素,第1氧化硅材料未预掺杂锂,第2氧化硅材料预掺杂有锂。
-
公开(公告)号:CN1097682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1092885.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负极、正极和电解液。电解液包含选自碳酸亚乙酯、氟代碳酸亚乙酯和碳酸亚乙烯酯之中的至少一种。负极包含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含硅粒子和石墨粒子。在负极合剂层的Log微分细孔容积分布中,细孔直径为2μm时的Log微分细孔容积相对于细孔直径为0.2μm时的Log微分细孔容积之比在10.5以上且33.1以下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9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461.8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包括卷绕电极组件(11),在所述卷绕电极组件中正极(13)和负极(17)以隔板(15)介于其间的状态卷绕在一起,所述正极在其宽度方向一端处具有在正极集电体上未设置正极混合物层的正极露出部(35)。所述正极露出部(35)在所述卷绕电极组件的轴向一端处相对于所述隔板和所述负极沿所述卷绕电极组件的轴向向外突出。所述负极露出部在轴向另一端处相对于所述隔板和所述正极沿所述卷绕电极组件的轴向向外突出。所述正极露出部(35)至少在所述正极的最外周部中具有缺口部(37)。
-
公开(公告)号:CN10291868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080066598.4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08
Abstract: 作为能够稳定实现低温性能优异的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提供在高结晶性碳质粒子的表面上至少局部具有低结晶性碳材料的复合碳体。该负极活性物质,振实密度为0.9g/cm3以下,且R值为0.2以上的分布比例DR≥0.2为20%以上。这里的所述R值是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波长532nm下的拉曼光谱中的D带的强度ID与G带的强度IG的比值ID/IG。DR≥0.2是对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试样在波长532nm下进行显微拉曼分析n(n≥20)次、所得到的拉曼光谱中的R值为0.2以上的次数m相对于n的百分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5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80075177.2
申请日:2011-1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4/6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制作锂二次电池的方法,在该电池的负极上形成的负极复合材料层在利用基于汞压入法的细孔分布测定而得到的细孔径为0.3μm~4μm的范围(A)以及细孔径为0μm以上且小于0.3μm的范围(B)中具有极大点,上述A范围中的极大点的细孔容量(VA)与上述B范围中的极大点的细孔容量(VB)之比(VA/VB)为2.1~3.4。
-
公开(公告)号:CN10283495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080065407.2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所获得的锂二次电池是具备正极和负极(20)的锂二次电池。负极(20)具有在负极集电体(22)上保持有含负极活性物质(21a,21b)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的结构。该负极活性物质层(24)具有设置在负极集电体(22)上的集电体侧活性物质层(24a)和设置在该集电体侧活性物质层(24a)上的表层侧活性物质层(24b)的至少两层结构,表层侧活性物质层(24b)中所含有的负极活性物质(21b)的平均比表面积,比集电体侧活性物质层(24a)中所含有的负极活性物质(21a)的平均比表面积大,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24)整体中所含有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平均比表面积为3.3m2/g~5.6m2/g。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90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80161313.2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由至少以锂以及、镍和/或钴作为主要构成元素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为30%以上40%以下,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为30%以上45%以下。并且,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单位面积的孔隙体积(Sa)与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单位面积的孔隙体积(Sb)的孔隙体积比(Sa/Sb)满足0.9≤(Sa/Sb)≤1.4。
-
公开(公告)号:CN101472982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2333.2
申请日:2007-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53/00 , C08K3/34 , C08K9/04 , C08L23/0815 , C08L2666/06 , C08L2666/08 , C08L2666/04
Abstract: 提供用于成型材料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包括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机动车外装部件,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焊接线外观和虎斑纹外观优良,且其用于机动车外装部件。聚丙烯类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包含:具有50至100g/10分钟的MFR和7以下的Mw/Mn的丙烯类嵌段共聚物为100重量份,具有1至9g/10分钟的MFR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为25至45重量份;和具有1.5至15μm的平均粒径的滑石为30至45重量份,其中所述丙烯类嵌段共聚物包括75至95重量%结晶聚丙烯部分和5至25重量%乙烯-丙烯共聚物部分,其中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部分的乙烯含量为35至45重量%,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部分的重均分子量与所述结晶聚丙烯部分的重均分子量的比率为3至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