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84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014051.X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3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闭塞时空占用带模型的列车追踪运行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列车出发前,建立移动闭塞时空占用带模型;根据移动闭塞时空占用带模型与列车区间运行速度‑距离曲线之间的关系,获取列车区间运行过程的关键速度:出站咽喉速度、站间巡航速度、惰行末速度和进站咽喉速度;根据所述列车区间运行过程的关键速度建立列车追踪运行的移动闭塞时空占用带模型,获取列车追踪运行的最佳运行线;根据列车追踪运行的最佳运行线控制列车运行。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移动闭塞时空占用带模型,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轨道资源,提升线路运能;可用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指导移动闭塞模式下高速列车安全、高效、节能追踪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654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59365.4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61L23/18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列车短间距编队跟随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列车运行线路和运行轨迹,获取列车运行图,根据所述列车运行图获取列车运行参数信息,以多列车的运行轨迹为依据,得到多列车可进行编队跟随运行的位置范围信息;根据所述位置范围信息分析列车运行约束条件,基于列车组编、编队跟随运行、列车解编3个状态间的切换以及列车运行约束条件,构建列车位置和速度的列车多智能体状态变量,综合分析并确定列车的组编条件等;传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控车运行场景下,若满足组编条件,列车实现组编;在组编场景下,若满足区间编队跟随条件,列车实现编队跟随;在编队跟随场景下,列车实现进站跟随。
-
公开(公告)号:CN114919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360133.4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虚拟重联的高速列车移动授权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实时感知高速列车多维运行状态信息,后车向前车实时传输其运行状态信息;根据列车运行状态感知误差构建虚拟重联高速列车安全包络模型,利用虚拟重联高速列车安全包络模型计算虚拟重联运行的列车的安全包络距离;根据前车和后车的运行状态信息和列车安全包络距离,计算前车与后车虚拟重联运行的安全间隔;前车基于与后车虚拟重联运行的安全间隔计算后车运行移动授权,向后车发送移动授权。本发明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实时感知列车多维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列车安全间隔与移动授权计算,能够实现高速列车虚拟重联运行模式下的安全间隔与移动授权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45353.3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路云一体化的自动驾驶分散自主式远程接管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运行层用于采集车辆运行数据和交通环境数据,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传输层传输给决策层;接收车辆远程接管控制指令;传输层用于建立车路云一体化环境下智能网联车辆、路侧单元、边缘云、区域云和中心云之间的远程接管信息交互机制;决策层包括边缘云、区域云和中心云,用于接收运行层传输来的数据,基于远程接管容错控制原则动态建立远程接管控制链路,计算出车辆远程接管控制指令,通过传输层将车辆远程接管控制指令传输给智能网联车辆。本发明系统能够保障单车自动驾驶系统故障或失效情况下的车辆运行安全,实现安全、冗余、节能和高效的自动驾驶远程接管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35782.0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 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535 , G06F16/9537 , G06N3/12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港旅客群体出行方式柔性推荐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空港旅客属性约减的群体出行偏好进行分级处理,生成空港旅客的出行偏好序列;根据路网节点及节点间传递关系构建城市复合公共交通网络拓扑与运力关系模型;根据所述城市复合公共交通网络拓扑与运力关系模型和空港旅客的出行偏好序列,通过遗传算法实现基于遗传算法的到港旅客出行方式的柔性推荐。本发明能够将预测数据集中不同特征的旅客出行偏好,结合空港陆侧真实运力关系模型及公共交通路网拓扑,实现到港旅客群体与交通运力间的匹配,为旅客进行出行方式的柔性推荐并生成多目标优化路径,为旅客出行偏好与机场高效疏解双向需求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444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85924.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群体智能控制下的混合交通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BP神经网络路网生成的路网结构来构建实际场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构建一级模糊评价模型,该模型融合动态车辆数据与静态路段参数,将车路群体交通状态的评价指标的定性评价信息转化为定量评价信息;基于综合权衡评价指标影响的算子对、图神经网络和变隶属度函数构建二级模糊评价模型,该模型将与群体智能控制决策有关的因素分解成多个层次多个节点,确立各个评价指标的定量评价信息的权重,得到群体智能控制下所述实际场景中的混合交通效能的动态评估结果。本发明方法可以得到群体智能控制下的混合交通实时路段状态评分,从而更好对交通系统进行诱导与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48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2126.1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轨道交通列控车载设备模拟电路级健康度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轨道交通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基于车载设备模拟电路功能原理图,建立电路分析仿真模型;根据电路分析仿真模型,获取电压相应信号的时域特征;将电路在各个元件处于标称值时运行得到的特征数据集作为健康状态数据集;计算待测样本特征数据集与健康状态数据集之间的敏感度为样本特征权值;计算待测样本与健康样本之间的加权马氏距离作为待测电路的健康度;将一段时间内样本健康度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预测下一时间段电路的健康度的值。本发明有效利用原始输出电压数据时域中的有效信息,通过预测电路下一时间节点的健康度,判断电路健康状态,为模拟电路级维修活动提供指导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2983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08246.3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弹性调整策略的高速列车动态追踪运行优化方法。包括:根据列车实际到站信息以及前行列车运行计划和区间初始的运行策略,设计弹性调整机制,利用静态人群搜索算法对追踪列车进行离线优化,包括发车间隔、列车运行策略;之后在区间内,采集前车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和周围环境信息,结合运输需求,通过弹性调整策略和动态人群搜索算法对追踪列车在剩余区间的运行调整策略进行在线优化,获取当前状态下最优的运行间隔,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直至到达终点站。本发明可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或者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提供安全、高效、节能、平稳的驾驶策略,有效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5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1047092.8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机场旅客捷运系统仿真环境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三维模型多节点化无缝耦合步骤,用于在虚拟仿真环境中复现机场旅客捷运环境;空间位置关联的模型特征描述步骤,用于基于机场旅客捷运环境搭建和扩展列车运行仿真场景;多模式列车运行控制步骤,用于在列车运行仿真场景中建立列车模型的运动关系,模拟列车在真实线路上的运行态势;动态视距的场景切片成像步骤,用于实现显示资源的自适应优化配置。本发明能够复现机场旅客捷运环境,搭建和扩展列车运行场景,模拟列车在真实线路上的运行态势,实现显示资源的自适应优化配置,为机场旅客捷运系统的列车组织、线路规划以及大规模客流特征分析提供仿真试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2981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365615.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K9/62 , G06K9/00 , G06F16/215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列车车载卫星定位定位观测的轨道沿线环境分类方法,包括1.将铁路场景分为5类,构建每种铁路场景的特征向量,组成遮挡场景特征模型库;2.采集多模卫星定位接收机输出的观测数据,以历元为单位进行存储,得到观测数据集;3.对观测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得到清洗后的观测数据集;4.构建对应场景区段下的关键参数集合;5.构建场景区段特征向量;6.利用DTW算法将场景区段特征向量与模型库中的特征向量进行匹配,确定铁路全线场景分布情况。本发明不需要开展专门的列车运行环境场景采集。列车运行的随机性不影响数据采集过程和结果。5类场景间差异大,列车运行过程中卫星定位接收机采集的数据均能落入5类场景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