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化学物致癌性和促癌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389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34181.8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化学物致癌性和促癌性的方法。使用转染HPV16 E6E7基因的Balb/c 3T3细胞,通过细胞转化实验检测化学物的致癌性和促癌性。与传统的II阶段Balb/c 3T3细胞转化实验相比,该方法可使细胞形成更多的转化灶,明显提高实验的敏感性;并可以有效缩短实验时间,节省人力财力投入,降低检测成本;避免使用额外的致癌剂和促癌剂,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实验人员安全,该方法可用于评价化学物的致癌性和促癌性,还可以从药品、化学品、环境污染物和工业废弃物等中筛查未知致癌物和促癌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环乙二胺基竹红菌乙素在光动力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260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06363.1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乙二胺基竹红菌乙素作为光敏剂在光动力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包括用于治疗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胃癌以及皮肤癌等恶性肿瘤。本发明检测出环乙二胺基竹红菌乙素在避光时对HeLa、MCF7、MCF7/Adr、A549、A549/DDP、H1299、MGC803及A875等肿瘤细胞的IC50暗毒性均大于160μM;而红光剂量为12J/cm2照射时,对所检测肿瘤细胞的IC50光毒性均小于0.3μM;光增强因子(IC50暗毒性/IC50光毒性)均大于500甚至大于1600。本发明还证明了线粒体是环乙二胺基竹红菌乙素光动力杀死肿瘤细胞的重要作用靶点,而肿瘤细胞主要以细胞凋亡方式死亡。

    5,5’-二羟基-4,4’-双吡唑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8816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145334.X

    申请日:2010-04-09

    Abstract: 本发明5,5’-二羟基-4,4’-双吡唑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5-吡唑酮为原料,在醇溶剂中,以碱金属卤化物为支持电解质,在电解池中以金属电极为阳极和阴极进行电解,反应温度-10~40℃,电流密度3~8mA/cm2,通过0.2~2法拉第/摩尔的电量后,得到下式(I)表示的5,5’-二羟基-4,4’-双吡唑类化合物。其中,R1表示-H、芳基或C1~5烷基;R2表示-H、C1~5烷基、C5~7环烷基、苄基、萘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苯基。本发明方法使用工业上普通的试剂和常规的生产条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同时电极材料价廉易得,易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的固相萃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9437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86268.0

    申请日:201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的固相萃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固相萃取柱与其使用方法。制备的固相萃取柱选取400-600mg的活性炭,其粒度为20-40目,比表面积为1000-1500m2/g,经处理后填装,压紧,封装备用;使用方法中包括用甲醇、去离子水活化,上样,用正己烷淋洗,用二氯甲烷或甲醇洗脱四个过程。本发明方法SPE柱子制作简便、成本较低,SPE柱子使用中回收率高且稳定,环境友好且有效避免界面乳化,适用性有所提高。

    一种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的固相萃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9437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6268.0

    申请日:201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的固相萃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固相萃取柱与其使用方法。制备的固相萃取柱选取400-600mg的活性炭,其粒度为20-40目,比表面积为1000-1500m2/g,经处理后填装,压紧,封装备用;使用方法中包括用甲醇、去离子水活化,上样,用正己烷淋洗,用二氯甲烷或甲醇洗脱四个过程。本发明方法SPE柱子制作简便、成本较低,SPE柱子使用中回收率高且稳定,环境友好且有效避免界面乳化,适用性有所提高。

    电磁辐射诱发Raji细胞癌变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2576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23365.5

    申请日:2010-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辐射诱发Raji细胞癌变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培养Raji细胞并传代,然后加入促癌剂丁酸钠、巴豆油、12-O-十四烷酰巴豆醇-13-乙酸酯或丁酸钠+巴豆油,暴露于30~90W/m2的电磁辐射下,培养3~15天,最后用免疫酶法检测EBV-EA细胞阳性率。本发明方法中的促癌剂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该方法无需特殊仪器,检测过程简单。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工业、科学、医疗以及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的致癌性风险预评价,对预防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远期危害具有重要价值。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对甲酚制备对羟基苯甲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9536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43127.5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卟啉催化氧化对甲酚制备对羟基苯甲醛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对甲酚为原料,以一元醇、二元醇或一元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选用具有式(I)、式(II)结构的单核金属卟啉和具有式(III)结构的双核金属卟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作为催化剂,在占原料重量37.5~80%的氢氧化钠存在下,在常压下通入氧气或空气,于50~90℃的反应温度下反应6~13小时,催化氧化对甲酚得到对羟基苯甲醛。本发明方法具有催化剂用量极少、不用分离、回收,可以自然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少且反应条件温和,在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式(I) 式(II)式(III)

    仿生催化氧气氧化邻溴乙苯制备邻溴苯乙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716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0103423.8

    申请日:2010-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催化氧气氧化邻溴乙苯制备邻溴苯乙酮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邻溴乙苯为原料,在常压、无溶剂下,选用1~30ppm单核金属卟啉和μ-氧-双核金属卟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作为催化剂,以10~60mL/min流速通入氧气,在140~170℃引发反应,然后在80~120℃反应6~16h,得到邻溴苯乙酮。本发明方法采用高温快速引发,低温反应的方式,使反应引发时间变得极短,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操作费用,增加了反应安全性。

    一种μ-氧代双核铁卟啉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508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57359.7

    申请日:2008-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μ-氧代双核铁卟啉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将卟啉配体和可溶性亚铁盐为原料,以至少一种体积百分含量为1~80%的C2~C8直链脂肪酸和DMF的混合液为溶剂,将溶有卟啉配体和可溶性亚铁盐的溶液加热回流0.5~5min,冷却至室温,加入5~50mL水,分离、提纯,即可得到μ-氧代双核铁卟啉。本发明方法直接使用酸性介质,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反应时间短且产物易于分离提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