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0488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410336079.5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48 ,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二次电池钒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钒化合物溶解,得到钒离子溶液;(2)将钒离子溶液和集流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后将反应产物进行清洗和真空干燥,得到以集流体为基体的钒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到的纳米颗粒结构的钒氧化物生长在集流体上,使得两者之间不仅具有很好的电接触,不需要添加导电剂和粘结剂,而且能够増大钒氧化物电极材料的表面积,提高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8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96089.5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层和体相掺杂Mo元素的NCM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储能电池领域。以所述材料以总体质量为100%计,表层和体相掺杂M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5~2%,其余为NCM三元正极材料。所述方法为:向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钼酸铵和LiOH·H2O的混合物加入乙醇研磨混合均匀,得到磨干后的材料;将磨干后的材料进行煅烧,首先在500~550℃下预煅烧300~400min,然后在700~750℃下煅烧800~900min后得到。Mo元素的掺杂能够稳定材料结构,降低电荷转移阻抗,从而改善材料电化学性能。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工艺及技术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2442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10155160.X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首先,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水热辅助固相配位法来制备富锂氧化物前驱体Li[LixMnyM(1?x?y)]O2(0<x,y<0.5,M=Mn0.5Ni0.5或Mnx’Niy’Co(1?x’?y’),0<x’,y’<0.5),该方法的优点是,合成的产物均匀一致性好,产物的纯度高,将溶液的pH控制在偏酸性环境下,不用氩气保护也可以保证二价锰不被氧化,产物中Ni、Co和Mn能达到了原子级的均匀分布,这样就使得合成的富锂氧化物前驱体具有很高的电化学活性。然后,本发明针对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存在的首次库伦效率低与循环稳定性能差等问题,采用无定形态锰的氧化物与之复合,最终合成了一类新型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zMnOα·(1?z)Li[LixMnyM(1?x?y)]O2(1.5<α≤2,0≤z≤0.25,0<x,y<0.5,M=Mn0.5Ni0.5或Mnx’Niy’Co(1?x’?y’),0<x’,y’<0.5)。本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合成的富锂型正极材料比容量高,首次库伦效率高,循环稳定性能好,是一类极具推广价值的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503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077383.8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储能电池领域。所述电极材料为氧化铜纳米线外表面包覆氮化碳形成。所述电极材料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以氧化铜纳米线为基片,碳材料为靶材,氮气为溅射气氛,在本底压强≤1.0×10-5Pa下通过磁控溅射将碳材料沉积到氧化铜纳米线外表面。所述电极材料中,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氧化铜纳米线具有三维结构,可增加所述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增强其电化学活性,改善其电化学性能,提高其活性物质利用率;具有电化学活性且导电性能良好的氮化碳可提高所述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增加其总容量,缓解其在充放电过度时的体积膨胀效应,改善其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26178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36027.8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4 , H01M4/48 ,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二次电池,所述铝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所述正极为生长在集流体上的钒氧化物与集流体的结合体,所述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钒化合物溶解,得到钒离子溶液;(2)将钒离子溶液和集流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后将反应产物进行清洗和真空干燥,得到结合体。本发明的铝二次电池的正极,纳米颗粒结构的钒氧化物生长在集流体上,使得两者之间不仅具有很好的电接触,不需要添加导电剂和粘结剂,而且能够増大钒氧化物电极材料的表面积,提高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同时,本发明的铝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39604.6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以及硅纳米颗粒:其中,两个-OH为邻位、间位或对位,优选为间位;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所述取代基选自C1-C4的烷基、卤素、烯基或芳基;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为H、C1-C4的烷基、卤素、烯基或芳基。本发明利用所述化合物的高导电性和特殊的粘性,在保持硅纳米颗粒高循环容量的同时,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其简易的“类溶胶-凝胶”制备方法,在满足锂电正极材料对负极容量需求的同时,更实现了商业化规模生产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122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50241.6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电极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先将镍盐、钴盐、锰盐溶解在去离子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待混合溶液澄清后加入沉淀剂,搅拌均匀后倒入反应釜并置于干燥箱中反应,随后将得到的前驱体与锂盐混合进行预烧、煅烧得到目标产物。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制备参数可控性强,制备的三元正极材料的是一种单晶材料、粒径集中在亚微米量级,为锂离子提供了快速且路径短的传输通道,同时增加了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该三元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适用于高体积能量密度电子产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7248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31971.7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结构碳纤维/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电极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碳纤维,在纺丝原液中加入金属盐,通过惰性气氛煅烧,原位生成的金属一方面催化碳纤维石墨化,一方面金属颗粒被去除后,形成空心碳球,再通过气相热蒸法,将硫吸附于石墨化的空心碳球中,这种多级结构的碳纤维/硫复合正极材料,极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并抑制了多硫化物的溶出,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工艺参数可控性强,能耗低,对设备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789519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010100940.X
申请日:2010-01-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04 , H01G9/035 , C08L71/02 , C08L27/16 , C08L27/20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33/10 , C08L33/20 , C08L77/02 , C08L77/06 , C08K5/55
Abstract: 本发明所制备的以由双草酸硼酸酯锂与含有酰胺基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作用形成的离子液体材料为基,与聚合物材料复合形成的全固态或凝胶态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的组成和配比,与聚合物并添加适量增塑剂进行加成;或是直接通过导电盐与含有酰胺基官能团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复合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化学电源、特别是面向高功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需求的新型电化学储能体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315482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256202.9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4/136 ,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金属氟化物为正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属于绿色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所述锂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或聚合物电解质、集流体、正极壳、负极壳;正极与负极之间由浸泡了电解液的隔膜或聚合物电解质隔开;正极材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并通过集流体与电池正极壳相连;负极直接与电池负极壳相连;正负极电池壳相互绝缘;正极由金属氟化物、导电剂、粘结剂和集流体组成;所述正极材料为金属氟化物,化学组成为MFa(H2O)b,且1≤a≤3,0≤b≤4,b为整数。本发明所述锂二次电池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易实现,原材料易得到,制备过程耗能低,安全性好,并且具有好的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