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燃油喷射温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9405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1834.9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控制燃油喷射温度的装置,包括:进油管路、喷油器、喷油器压台、压台加热器、燃油温度传感器、压台温度控制器、喷油器底座、喷油器温度传感器、底座加热器、底座温度控制器,其中:该喷油器压台内设有储油腔,该进油管路的末端与该储油腔连通;该喷油器通过该喷油器压台固定在该喷油器底座上,该喷油器的进油管接头与该储油腔连通;该压台加热器安装在该喷油器压台内;该燃油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该储油腔内;该底座加热器安装在该喷油器底座内;该喷油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该喷油器表面。本说明书公开的装置通过对喷油器实验中燃油温度和喷油器温度的控制,实现了对燃油喷射温度的准确控制。

    可视化燃料电池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009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40781.0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燃料电池装置,包括:阴极流场单元,所述阴极流场单元导电;MEA膜电极,所述MEA的上表面与所述阴极流场单元的底面贴合;和阳极流场单元,所述阳极流场单元的顶面与所述MEA的下表面贴合,所述阳极流场单元导电,所述阳极流场单元和所述阴极流场单元至少一个透明,并所述阳极流场单元的顶面和所述阴极流场单元的底面分别开有沟槽以形成流道,并形成脊。本发明通过将阴极流场单元和阳极流场单元至少一个设置为透明,使得流道成为透明流道,然后使用装有显微镜头的高速摄像机对准待拍摄区域,从而可实现流道的顶部或底部以及侧面的可视化,从而实现燃料电池内部两相流的流动状态和分布的可视化。

    配流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1023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39610.8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H01M8/24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配流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该装置包括顶盖和第一挡板,顶盖具有开口和至少一个凹腔,第一挡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气体通过的第一通流部,第一挡板盖设在顶盖的开口处,第一挡板上设有与凹腔对应的第一隆起部,且第一隆起部向顶盖所在的一侧隆起,顶盖上设有与第一隆起部对应的进气口。该系统包括电堆体以及上述配流装置,电堆体的进气侧盖设在顶盖的开口处,电堆体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双极板。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挡板上设置向顶盖所在的一侧隆起的第一隆起部,使气体在第一挡板的倾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从第一隆起部流动至两端,从而实现了均匀配流,保证了电堆体的充放电性能,延长了燃料电池的寿命。

    基于热重分析和气液两相计算优化实验燃油配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982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254584.4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建昕 马骁 何旭

    Abstract: 基于热重分析和气液两相计算优化实验燃油配比的方法,通过热重分析测得一种实际燃油挥发特性曲线;将三种分别能表征每组燃油的饱和烷烃配成初始测试燃油,测得挥发特性曲线;依两挥发特性曲线的差别,配成调整饱和烷烃用量的测试燃油;反复调整测试,得到样本燃油;采用气液平衡方程和通用似化学活度系数进行蒸发的气液两相计算,加入调控同步挥发的烷烃;依新的样本燃油与实际燃油的挥发特性曲线的差别,对轻中重各组所占比例进行精细调节;反复多次精细调节样本燃油轻中重各组内两种烷烃的比例,获得目标燃油。本发明配比方法在保证示踪剂与对应组分同步挥发率良好的前提下,获得与真实燃油挥发特性相近的多组分燃油。

    用于颗粒物采样的碳膜盛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632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138968.2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用于颗粒物采样的碳膜盛放装置,所述盛放装置包括壳体、尾气通道、加热通道、圆柱状转接部分、加热器、热电偶、温控仪、第一垫片、碳膜盛放件、碳膜压板、转接件、第二垫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尾气通道和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内设置有加热器,壳体尾部设置有圆柱状转接部分,第一垫片在圆柱状转接部分的接口处;碳膜盛放件呈圆柱状,设置有凹槽、螺纹孔和通道,碳膜压板通过螺纹孔固定于碳膜盛放件上,转接件用于连接外部管路。通过加热通道来维持尾气温度,通过碳膜盛放件来托住并固定碳膜,实现了对尾气颗粒物的直接采集,安装、拆卸使用方便,缩短采样时间,有效提高采样效率,具有进步性。

    压紧机构、压电驱动电机以及原子力显微镜

    公开(公告)号:CN1114314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80316.9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底板、压紧件以及固定件。压紧底板能够与压电驱动电机的基体固定连接。压紧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压紧底板,压紧件沿自身转轴方向与压紧底板相对固定,压紧件沿自身转轴方向具有第一压紧端。固定件沿自身延伸方向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第二固定端能够与压电堆垛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端与压紧件的第一压紧端螺纹连接。压紧件相对于压紧底板转动时,固定件沿自身延伸方向靠近或者远离压紧底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紧机构的压电驱动电机以及原子力显微镜。上述压紧机构、压电驱动电机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可以保证施加合适的预紧力,也可以在中心棱柱运动过程中保持整个压紧机构的固定,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一种燃料电池极板流场及燃料电池极板

    公开(公告)号:CN11137072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92745.8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燃料电池极板流场及燃料电池极板,其中,所述流场为蛇形流场,三个流场壁面的接触角按线性规律变化,且同一位置处三个流场壁面的接触角大小相同;流场分为三个流道区,分别为直线流道的第一流道区、靠近转角区的直线流道的第二流道区、转角流道的第三流道区;所述第二流道区的总流道长度为所述第三流道区的总流道长度的 第一流道区的每一壁面的接触角按线性规律逐渐增大,第二流道区的每一壁面的接触角按线性规律逐渐减小,第三流道区的每一壁面的接触角,以转角流道区内侧圆心为中心,按角度梯度逐渐减小;第一流道区的所有壁面的接触角的增加量之和与第二流道区和第三流道区的所有壁面的接触角的减小量之和相等。

    真空原子力显微镜的耦合系统及真空原子力显微镜

    公开(公告)号:CN1113377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79061.1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原子力显微镜的耦合系统及真空原子力显微镜。该耦合系统包括:真空室;激励光源,位于所述真空室外,发射激励激光用于使探针振动;检测光源,位于所述真空室外,发射检测激光用于检测所述探针偏转信息;光线传输装置,部分设置于所述真空室外,部分设置于所述真空室外,所述光线传输装置可将接收所述激励激光与所述检测激光,所述光线传输装置还可传输所述探针反射的所述激励激光与所述检测激光,并偏转走所述激励激光;光电位置转换器,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激光,并根据所述检测激光计算所述探针的受力。实现真空环境下的可靠测量,降低测量过程中的噪声,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同时,结构简单,可降低耦合系统的复杂程度。

    用于降低汽车排放的内燃机排气颗粒流演变过程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0222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364957.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降低汽车排放的内燃机排气颗粒流演变过程模拟装置,包括:尾气源;尾气流道,包括多段预定长度的圆管,多段圆管之间固定连接;可溶性有机物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可溶性有机物;碳粒发生装置,用于产生碳粒。本发明的用于降低汽车排放的内燃机排气颗粒流演变过程模拟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多种调节方式来控制碳烟颗粒与可溶性有机物的混合浓度就可以得到合适的混合气溶胶,更真实地模拟内燃机排气颗粒流。

    一种模拟柴油机进气道环境进气预热效果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9377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12088.8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模拟柴油机进气道环境进气预热效果的测试装置。该装置通过将空气冷却器与风机的进气口连接的方式,使得外部空气经过空气冷却器冷却至预设温度后经过风机加速后进入进气道,可以准确模拟出进入柴油机进气道内的特定温度的低温气流,通过将风机的出气口与气流流入管道的进气口连接并在气流引导段管道内设置多个气流挡块的方式,可以对不同湍流程度的柴油机进气气流进行模拟,通过将变频器与风机的电源连接并在气流引导段管道的进气口处安装风速仪的方式,可以准确模拟进入柴油机进气道内的气流的流速,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准确模拟出柴油机的进气道环境,使得准确测定进气预热装置在低环境温度下的预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