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3210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65459.4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钢通过热轧及在线热处理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其特征是使用含有0.5?3.5wt%Mn的低中碳钢,在热轧终轧后对热轧板立即进行在线余热淬火处理,得到完全马氏体或者部分铁素体+马氏体的组织结构,随后在线加热至两相区进行保温,得到大量的板条间奥氏体,然后快冷至配分区进行配分使得奥氏体稳定化,最后快冷至室温。该工艺生产出的热轧板室温组织为:保留有淬火马氏体形态的α相、板条间残余奥氏体、块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岛状组织以及淬火前形成的铁素体组织。本发明得到的含有板条间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结构抗拉强度可达800MPa~1350MPa,延伸率达20%~35%,强塑积达到30G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3210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65459.4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钢通过热轧及在线热处理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其特征是使用含有0.5-3.5wt%Mn的低中碳钢,在热轧终轧后对热轧板立即进行在线余热淬火处理,得到完全马氏体或者部分铁素体+马氏体的组织结构,随后在线加热至两相区进行保温,得到大量的板条间奥氏体,然后快冷至配分区进行配分使得奥氏体稳定化,最后快冷至室温。该工艺生产出的热轧板室温组织为:保留有淬火马氏体形态的α相、板条间残余奥氏体、块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岛状组织以及淬火前形成的铁素体组织。本发明得到的含有板条间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结构抗拉强度可达800MPa~1350MPa,延伸率达20%~35%,强塑积达到30G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621181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102026.8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加工过程固态界面换热系数测定装置,该测定装置包括:上模座、导柱、下模座、定位圈、对开式加热炉、保温套筒、温控仪、液压装置、滑动支座、定位套筒、传热杆、传热杆、应变片、热电偶、测温仪、测力仪上试样和下试样。上试样和下试样在实验过程中都位于对开式加温炉内,确保数据精度可靠;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液压装置作为施压机构,操作简单;本装置适合大多数材料和存在润滑条件的固态界面换热系数测量,通用型好;对开式加热炉方便试样的更换,内部通孔倒角保证了保温套筒上升时的对中性;测量过程耗时短,试样装卸方便,连续实验效率高,并且试样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10784.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C25C3/06 , G06Q50/0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解铝能耗与成分预测实现电解铝工艺优化的方法,属于电解高纯铝应用技术领域,其包括:采集电解铝工艺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通过对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筛选出模型输入参数和模型输出参数,构建样本数据集;采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电解铝能耗与成分预测模型;利用样本数据集对电解铝能耗与成分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电解铝能耗与成分预测模型预测出给定工艺参数下的电解铝能耗与成分;并通过对模型输出量的分析,找到最优工艺参数,以优化电解工艺。本发明可避免实验耗时耗力的问题,降低工艺优化成本,提高工艺优化效率,从而提供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99720.9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性能平衡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技术领域。所述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比例为:Al:8.5~10.5at.%,Cr:14.0~17.0at.%,Mo:1.0~1.5at.%,Nb:1.0~1.5at.%,Ta:1.5~2.0at.%,W:0.5~1.0at.%,Re:0.5~1.0at.%;V:1.5~2.0at.%,其余为Ni。本发明通过成分和热处理的选择,制备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具有高的理论蠕变性能、低的有害相、适量的沉淀强化相、负的晶格错配度、低的密度、优异的铸造稳定性和足够宽的γ单相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8783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15472.6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纯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10%,N≤0.010%,Si≤0.6%,Mn≤0.3%,P≤0.03%,S≤0.02%,Ni≤1%,Cr16~22%,Cu1.2~2.0%,Nb0.1%~0.5%,Ti0.1~0.3%,其中C+N≤0.015%,其余为平衡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退火、酸洗、冷轧和退火。本发明采用铌钛双稳定超纯化设计,热轧后于750℃左右进行2h以上抗菌退火处理。得到的抗菌不锈钢不仅抗菌率达到90%以上,而且表面质量良好,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耐蚀性能,冷加工性能良好,应用于家电、餐具和厨房用具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18504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41078.1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突水实时监测预警及逃生引导系统,属于矿山预警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矿井突水监测预警装置和矿井突水仿真系统。矿井突水监测预警装置包括主机、从机、交换机、服务器,矿井突水仿真系统宿主于服务器,服务器建立矿井三维模型并定位从机位置后,从机以约定时间间隔将其感应器模块实时监测的矿井信息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发送至主机,主机整合从机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进行突水仿真,仿真结果经过动态修正后通过动态仿真显示、点亮引导灯形式分别传达给管理者及井下人员。系统相关数据可用于后期分析研究,兼顾突水发生前后全过程及人员定位,有效协助矿井突水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0408783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15472.6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纯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10%,N≤0.010%,Si≤0.6%,Mn≤0.3%,P≤0.03%,S≤0.02%,Ni≤1%,Cr16~22%,Cu1.2~2.0%,Nb0.1%~0.5%,Ti0.1~0.3%,其中C+N≤0.015%,其余为平衡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退火、酸洗、冷轧和退火。本发明采用铌钛双稳定超纯化设计,热轧后于750℃左右进行2h以上抗菌退火处理。得到的抗菌不锈钢不仅抗菌率达到90%以上,而且表面质量良好,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耐蚀性能,冷加工性能良好,应用于家电、餐具和厨房用具等方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