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二级系统炉温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771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300222.X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炉二级系统炉温设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加热段内多板坯的计划出炉温度,获得各加热段的目标出炉温度;获得炉内每块板坯的预测出炉温度;根据各加热段的所述计划出炉温度和各板坯的所述预测出炉温度,获得炉内各加热段的预测出炉温度差;根据各加热段的所述目标出炉温度和所述预测出炉温度差,获得各加热段的上部段设定温度;根据所述上部段设定温度,获得各加热段的炉温设定值。解决了计划编排出现出炉目标温度过渡频繁且过渡量较大,板坯加热质量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综合考虑各加热段内板坯的重要级别、段内位置级别等进行温度设定,有效避免炉温设定大幅波动的技术效果。

    一种确定带载辊缝凸度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8377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986305.8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带载辊缝凸度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钢种类别及规格;基于所述钢种类别及规格确定各精轧机架的辊缝凸度修正系数;获取带载辊缝凸度、施加至各个辊上的总弯辊力、单位宽度轧制力、轧件与工作辊界面的空载辊系凸度及工作辊与支承辊界面的空载辊系凸度;基于所述辊缝凸度修正系数、空载辊缝凸度、施加至各个辊上的总弯辊力、单位宽度轧制力、轧件与工作辊界面的空载辊系凸度及工作辊与支承辊界面的空载辊系凸度确定所述带载辊缝凸度;如此,根据各精轧机架的辊缝凸度修正系数实时修正各精轧机架的带载辊缝凸度,提高带载辊缝凸度的精度,确保能稳定轧制,进而保证带钢产品质量。

    一种定宽机中间坯头尾宽度控制方法以及装置和定宽机

    公开(公告)号:CN10673423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1153929.3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宽机中间坯头尾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定宽机的减宽量dw;依据公式:Hi=ai+bi·dw+ci·σ,得到头部各阶梯控制段的宽度压下系数Hi;依据公式:Tj=aj+bj·dw+cj·σ,得到尾部各阶梯控制段的宽度压下系数Tj;定宽机辊缝设定值计算步骤,分别依据所述头部各阶梯控制段的宽度压下系数以及所述尾部各阶梯控制段的宽度压下系数,计算所述头部各阶梯控制段以及尾部各阶梯控制段的定宽机辊缝设定值;依据所述定宽机辊缝设定值执行头尾短行程轧制操作。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宽度控制精度的定宽机中间坯头尾宽度控制方法。

    一种热轧带钢轮廓局部高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9954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88259.0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形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轧带钢轮廓局部高点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精轧出口带钢横断面轮廓均匀分布的测量点;对测量点序列进行实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复数序列;对复数序列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消除噪声的精轧出口带钢横断面轮廓拟合曲线;逐点遍历拟合曲线,并记录所有的局部极值点;定义中部区域,并排除中心极值点;对除中心极值点外的局部高点,计算局部高点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轧带钢轮廓局部高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可以精确的得到热轧带钢的轮廓拟合曲线,进而精确的得到局部高点的数量和各局部高点值。

    一种确定轧辊磨损量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765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287164.7

    申请日:2017-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8/00 B21B2267/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轧辊磨损量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沿所述轧辊辊身的宽度方向,将所述轧辊均匀分为多个离散单元;根据带钢宽度确定所述带钢对应的各离散单元标号;在所述轧辊旋转一周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磨损参数计算各所述离散单元的磨损量;所述预设的磨损参数包括:单位宽度轧制力、边部不均匀磨损、所述轧辊表面温度及带钢与所述轧辊的接触长度;基于所述各所述离散单元的磨损量确定所述轧辊的总磨损量;如此,考虑了单位宽度轧制力、边部不均匀磨损、所述轧辊表面温度及带钢与所述轧辊的接触长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对轧辊的磨损,因此提高了轧辊模型的预报精度,进而可以得出更准确的轧辊磨损量。

    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728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890789.7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轧制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预计算阶段,在精轧首机架咬钢时,根据默认参数进行阀门模式计算,获得设定值;实时控制计算阶段,在带钢头部到达精轧出口高温计后,根据设定值计算粗冷区阀门所需打开阀门数量,测量实际值,调节预计算阶段的设定值,对层冷模型参数进行实时修改;所述层冷模型参数的实时修改包括预计算阶段实时修改自适应修正系数cofa和实时控制计算阶段实时修改灵敏度修正系数vlern。本发明可实时对参数进行修改,可通过人为干预及时解决临时工艺条件或参数变化导致卷取温度计算出现偏差的问题;可根据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参数配置,提高模型计算精度。

    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728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90789.7

    申请日:2015-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轧制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预计算阶段,在精轧首机架咬钢时,根据默认参数进行阀门模式计算,获得设定值;实时控制计算阶段,在带钢头部到达精轧出口高温计后,根据设定值计算粗冷区阀门所需打开阀门数量,测量实际值,调节预计算阶段的设定值,对层冷模型参数进行实时修改;所述层冷模型参数的实时修改包括预计算阶段实时修改自适应修正系数cofa和实时控制计算阶段实时修改灵敏度修正系数vlern。本发明可实时对参数进行修改,可通过人为干预及时解决临时工艺条件或参数变化导致卷取温度计算出现偏差的问题;可根据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参数配置,提高模型计算精度。

    一种板形模型反馈计算用凸度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2794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65897.1

    申请日:2015-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形模型反馈计算用凸度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得热轧板的凸度值及楔形判断值;判断凸度值是否位于[+5um,+120um]区间,以及判断楔形判断值是否位于[0um,+50um]区间;当凸度值位于[+5um,+120um]区间及楔形判断值位于[0um,+50um]区间时,判定凸度值有效;当凸度值有效时,将凸度值和凸度有效标志位发送给板形模型,在板形模型的反馈自学习系统中允许模型进行自学习。系统包括采集单元、比较单元、判断单元、判定单元及发送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板形模型反馈计算用凸度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及系统,提高了下块钢板的板形指标精度,避免轧废问题的产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