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83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06405.5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灰含碳量软测量方法及燃煤锅炉燃烧优化方法和系统,飞灰含碳量软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多个基本工况下的燃煤锅炉的历史运行参数,并建立多个基本工况下的历史烟道CO浓度与历史飞灰含碳量之间的关联关系;步骤2、确定燃煤锅炉的实时工况和实时运行参数,并根据实时运行参数和所述步骤1中建立的关联关系计算对应实时工况下的实时飞灰含碳量。本发明基于燃煤锅炉的飞灰含碳量提出了一种锅炉燃烧优化方法,从而根据燃煤锅炉的实时飞灰含碳量调整锅炉的总风量,最终实现了锅炉燃烧的优化,提高了锅炉燃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8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374995.8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煤锅炉燃烧优化方法、系统及装置,燃煤锅炉燃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燃煤锅炉在不同基本工况下的历史燃烧参数,根据历史燃烧参数构建不同基本工况下的锅炉效率模型、NOx模型和高温腐蚀模型;步骤2、确定燃煤锅炉实时工况和实时燃烧参数,根据实时燃烧参数以及锅炉效率模型确定燃煤锅炉在实时工况下的最优烟道CO浓度,并根据实时燃烧参数以及NOx模型和高温腐蚀模型确定最优燃尽风门开度;步骤3、调节燃煤锅炉的实时燃尽风门开度至最优燃尽风门开度,再调节锅炉总风量至实时烟道CO浓度为最优烟道CO浓度。本发明所述燃煤锅炉燃烧优化方法、系统及装置有利于提高锅炉效率、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及降低腐蚀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524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58482.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N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优化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风粉和CO在线监测的锅炉燃烧优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炉膛内多个测点处的一次风煤粉浓度、一次风流速和CO浓度;分别获取多工况下CO浓度与锅炉运行综合成本、一次风煤粉浓度、流速以及二次风风门开度矩阵的对应关系;以锅炉运行综合成本最优为标准获取各工况下CO浓度、一次风煤粉浓度、流速的阈值范围以及二次风风门开度优化区间;当实时监测的CO浓度或一次风煤粉浓度或一次风流速不在其对应的阈值范围内时,则调节一次风煤粉浓度、一次风流速和/或二次风风门开度矩阵。本发明通过监测锅炉侧的CO浓度并联合调节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参数实现锅炉燃烧侧的精准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21104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04986.0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C01B32/378 , C10G1/10 , C01B32/205 , C01B32/215 , C01B32/39 , H01G11/44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子午轮胎综合处理制备燃油和电极碳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废弃子午轮胎进行原位热解,分离去除钢丝,得到热解挥发分和热解焦;将热解焦粉碎得到粉碎焦;向粉碎焦中加入活化剂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焦;对混合焦进行加热使其发生活化反应,得到活化焦;对活化焦进行酸洗干燥后得到纯化的电极碳材料;对热解挥发分进行冷凝和脱水处理得到燃油;酸洗过程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返回到活化反应过程中,与混合焦发生反应进行深度硫掺杂得到高硫掺杂的活化焦。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与上述方法对应的系统。本发明将酸洗过程中产生的高污染气体硫化氢引入活化过程中,不仅减少了硫化氢排放,而且实现电极碳材料的深度硫掺杂,提升了电极碳材料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75865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11086932.2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段式共同生产煤基石墨及碳纳米管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石墨化模块和碳纳米管生成模块,石墨化模块包括石墨化反应器,石墨化反应器的顶壁上设有挥发分出口、底壁上设有载流气进口;碳纳米管生成模块包括重整反应器,重整反应器的顶壁上设有废气出口、底壁上设有挥发分进口及水蒸气进口;石墨化反应及重整反应器内分别设有上、下筛板,且两反应器的侧壁上均设有进出料口;挥发分出口与挥发分进口通过中间管道连通。有益效果为,针对现有技术中煤高温石墨化能耗高及未能有效利用石墨化过程中挥发分的不足,通过将催化石墨化及催化重整制备碳纳米管的反应有效结合,实现了煤资源梯级利用的同时,得到高附价值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53621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93348.0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0K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K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模块化控温焦油收集装置,包括:管道连接模块;高温段制冷组件,含多个高温段制冷模块,该模块包含两个高温段液冷块、两个高温段制冷片和高温段导温片;高温段导温片中部设有厚H1的分流区域,该区域上设有孔径D1的分流孔;中温段制冷组件,含多个中温段制冷模块,该模块包含两个中温段液冷块、两个中温段制冷片和中温段导温片;中温段导温片中部设有厚H2的分流区域,该区域上设有孔径D2的分流孔;以及低温段制冷组件,含多个低温段制冷模块,该模块包含两个低温段液冷块、两个低温段制冷片和低温段导温片;低温段导温片的中部设有厚H3的分流区域,该区域上设有多个孔径D3的分流孔,其中D1>D2>D3,且H1<H2<H3。
-
公开(公告)号:CN1092375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73253.3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沃森能源技术(廊坊)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M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包括在线测量装置(100)、计算装置(300)以及锅炉运行调节装置(400),所述在线测量装置(100)设于锅炉尾部烟道中,所述计算装置(300)分别与所述在线测量装置(100)及锅炉运行调节装置(400)通信连接,所述锅炉运行调节装置(400)与锅炉燃烧系统连接,通过该系统将锅炉经济性进行量化,同时通过该系统提供了三种优化方法,即优化锅炉效率、优化NOx浓度以及优化运行成本,用户针对不同的目的可自由选择优化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0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163674.3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2/205 , F24S23/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聚光催化煤石墨化的系统,其包括塔式太阳能聚光组件和催化石墨化组件,太阳能聚光组件包括定日镜阵列和接收塔;催化石墨化组件包括设置于接收塔上部的石墨化反应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系统进行煤粉石墨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煤粉及催化剂加入至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使反应原料与空气隔绝;S2.通过定日镜阵列对石墨化反应器进行聚光升温,至指定温度,反应1‑3h,即得石墨化材料。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太阳能聚光及煤催化石墨化有效结合起来,使用一次能源太阳能聚光代替二次能源电能产生高温来催化石墨化;根据对石墨的使用要求,可适当调整太阳能聚光度来改变反应温度,以降低石墨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4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10230100.8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热‑电热互补的热化学储能装置,包括聚光器和圆管反应器,所述圆管反应器包括透明外管和置于所述透明外管内的泡沫金属内管,所述透明外管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聚光器的聚焦处,所述泡沫金属内管两端分别穿出所述透明外管两端端部并外露,且所述泡沫金属内管外露的两端分别连通设有导气接口以及分别连接有电极,所述电极分别通过线路连接电源。优点:能够实现聚光升温和电加热的双重效果,有效解决了光照强度波动导致催化反应不稳定的问题,保证装置运行稳定性;该装置直接利用太阳能光热,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同时在热催化转化中添加电场和光场作用,促进了化学反应活性,提升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6744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1127686.7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D2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光加热的快速升温系统及热重分析法。快速升温系统包括反应池、支撑件、电子称重器、升温仓、聚光装置、温度检测器和终端主机,升温仓设置于电子称重器上方,其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支撑件支撑于电子称重器的称重面上,其上部伸至升温仓内部,反应池放置于升温仓中,并装于支撑件上部,聚光装置安装于升温仓的仓壁上,其发出的光聚光后朝向反应池,温度检测器的探测端与反应池接触,终端主机分别与电子称重器、聚光装置和温度检测器电连接。优点:可通过聚光加热方式实现局部宽温度区间和宽升温速率的温度调控,并且能够实现温度的实时调控,满足加热全过程精准控制,可设置多段升温程序,满足多种升温过程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