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在非水相中制备木犀草素C环琥珀酰糖苷衍生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7375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0747299.5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在非水相中制备木犀草素C环琥珀酰糖苷衍生物(木犀草素‑3’‑O‑琥珀酰葡糖苷与木犀草素‑4’‑O‑琥珀酰葡糖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命名为地衣芽孢杆菌WNJ02,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394。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在非水相中制备木犀草素C环琥珀酰糖苷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中的菌株能够高效催化木犀草素制备木犀草素‑3’‑O‑琥珀酰葡糖苷与木犀草素‑4’‑O‑琥珀酰葡糖苷,解决了木犀草素糖苷类化合物稀缺的问题。

    苦参药渣多糖合生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975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45915.0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药渣多糖合生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苦参药渣多糖为唯一原料经植物乳杆菌发酵获得苦参药渣多糖合生元,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合生元可显著提高小鼠脏器指数及小鼠肠道消化酶活性,保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维护肠道屏障功能,降低机体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炎症因子的水平,且可通过改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菌群组成结构,促进有益菌的生长,降低有害菌的数量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且可增强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角质类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780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81556.2

    申请日:2018-09-17

    Inventor: 刘睿 段金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质类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采用水或乙醇提取,酶解,然后通过巯丙基琼糖凝胶6B或活化巯基琼脂糖凝胶4B树脂分离,采用特定的缓冲液洗脱除杂,再用二硫苏糖醇溶液洗脱,可以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含-SH多肽类成分。并且经过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含-SH多肽类成分具有显著的生活活性,包括解热、抗炎、抗氧化、抗惊厥等功效,取得了非常好的技术效果。

    一种经皮给药具有治疗痛经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其制备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502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410650608.9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针对痛经治疗的现有技术中布洛芬口服制剂需多次给药且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外用制剂透皮吸收的效果有限;当归油口服给药剂量过高,透皮贴剂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经皮给药能够治疗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其由布洛芬1~10份,当归油1~120份重量配比所制成,优选为当归油:布洛芬=3:1;同时提供含有此药物组合物的外用制剂,包括凝胶剂、乳膏剂、贴膏剂等;以及其中贴膏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组合物把当归油与布洛芬联用,药效学实验证明其具协同作用,不仅能显著提升痛经治疗效果,而且当归油还具有对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联用后能显著降低各自的给药剂量,同时当归油还可以作为布洛芬的溶剂或分散介质,起到药辅合一的效果。

    一种耐受甘草药渣的纤维素酶产生菌及应用于甘草药渣产纤维素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255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560473.0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耐受甘草药渣的草酸青霉菌及应用于甘草药渣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为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G2),命名为草酸青霉菌G2,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7418。本发明还提供了草酸青霉菌G2利用甘草药渣产纤维素酶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可有效处置甘草药渣。以甘草药渣为发酵原料,药渣中部分小分子芳香化合物、糖苷类物质可有效诱导剂菌种分泌纤维素酶发酵周期大大缩短。产品纤维素酶性质稳定,具有广泛的工业推广前景。

    灵芝固体栽培培养基及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弃物在灵芝栽培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9668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410831244.4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灵芝固体栽培培养基及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弃物在灵芝栽培中的应用,属于中药资源技术领域。所述培养基含有:棉籽壳 30‑60份、麸皮 10‑20份、石灰 0.5‑2份、石膏粉0.5‑2份、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弃物15‑50份;所述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弃物为水煎煮牛膝、玄参、石斛和金银花后的药渣。本发明还提供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弃物在灵芝固体栽培中的应用。本发明培养基采用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弃物替代棉籽壳,能够解决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弃物开发利用难、环境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在降低灵芝栽培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中药资源的使用效率。

    山茱萸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3696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303986.4

    申请日:2015-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茱萸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分析技术,通过建立测定3个环烯醚萜苷类和2个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方法,实现对山茱萸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该方法通过同时对山茱萸药材及其制剂与提取物中两类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与单一分析某一个或某一类化学成分比较,可全面、客观、有效评价山茱萸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品质,并用于其质量控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易于推广。

    采用中、高压制备液相法制备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193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26412.6

    申请日:2017-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J7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中、高压制备液相法制备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的方法,其过程包括:(1)将水提取后的丹参药渣干燥,粉碎,用乙醇提取浓缩后得到丹参醇提物浸膏;(2)将浸膏分别经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部位、浓缩;(3)采用中压制备液相得到总丹参酮粗提物;(4)采用UPLC分析,然后合并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部位(5)经高压制备液相分离得到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单体化合物。本发明为首次采用中、高压制备液相联用技术,可高效快速地从丹参药渣中制备分离纯化高纯度的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化合物,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和经济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