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6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7374.1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31 , G01N33/561 , G01N21/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的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以松材线虫特异性效应蛋白Bx‑FAR‑1为生物标志物;检测到植物组织中存在松材线虫特异性效应蛋白Bx‑FAR‑1,即为该植物材料感染松材线虫。通过判断该特异性效应蛋白的有无以实现对病原松材线虫的检测,可在虫体未到达且外观未表现明显症状的松树部位实现对松材线虫的检测。取样后无需分离松材线虫,整体检测时长约为1h,能够及时掌握该病防治的窗口期,为早期检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695072.2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欧信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组多肽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化学和生物结合的方法制备重组多肽的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生物化学法制备索马鲁肽的方法,通过创造性地将索马鲁肽主肽链31个氨基酸拆分为3位氨基酸多肽链(MI链)和28位氨基酸多肽链(MII链)从而实现了大肠杆菌制备体系下高效快速索马鲁肽制备的可能性。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后,能够快速、高效、高专一性地获得索马鲁肽产品,同时由于无需使用大量化学试剂,因此是一种绿色的,环境友好型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511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51703.7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P19/04 , C12P19/12 , C12P13/14 , C12P13/08 , C12P13/20 , C12P13/24 , C12P13/06 , C12P13/04 , C12P13/10 , C12P13/00 , C12P17/10 , A01P21/00 , A01G7/00 , C05F11/08 , C05G3/00 , C05G3/80 , A01N63/20 , C09K17/14 , C12R1/01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ZS‑3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巨大普里斯特氏菌ZS‑3,其分类命名为Priestia megaterium ZS‑3,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31406,保藏日期:2023年08月10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的巨大普里斯特氏菌ZS‑3具有生产海藻糖/氨基酸/胞外多糖、吸收Na+与K+、生产腐胺/精胺/亚精胺/吲哚乙酸的能力;接种ZS‑3,显著提高了盐碱土中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了中性土壤中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并且促进盐渍土壤和中性土壤中樟树根面积、株高和茎干的生物量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010500.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墨天牛热激蛋白MaltHSP20‑5基因的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墨天牛热激蛋白MaltHSP20‑5基因的dsR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MaltHSP20‑5基因dsRNA细菌表达液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克服了试剂盒不能大量合成dsRNA且价格昂贵的缺点,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以重复使用,不受限制。并且,通过向松墨天牛成虫喂食细菌表达液的方法,显著降低了松墨天牛成虫的耐热性。在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该RNA制剂可为生产实践中松墨天牛及松材线虫的防治提供新靶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4746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37156.8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增效的杀线组合物,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浸测法测定、共毒系数法评价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对松材线虫的联合杀线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的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处理线虫24h后,质量比3∶1、2∶1、1∶1、1∶2和1∶3的EC50分别为21.6719、28.6996、28.7564、48.2759和47.0841mg·L‑1。其共毒系数(CTC值)分别为164、138、178、151和196,均大于120。表明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对松材线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这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和延缓松材线虫抗药性提供了新的药剂配方。
-
公开(公告)号:CN11097306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1235866.X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材线虫病疫木内腐生线虫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腐生线虫培养技术领域。该腐生线虫培养基的配方为:松树木屑20‑30g/L、葡萄糖10‑20g/L、琼脂20‑30g/L,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凝固后,接种腐生线虫,培养箱中25℃培养10天以上,收集腐生线虫。其中,松树木屑为能够分离到腐生线虫的原松属树种木质部的木屑。相比于长满灰葡萄孢的PDA培养基培养腐生线虫,需花费22‑30天的时间才能获得大量的线虫,本发明缩短了一半以上的培养时间,加快了腐生线虫室内培养的速度,提高了培养效率;且本发明培养基配置步骤简单,所需原料易获得且价格低廉,容易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88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437852.X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蛋白BxCDP1及其应用,该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蛋白BxCDP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松材线虫分泌的效应子和PAMP出发,研究寄主松树对松材线虫侵染的防御反应,从松材线虫中获得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蛋白BxCDP1,经试验证实其能触发包括寄主植物在内的多种植物的细胞坏死,即这种触发细胞坏死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并且能够激发寄主的防御反应;BxCDP1触发的细胞坏死,依赖于模式识别受体的共受体BAK1,BxCDP1能激发本氏烟ROS的积累及PTI Marker基因的上调表达,激活了本氏烟的免疫反应;可见BxCDP1是松材线虫分泌的一个PAMP,这对于揭示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及有针对性地提高松树对松材线虫的抗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70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44065.5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短小芽孢杆菌HR10在防治林木病害中的新用途,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申请对本实验室前期得到的根际促生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 HR10进一步试验发现其对松树枯梢病菌松杉球壳孢(S.sapinea)具有拮抗作用:1)HR10菌株发酵液可致S.sapinea营养体菌丝畸形,孢子萌发延迟及菌丝生长能力受抑,并能破坏病原菌细胞膜及细胞内含物的正常合成;2)HR10菌株能在松树上定殖,聚集在针叶气孔周围阻止病原菌菌丝侵入,并致菌丝细弱。在温室试验中,短小芽孢杆菌HR10对松枯梢病的防治效果高达90%。因此,短小芽孢杆菌HR10在松树枯梢病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84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428135.0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通过适当的预培养与采用混合型冷冻保护剂有助于提升超低温保存效果,经32℃解冻后,冷冻90d的愈伤组织1个月后可恢复再生,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率最高达100%,再生愈伤组织生长状态良好并依然保持分化成熟体胚的能力。本申请初步建立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体系,为抗性湿地胚性愈伤组织胚性的长期维持提供了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28713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75812.2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蜡状芽孢杆菌JK-XZ3及其应用,该菌株的分类命名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K-XZ3,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17215,保藏日期:2017年4月27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蜡状芽孢杆菌JK-XZ3对樱花根癌病菌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盆栽和田间试验表明,JK-XZ3菌株显著抑制了樱花根瘤的形成,并能够促进樱花的生长。本发明的JK-XZ3菌株培养条件简单、容易保存,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