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9086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7374.1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的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以松材线虫特异性效应蛋白Bx‑FAR‑1为生物标志物;检测到植物组织中存在松材线虫特异性效应蛋白Bx‑FAR‑1,即为该植物材料感染松材线虫。通过判断该特异性效应蛋白的有无以实现对病原松材线虫的检测,可在虫体未到达且外观未表现明显症状的松树部位实现对松材线虫的检测。取样后无需分离松材线虫,整体检测时长约为1h,能够及时掌握该病防治的窗口期,为早期检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种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增效的杀线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54746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37156.8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增效的杀线组合物,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浸测法测定、共毒系数法评价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对松材线虫的联合杀线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的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处理线虫24h后,质量比3∶1、2∶1、1∶1、1∶2和1∶3的EC50分别为21.6719、28.6996、28.7564、48.2759和47.0841mg·L‑1。其共毒系数(CTC值)分别为164、138、178、151和196,均大于120。表明氟吡菌酰胺与溴虫腈复配对松材线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这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和延缓松材线虫抗药性提供了新的药剂配方。

    松材线虫病疫木内腐生线虫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7306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1235866.X

    申请日:2019-12-05

    Inventor: 叶建仁 史丽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材线虫病疫木内腐生线虫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腐生线虫培养技术领域。该腐生线虫培养基的配方为:松树木屑20‑30g/L、葡萄糖10‑20g/L、琼脂20‑30g/L,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凝固后,接种腐生线虫,培养箱中25℃培养10天以上,收集腐生线虫。其中,松树木屑为能够分离到腐生线虫的原松属树种木质部的木屑。相比于长满灰葡萄孢的PDA培养基培养腐生线虫,需花费22‑30天的时间才能获得大量的线虫,本发明缩短了一半以上的培养时间,加快了腐生线虫室内培养的速度,提高了培养效率;且本发明培养基配置步骤简单,所需原料易获得且价格低廉,容易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与使用。

    松材线虫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蛋白BxCDP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5688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437852.X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蛋白BxCDP1及其应用,该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蛋白BxCDP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松材线虫分泌的效应子和PAMP出发,研究寄主松树对松材线虫侵染的防御反应,从松材线虫中获得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蛋白BxCDP1,经试验证实其能触发包括寄主植物在内的多种植物的细胞坏死,即这种触发细胞坏死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并且能够激发寄主的防御反应;BxCDP1触发的细胞坏死,依赖于模式识别受体的共受体BAK1,BxCDP1能激发本氏烟ROS的积累及PTI Marker基因的上调表达,激活了本氏烟的免疫反应;可见BxCDP1是松材线虫分泌的一个PAMP,这对于揭示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及有针对性地提高松树对松材线虫的抗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短小芽孢杆菌HR10在防治林木病害中的新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1670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44065.5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短小芽孢杆菌HR10在防治林木病害中的新用途,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申请对本实验室前期得到的根际促生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 HR10进一步试验发现其对松树枯梢病菌松杉球壳孢(S.sapinea)具有拮抗作用:1)HR10菌株发酵液可致S.sapinea营养体菌丝畸形,孢子萌发延迟及菌丝生长能力受抑,并能破坏病原菌细胞膜及细胞内含物的正常合成;2)HR10菌株能在松树上定殖,聚集在针叶气孔周围阻止病原菌菌丝侵入,并致菌丝细弱。在温室试验中,短小芽孢杆菌HR10对松枯梢病的防治效果高达90%。因此,短小芽孢杆菌HR10在松树枯梢病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4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428135.0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通过适当的预培养与采用混合型冷冻保护剂有助于提升超低温保存效果,经32℃解冻后,冷冻90d的愈伤组织1个月后可恢复再生,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率最高达100%,再生愈伤组织生长状态良好并依然保持分化成熟体胚的能力。本申请初步建立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体系,为抗性湿地胚性愈伤组织胚性的长期维持提供了技术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