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70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56679.6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灵敏度的电容式滑触觉传感器,涉及滑触觉传感器。设有触头层、上层电极、介质层、下层电极和基底层;所述触头层顶部为凸起结构,触头层底部与上层电极电路贴合,上层电极的上下底面积大小及形状与触头层顶部的凸起结构上表面一致,且均位于电容式滑触觉传感器中心;介质层采用纳米纤维膜,介质层的上下表面与上层电极和下层电极及触头层底部、基底层顶部接触;基底层上表面设有呈对称十字分布4个电极,传感器触头受到物体接触滑动时,4个电极对应电容值产生变化;纳米纤维膜具有空间弹性,能敏锐地感知正向力的施加;在受到侧向力时,纳米纤维膜表面具有较高的自由能,有利于相对滑动,提升侧向力的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66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51598.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112 , B29C64/124 , B22F3/115 , B28B1/00 , B33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4/20 , B22F3/115 , B28B1/001 , B29C64/112 , B29C64/124 , B33Y3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液动力耦合喷印的多材料3D打印设备,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平台模块、工作台、喷头模块、注射泵模块、滚筒模块和控制模块;喷头模块打印的材料可为多种材料的组合;通过滚筒模块可控制打印材料液面的平整,滚筒模块与移动平台模块的运动结合可控制每个打印层的厚度;通过控制模块对喷头模块、移动平台及继电开关的控制来实现打印材料的切换。本发明可实现多种材料的打印且不同打印材料切换速度快,喷头模块造价便宜有利于降低整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5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288108.9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多材料自动实时混合电纺直写装置,涉及静电纺丝。设有混合微流道、储液器、输液管道、驱动器、供液软管、截止阀、喷头、高压电源、收集板、XYZ三维移动平台、CCD显微镜以及计算机;混合微流道分别连接储液器和输液管道,输液管道连接安装有驱动器的供液软管,供液软管另一端连接分两路的输液管道,其中一路接回储液器,另一路接截止阀,截止阀另一端连接喷头,喷头与高压电源正极相连,高压电源负极和收集板相连后都接地,喷头和收集板安装在XYZ三维移动平台上,CCD显微镜安装在喷头旁,计算机作为控制器。利用微流体芯片进行电纺直写多材料的实时自动混合,通过驱动器同时实现供液和实时混合,保证溶液充分均匀混合,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4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10236.4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0 , B05D7/00 , B05D7/02 , B05D2203/35 , B05D2505/50 , B05D2518/00 , B60J1/00 , C03C17/22 , C03C2218/114 , C03C2218/119 , C03C2218/32 , H01B13/0026
Abstract: 一种导电加热透明电极的制造方法,涉及透明电极。将含苯环结构高聚物油墨沉积在基材上,形成图案化阵列线条结构或微纳米厚的薄层工作流体;将含苯环结构高聚物油墨的分子链中的含氧、氢等元素的官能团气化挥发,在分子链上留下C‑C、C=C等官能团,完成含苯环结构聚合物的碳化改性,基材上的图案化阵列线条结构或微纳米厚的薄层工作流体成为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再提升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在基材上的机械性能,将附着力提升后的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通过电源电气母线及连接端子完成导电结构的搭建,得导电加热透明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499977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99087.9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一种丝网印刷对准系统及方法,在丝网印刷机上设丝网版和升降台,在丝网版上设有夹具,升降台上设有XYR微动平台,XYR微动平台上设有真空吸盘,真空吸盘用于吸附承印物,承印物对应于丝网版下方,丝网版上设有第一定位标志,承印物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标志,夹具用于调节成像及放大相机相对丝网版的高度和二维平面坐标,XYR微动平台用于调节承印物的二维平面坐标并旋转承印物,升降台用于调节承印物的高度,成像及放大相机采集丝网版和承印物上的第一、第二定位标志,并通过XYR微动平台和升降台调节承印物的位置和方向,使得第一定位标志与第二定位标志精确对准,实现承印物落料区域与丝网版上的图案精确对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157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10346701.7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设有直流高压电源、溶液槽、限径板、金属板、驱动装置和收集板;所述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与溶液槽内导电层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与收集板连接并接地;限径板覆盖在聚合物溶液表面,限径板上设有通孔或槽阵列;所述金属板与驱动装置连接,金属板设于溶液槽上,溶液槽内注入聚合物溶液;收集板设于溶液槽上方。可克服现有的电纺技术存在的产量较低、直径差异较大、带珠状结构、易堵塞、不易清洗等缺陷,可批量生产不同匀径纳米纤维,能够实现对所要生产纳米纤维直径的有效控制的非接触诱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95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4273.5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电纺纳米纤维气浮传输收集装置,涉及一种纤维传输收集装置。设有接地电极板、轴向推进鼓风机、径向气浮鼓风机、输气软管、同轴双层传输管道、喷嘴和收集装置;接地电极板置于纤维发生装置的正上方;轴向推进鼓风机位于接地电极板左下方;同轴双层传输管道置于接地电极板右下方且与轴向推进鼓风机在同一轴线上,同轴双层传输管道的外层通道为封闭圆管,同轴双层传输管道的内层通道两端开口,同轴双层传输管道的管壁设有均布的微小孔;径向气浮鼓风机出风口通过输气软管与同轴双层传输管道连接,径向气浮鼓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内层通道上的微小孔进入内管道中;喷嘴与同轴双层传输管道输出口连接;收集装置位于喷嘴出口处。
-
公开(公告)号:CN10333576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172182.6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一种可定位冲击传感器,涉及一种传感器。提供具有柔性、冲击力大小检测和冲击力定位功能的一种可定位冲击传感器。设有基层、压电敏感膜、保护层、电极组件和信号处理器;所述基层为绝缘柔性材料基层,压电敏感膜为高分子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纵横交错形成的正交网格式阵列薄膜,压电敏感膜设于基层上表面,保护层覆盖住压电敏感膜,构成压电敏感膜的每根聚合物微纳米纤维具有中芯和外壳,中芯与外壳同轴,中芯为高分子聚合物等压电材料,外壳为高分子聚合物绝缘材料,电极组件设有多对电极,每根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两端均设1对电极,每对电极均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可贴装在大面积柔性物体表面检测冲击,而且制作贴装方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573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31494.3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量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涉及一种纺丝装置。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批量电纺技术存在的喷射电压阈值高、针管易堵塞、溶液难以回收、不易清理等缺点的量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设有收集板、溶液槽、直流高压电源、驱动装置和导液耙;收集板设于溶液槽上方,溶液槽内设有导电层,驱动装置设有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电机输出轴与机械传动机构动力输入端连接,机械传动机构动力输出端与导液耙联动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与溶液槽内的导电层电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与收集板电连接并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878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110137806.1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纺纳米纤维三维可控结构装置,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电纺装置。设有直流高压电源、流量控制器、纺丝喷头阵列、喷头阵列支撑板、导轨、探针阵列、探针阵列基板、控制器和辅助直流高压电源;直流高压电源正极与纺丝喷头阵列电相连,直流高压电源负极与辅助直流高压电源负极电连接并接地,流量控制器通过输流管与纺丝喷头阵列的各喷头连通,纺丝喷头阵列设于喷头阵列支撑板上,喷头阵列支撑板与导轨活动配合,探针阵列设于探针阵列基板上,探针阵列位于纺丝喷头阵列下方,控制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探针阵列的各探针电连接,辅助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端接控制器电源输入端。无需模具,生产效率高,可自由调节纳米纤维外部形状及内部孔隙率和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