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诱导电纺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4713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12346.6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体诱导电纺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设有高压电源、溶液槽、气体管道、供液装置、纤维收集装置和气动系统;所述高压电源用于提供高压电场,高压电源的正极与溶液槽连接,高压电源的负极与纤维收集装置连接并接地;气体管道设于溶液槽内,气体管道与气动系统输出口连接,气体管道表面均匀密布多个喷口阵列,用于喷射出脉冲高压气体诱导液面产生局部突起;供液装置输出端与溶液槽连接,用于实时补给溶液,使液面始终保持恒定高度;纤维收集装置设于溶液槽上方,用于收集纳米纤维;气动系统用于控制脉冲高压气体的输出。可大大降低启动电压阈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纤维产量。

    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14347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74095.7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提供一种可克服供液不连续、射流尺寸差异大和表层溶液凝固等缺点,可保证纤维直径一致性并连续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设有电机、连接器、转动轴、诱导滚轮、针尖阵列、环形储液槽、直流高压电源、收集板和供液装置;电机输出轴经连接器与转动轴连接,诱导滚轮与转动轴转动连接,诱导滚轮表面设有齿圈,针尖阵列安装于诱导滚轮表面,环形储液槽内设有环形齿条,环形齿条与所述诱导滚轮的齿圈啮合,直流高压电源正极与环形溶液槽连接,直流高压电源负极与收集板连接,收集板设于环形溶液槽上方,收集板接地,供液装置通过输液管与环形储液槽连通。

    一种可定位冲击传感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3576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172182.6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定位冲击传感器,涉及一种传感器。提供具有柔性、冲击力大小检测和冲击力定位功能的一种可定位冲击传感器。设有基层、压电敏感膜、保护层、电极组件和信号处理器;所述基层为绝缘柔性材料基层,压电敏感膜为高分子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纵横交错形成的正交网格式阵列薄膜,压电敏感膜设于基层上表面,保护层覆盖住压电敏感膜,构成压电敏感膜的每根聚合物微纳米纤维具有中芯和外壳,中芯与外壳同轴,中芯为高分子聚合物等压电材料,外壳为高分子聚合物绝缘材料,电极组件设有多对电极,每根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两端均设1对电极,每对电极均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可贴装在大面积柔性物体表面检测冲击,而且制作贴装方便、成本低。

    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1434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074095.7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提供一种可克服供液不连续、射流尺寸差异大和表层溶液凝固等缺点,可保证纤维直径一致性并连续电纺纳米纤维的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设有电机、连接器、转动轴、诱导滚轮、针尖阵列、环形储液槽、直流高压电源、收集板和供液装置;电机输出轴经连接器与转动轴连接,诱导滚轮与转动轴转动连接,诱导滚轮表面设有齿圈,针尖阵列安装于诱导滚轮表面,环形储液槽内设有环形齿条,环形齿条与所述诱导滚轮的齿圈啮合,直流高压电源正极与环形溶液槽连接,直流高压电源负极与收集板连接,收集板设于环形溶液槽上方,收集板接地,供液装置通过输液管与环形储液槽连通。

    一种可定位冲击传感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3576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172182.6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定位冲击传感器,涉及一种传感器。提供具有柔性、冲击力大小检测和冲击力定位功能的一种可定位冲击传感器。设有基层、压电敏感膜、保护层、电极组件和信号处理器;所述基层为绝缘柔性材料基层,压电敏感膜为高分子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纵横交错形成的正交网格式阵列薄膜,压电敏感膜设于基层上表面,保护层覆盖住压电敏感膜,构成压电敏感膜的每根聚合物微纳米纤维具有中芯和外壳,中芯与外壳同轴,中芯为高分子聚合物等压电材料,外壳为高分子聚合物绝缘材料,电极组件设有多对电极,每根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两端均设1对电极,每对电极均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可贴装在大面积柔性物体表面检测冲击,而且制作贴装方便、成本低。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陷光结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093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4929.X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陷光结构制造方法,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构建阵列直写装置;调整聚合物溶液阵列喷头与透明电极的间距为0.5~3mm;通过计算机调节传输机构的传输速率,确保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通过计算机控制流量控制单元,实现供液装置的连续供液;通过计算机控制聚合物溶液阵列喷头和透明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为0.5~3kV,保证电场场强为0.5~2kV/mm,聚合物溶液在高压电场作用下从聚合物溶液阵列喷头尖端形成射流,经过电场拉伸和溶剂挥发后沉积于透明电极表面形成光栅式聚合物纳米纤维;最终生成的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要求在200nm以下,纤维间距在1μm以内,得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陷光结构。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陷光结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093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354929.X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陷光结构制造方法,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构建阵列直写装置;调整聚合物溶液阵列喷头与透明电极的间距为0.5~3mm;通过计算机调节传输机构的传输速率,确保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通过计算机控制流量控制单元,实现供液装置的连续供液;通过计算机控制聚合物溶液阵列喷头和透明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为0.5~3kV,保证电场场强为0.5~2kV/mm,聚合物溶液在高压电场作用下从聚合物溶液阵列喷头尖端形成射流,经过电场拉伸和溶剂挥发后沉积于透明电极表面形成光栅式聚合物纳米纤维;最终生成的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要求在200nm以下,纤维间距在1μm以内,得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陷光结构。

    一种气体诱导电纺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47139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112346.6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体诱导电纺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设有高压电源、溶液槽、气体管道、供液装置、纤维收集装置和气动系统;所述高压电源用于提供高压电场,高压电源的正极与溶液槽连接,高压电源的负极与纤维收集装置连接并接地;气体管道设于溶液槽内,气体管道与气动系统输出口连接,气体管道表面均匀密布多个喷口阵列,用于喷射出脉冲高压气体诱导液面产生局部突起;供液装置输出端与溶液槽连接,用于实时补给溶液,使液面始终保持恒定高度;纤维收集装置设于溶液槽上方,用于收集纳米纤维;气动系统用于控制脉冲高压气体的输出。可大大降低启动电压阈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纤维产量。

    一种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80121U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20105903.7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提供可克服供液不连续、射流尺寸差异大和表层溶液凝固等缺点,可保证纤维直径一致性并连续电纺纳米纤维的一种连续的纤维制造装置。设有电机、连接器、转动轴、诱导滚轮、针尖阵列、环形储液槽、直流高压电源、收集板和供液装置;电机输出轴经连接器与转动轴连接,诱导滚轮与转动轴转动连接,诱导滚轮表面设有齿圈,针尖阵列安装于诱导滚轮表面,环形储液槽内设有环形齿条,环形齿条与所述诱导滚轮的齿圈啮合,直流高压电源正极与环形溶液槽连接,直流高压电源负极与收集板连接,收集板设于环形溶液槽上方,收集板接地,供液装置通过输液管与环形储液槽连通。

    一种可穿戴式7自由度人体助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776923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527649.5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穿戴式7自由度人体助力装置,涉及一种助力装置。提供一种可使踝关节和髋关节实现外展/内收运动,实现多自由度、大范围活动的可穿戴式7自由度人体助力装置。设有腰部固定装置、3自由度髋关节机构、大腿杆、单自由度膝关节机构、小腿杆、3自由度踝关节机构、鞋底座板、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可实现髋关节前后的伸展/屈曲和左右的外展/内收以及腿轴向的转动、膝关节前后的伸展与屈曲、踝关节左右的外展/内收,从而实现了踝关节多角度,大范围的活动。可以实现踝关节和髋关节实现外展/内收运动,可基本复现人体下肢各种位姿,下肢可实现7个自由度,局限性很小,应用范围大,可作为行走和爬楼的助力器,也可用于康复健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