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调整集成电路设计的区域和全域图案密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9517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010232075.4

    申请日:2010-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68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设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电路设计布局,其具有多个功能区块设置在彼此相距一距离处;在该电路设计布局中,在距离一功能区块一预定距离内,对一邻近虚拟区域确定一区域图案密度;根据该区域图案密度,对该邻近虚拟区域执行一邻近区域虚拟物插入;对该多个功能区块的其余至少部分功能区块,重复上述确定步骤和执行步骤;及根据一全域图案密度,对一非邻近虚拟区域实施一全域虚拟物插入。该方法能够确定是否非邻近虚拟区域符合全域图案密度要求。尤其是,包括功能区块、邻近区域(本地区域)、及非邻近虚拟区域的一区域的总体图案密度达到一均匀图案密度分布。

    浸入式光学投影系统与集成电路晶片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0165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079341.3

    申请日:2005-06-23

    Abstract: 一种浸入式光学投影系统与集成电路晶片的制造方法。该浸入式光学投影系统包括:一末端镜片元件;一晶圆基座,用于握持一晶圆;一透明板,于该浸入式光学投影系统使用时座落于该末端镜片元件与该晶圆间。该透明板具有一镜片侧表面与一晶圆侧表面,该浸入式光学投影系统具有一镜片侧流体层,位于该末端镜片元件与该透明板的该镜片侧表面之间;以及该浸入式光学投影系统具有一晶圆侧流体层,位于该透明板的该晶圆侧表面与该晶圆之间。该晶圆侧流体层与该镜片侧流体层之间并无流通,且该镜片侧流体层可与该晶圆侧流体层相同或不同。本发明较少污染镜片,且仍保有一般浸入式系统的优点与功能。

    消除微影制程中线末端变短效应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罩幕组

    公开(公告)号:CN1223904C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2106272.2

    申请日:2002-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微影制程中线末端变短效应的方法,其步骤为:(1)曝光此感光层于第一罩幕下,其中将感光层所欲形成的图案上的每一条线或开口的末端往外延伸一第一延长部分所形成的图案,即为第一罩幕的图案;(2)曝光此感光层于第二罩幕下,其中第二罩幕的图案包含至少一开口,且当第一、第二罩幕重叠时,第一罩幕上的任一个第一延长部分以及此第一延长部分往外延伸的一第二延长部分刚好与第二罩幕的图案上的一个开口重叠,而第二罩幕的图案上的所有开口刚好只将第一罩幕上的所有第一延长部分以及第二延长部分覆盖住。所述第一延长部分以及第二延长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感光层上的欲形成图案上的线或开口的末端因为光学近接效应所缩短的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