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322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22023.7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融合静电力与振动触觉再现装置的3D凸起渲染方法,属于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领域。根据深度图像获取深度信息,通过建立的心理物理模型用振动渲染法向的轮廓感;并由深度值计算梯度信息,根据建立的心理物理模型及IP0.625转换方法用静电力渲染切向凸起的轮廓变化,通过这种基于深度图像的3D凸起渲染方法对轮廓信息进行呈现。本发明根据深度图像的深度信息建立映射关系,能够实现同时对手指切向力和法向力的渲染,有更加真实的三维触觉再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0258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98055.1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2/914
Abstract: 此发明涉及一种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制备方法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条件是高温低压;制备过程是将摩尔比1:1的高纯碳粉和铌粉均匀混合研磨压片,放入直流电弧反应腔室内,调整好阴阳两极距离,在特定条件(氮气、气压10-40kPa和电流75-85A等)下起弧、反应、冷却钝化后,既在阳极石墨锅下沿处获得马鞍状碳化铌微晶,其结构单元为片层状碳化铌堆积而成的三棱椎体,形似马鞍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耗材少、重复性高,同时又能保证样品产率与纯净度。此方法制备的马鞍状碳化铌微晶形状规则、尺寸均一,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5571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98079.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2/914 , B82Y40/00
Abstract: 此发明涉及一种二维纳米薄片状碳化铌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制备方法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条件是高温低压;制备过程是将摩尔比1:1的高纯碳粉和铌粉均匀混合研磨压片,放入直流电弧反应腔室内,调整好阴阳两极距离,在特定条件(氩气、气压10-40kPa和电流95-105A等)下起弧、反应、冷却钝化后,既在阳极石墨锅下沿处获得长50-120nm、宽40-100nm的二维薄片状碳化铌。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耗材少、重复性高,同时又能保证样品产率与纯净度。制备的薄片状碳化铌形状规则、尺寸均一,可用作某些特定的场发射阴极材料,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442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78285.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6 , G06F3/0414 , G06F3/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面交互的三维触觉再现装置与方法,属于人机交互领域。包括:定位单元、处理单元、信号发生器、交互单元,能够实时的根据图像上手指的位置信息,获取灰度值并计算相应灰度值变化率,进而用振动提供切向力,用静电力或空气压膜提供法向力,通过这种基于平面交互的三维触觉再现方法对轮廓信息进行呈现。优点在于:装置的可移植性好,能够实现同时对手指施加切向力和法向力,将反馈力从一个维度扩展到两个维度,突破了静电力只在运动过程中有反馈作用的限制,实现了切向力既可以增大又可以减小的双向宽幅调节,有更加真实的三维触觉再现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53628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093553.4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指垫的静电力和振动融合触觉再现装置及方法,属于人机交互领域。包括:定位单元、触觉处理单元和指垫单元,触觉再现方法是定位单元实时获取指垫在多媒体终端屏的位置信息,触觉处理单元对指垫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并产生静电力驱动信号幅度参数和振动驱动信号幅度参数,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指垫单元上,指垫单元将生成静电力驱动信号和振动驱动信号输入到静电屏和振动源中,分别产生静电力和振动,使手指皮肤发生变形,从而使用户手指感受到触觉反馈。本发明优点是:在平面交互的过程中,可同时改变手指受到的切向反馈力和法向反馈力,从而呈现更真实的触觉感受,可移植性好,可实现多点触觉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1449295.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陶瓷微定位平台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微纳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基于全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与离散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相结合,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任何压电陶瓷微定位平台的迟滞非线性模型等其他模型的信息,引入了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避免了对平台建模的复杂过程和所建模型的精确度对控制器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系统扰动和不确定性,采用离散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的总扰动,从而降低了未知参数估计的复杂度,提升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利用偏差原理对离散时间扩
-
公开(公告)号:CN11024543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524873.5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进Bouc‑Wen模型迟滞建模方法,属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将Bouc‑Wen模型作为模糊神经网络的后件网络部分,使Bouc‑Wen模型的参数可以自适应的根据神经网络进行调整,并且让压电陶瓷微定位平台的频率相关和幅值相关的非对称迟滞环,从而实现高精度迟滞建模的改进Bouc‑Wen模型迟滞建模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推导出离散化的Bouc‑Wen参数模型方程;构造出改进的Bouc‑Wen模型;根据压电陶瓷微定位平台测量得到建模所需的数据;用梯度下降法方法和得到的输入输出数据对。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模型对频率相关和幅值相关的非对称迟滞环的建模效果,为压电陶瓷微定位平台以后的控制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8972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516434.2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磁控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的多模型联合建模方法,属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构建NARMAX结构模型,既可以提高NARMAX模型描述多值映射迟滞的能力,同时也使得Bouc‑wen模型描述高度不对称的迟滞成为可能的磁控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的多模型联合建模方法。本发明步骤是:建立可以描述磁控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多值映射迟滞的NARMAX结构模型;利用小波神经网络构建NARMAX结构模型的未知非线性函数,建立能够在线更新模型参数适应磁控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复杂动态迟滞特性的NARMAX结构模型。本发明有效地推动智能材料执行机构在高精尖制造产业中的应用,可以在线调整模型参数适应磁控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复杂的动态迟滞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686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1598488.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2/914 , B82Y40/00
Abstract: 此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式Z字型碳化铌微晶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制备方法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条件是高温低压;制备过程是将摩尔比1:1的高纯碳粉和铌粉均匀混合研磨压片,放入直流电弧反应腔室内,调整好阴阳两极距离,在特定条件(氩气、气压10‑40kPa和电流75‑85A等)下起弧、反应、冷却钝化后,既在阳极石墨锅下沿处获得阵列式Z字型碳化铌微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耗材少、重复性高,同时又能保证样品产率与纯净度。此方法制备的阵列式Z字型碳化铌微晶尺寸均一、排列整齐,可用作太阳能吸收材料的辅料,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0258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1598055.1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2/914
Abstract: 此发明涉及一种马鞍状碳化铌微晶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制备方法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条件是高温低压;制备过程是将摩尔比1:1的高纯碳粉和铌粉均匀混合研磨压片,放入直流电弧反应腔室内,调整好阴阳两极距离,在特定条件(氮气、气压10‑40kPa和电流75‑85A等)下起弧、反应、冷却钝化后,既在阳极石墨锅下沿处获得马鞍状碳化铌微晶,其结构单元为片层状碳化铌堆积而成的三棱椎体,形似马鞍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耗材少、重复性高,同时又能保证样品产率与纯净度。此方法制备的马鞍状碳化铌微晶形状规则、尺寸均一,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