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031829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566434.X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的斜交网格筒结构,为了解决现有的斜交网格筒结构钢筋混凝土节点承载力较低、脆性较大,难以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要求等问题。每个钢筋混凝土立柱的上端通过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与两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的下端连接,每两个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之间通过一个配筋混凝土围梁连接,每四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通过一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连接,每两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之间通过一个配筋混凝土围梁连接进而构成斜交网格立面;相邻两方向的斜交网格立面通过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连接构成所述斜交网格筒结构。本发明用于超高层筒中筒结构的外筒。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1831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566443.9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存在承载力较低、具有一定的脆性,以及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施工方法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造价偏高的问题。两个斜向钢筋骨架交叉贯入设置在长方体框架的上端,两个斜向钢筋骨架交叉的斜度与钢板模上的两个槽型斜模片的斜度一致,水平钢筋架水平贯穿多根附加竖筋的上部;施工方法为绑扎成型钢筋骨架,将两个槽型钢板的四个螺栓耳板通过螺栓固定,沿两个槽型钢板的接缝处对缝满焊使两个槽型钢板形成为一体。本发明用于上部两斜柱与下部一立柱汇交形成的钢筋混凝土转换节点。

    拉压区为异强混凝土的配筋混凝土受弯结构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0370102C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10009806.2

    申请日:2006-03-13

    Abstract: 拉压区为异强混凝土的配筋混凝土受弯结构构件,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的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本发明截面受压区的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1)和截面受拉区的普通混凝土(2)硬化后形成整体,纵向钢筋(3)和箍筋(5)内置在截面受压区的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1)和截面受拉区的普通混凝土(2)内。或者截面受压区的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1)两侧及下侧为普通混凝土(2),纵向钢筋(3)和横向钢筋(4)内置在截面受压区的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1)和截面受拉区的普通混凝土(2)内。采用本发明可减少受压钢筋用量,降低由容许相对受压区高度所决定的截面尺寸,缓解因钢筋布置密集而带来的施工不便,明显改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可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内置抗剪钢板配筋混凝土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1117835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72750.X

    申请日:2007-09-05

    Abstract: 内置抗剪钢板配筋混凝土组合梁,它涉及钢-混凝土组合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钢-混凝土组合梁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再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增大梁的截面来增加梁的抗剪承载力,增加施工难度,增大建设投资,而且施工质量也难以保障的问题。本发明的横截面为矩形梁的纵向受力钢筋(2)、箍筋(3)和混凝土(4)内置有一块至多块纵向贯穿于梁的长度方向的钢板(1)。本发明内置抗剪钢板的配筋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等于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与内置钢板抗剪承载力之和,抗剪承载力是相同截面、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2倍,施工方便,节省成本。

    工程改造用叠合桩及其成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7801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72748.2

    申请日:2007-09-05

    Abstract: 工程改造用叠合桩及其成桩方法,它涉及工程改造加固桩及其成桩方法。它解决了加固方法要增加桩数和增设承台对原桩基础进行加固,整体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纵筋(3)、外围环形箍筋(4)和外围环形混凝土(2)沿原桩(1)长度方向设在原桩(1)外表面的周围,构成叠合桩。方法的步骤如为:一、给原桩卸载;二、将卸载后的原桩(1)周边的土体清除,然后对原桩(1)周围进行扩孔;三、沿原桩(1)长度方向将纵筋(3)和环形箍筋(4)设置在原桩(1)周围孔内;四、向孔内浇注混凝土(2),即形成叠合桩。本发明适用于对每根柱对应一根桩的原建筑物直接加层的桩基础的加固改造。本发明的方法简便,能提高工效,而且桩的承载能力强。

    FRP织物约束粘结双增强UHPC外壳、模具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72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22611.3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织物约束粘结双增强UHPC外壳、模具及制备方法,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钢筋混凝土柱模板的周转利用率低、成本高、施工误差大、与构件容易剥离以及易开裂问题。本发明包括带间隔内凸缘并且内部埋设有骨架和纤维织物的UHPC外壳以及制造模具;模具包括外层钢模板和内层钢模板,内层钢模板包括模板一和模板二,模板一和模板二上均等距开设有梯形槽;外层钢模板包括两个槽型钢板,两个槽型钢板将内层钢模板扣合在内。本发明的UHPC外壳和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强,提高组合梁整体性能,增大抗剪承载力。骨架和FRP织物使U型壳更好的抵抗侧压力,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

    一种基于单天线GPS和IMU的大机动条件下无人机姿态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35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875386.9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传感器和单天线GPS的应用于无人机在大机动条件下的姿态估计算法。该算法将GPS测得的速度值差分,得到的结果对IMU测得的线性加速度进行补偿,采用互补滤波融合算法,再利用校正后的加速度信息修正陀螺仪的漂移,从而得到当前姿态角的准确估计,并在无人机采用BTT控制飞行过程中实时利用GPS信息对偏航角进行校正,输出融合并校正的最佳姿态信息。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柱节点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133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895524.0

    申请日:2016-10-13

    Abstract: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柱节点及其连接方法,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板柱节点区钢筋构造复杂,浇筑困难,施工速度慢,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板柱节点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板、四个下端支撑角钢和四个上端固定角钢,预制混凝土板的中部设有矩形通孔,预制混凝土柱插装在矩形通孔内,预制混凝土柱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个下端支撑角钢和一个上端固定角钢,每个下端支撑角钢和上端固定角钢的一端固接在预制混凝土柱的侧壁上,每个下端支撑角钢的另一端固接在预制混凝土板的下端面上,每个上端固定角钢的另一端固接在预制混凝土板的上端面上。连接方法包括:定位安装;定位预制混凝土板;固定预制混凝土板。本发明用于形成预制板柱结构。

    连梁局部加宽和剪力墙局部加厚的节点及节点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46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895564.5

    申请日:2016-10-13

    Abstract: 连梁局部加宽和剪力墙局部加厚的节点及节点连接方法,以解决现有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和连梁节点的连接采用现浇法,导致混凝土湿作业量大,容易发生开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节点:在剪力墙与连梁对接区域分别设置剪力墙局部加厚区和连梁局部加宽区,预应力长杆螺栓贯穿剪力墙局部加厚区与连梁局部加宽区后用高强螺母锚固在锚板上。节点连接方法:一、对连梁端部进行局部加宽,对剪力墙进行局部加厚,形成连梁局部加宽区和剪力墙局部加厚区;二、将预应力长杆螺栓穿过螺栓孔,然后对预应力长杆螺栓进行张拉;三、用高强螺母将预应力长杆螺栓锚固在锚板上,即形成连梁局部加宽和剪力墙局部加厚的长杆螺栓连接节点。本发明用于连梁与剪力墙连接。

    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515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183058.4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Abstract: 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以解决普通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它主要由自复位框架柱及框架梁组成,自复位框架柱主要由震损修复的框架柱及与其连接为一体的加固柱组成,加固柱由布置在混凝土内与框架柱固接的销键筋、与销键筋间隔布置的箍筋、与箍筋连接的纵筋以及锚固在地基与框架梁之间的预应力筋组成。施工主要步骤:一、构建加固区,二、布置预应力筋,三、成形自复位框架柱,四、柱下端开槽并加压灌入纤维水泥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