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34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78489.0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海洋设备相关领域,提供了基于海洋浮台用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若干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单元,所述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单元包括:金属阳极;惰性阴极,对称设置于金属阳极两侧;壳体机构,分别设置于金属阳极和惰性阴极的外侧;以及夹板机构,设置于壳体机构上且分别设置于金属阳极和惰性阴极的两侧,用于金属阳极与惰性阴极固定以及作为集流件;位于两侧惰性阴极外侧面的所述壳体机构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水孔以用于使海水通过与电极接触从而进行电极反应;解决了现有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为海洋浮台周围小型海洋工程设备提供电能补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69787.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的多孔碳空气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一定面积碳纤维布作为基底;2)将聚四氟乙烯与碳黑置于乙醇溶液中搅拌形成混合浆液,得到疏水涂层浆液;3)取聚偏氟乙烯粉末与碳黑进行搅拌形成混合浆液,得到亲水涂层浆液;4)将疏水涂层浆液均匀涂抹在碳纤维基底上;5)将亲水涂层浆液覆盖碳纤维基底上;6)将疏水涂层浆液覆盖至碳纤维基底上,并干燥一段时间;7)将经过步骤6制备得到碳纤维基底进行高温加热,制得空气电极。本发明解决了金属‑空气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多孔电极内氧气扩散速率与电化学反应场所无法平衡进而导致电池放电容量较低的问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的多孔碳空气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15649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89302.5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防水水下模型,包括被安装在3D打印外壳中的电机和传动结构,3D打印外壳包括相互分体的电机防水隔仓和传动防水隔仓,电机防水隔仓和传动防水隔仓的内部涂覆有密封防水胶层,电机内置于电机防水隔仓中,传动结构穿设于传动防水隔仓中并且伸入到电机防水隔仓与电机相连,电机防水隔仓和传动防水隔仓中供传动结构穿过的区域设置有油封区域,油封区域被填充有防水防锈油,电机防水隔仓和传动防水隔仓之间通过防水胶粘结固定;还公开了一种防水水下模型的制造方法,该模型和制造方法,独立的防水密封设计配合隔仓、胶封、油封的组合方案,在不影响电机和传动结构初始结构下,进一步提高了防水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4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495905.9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N21/47
Abstract: 具有消除光功率不稳定影响和抑制背景辐射干扰的卧式BRDF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光辐射特性测量领域。解决了传统卧式双向反射仪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入射光功率不稳定因素及背景杂散辐射信号影响引起的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技术要点:光源经全反射光纤、光源准直器、光阑A、起偏器和斩光器到分束器,激光经分束器后分为2束激光,一束激光经光阑B后照射到待测试样的表面,待测试样安放在样品台上,另一束激光被静态探测器接收;待测试样的反射光被动态探测器接收;探测器通过跨导放大器与锁相放大器连接,锁相放大器与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连接,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通过角度控制器来控制光源转臂和探测器转臂的旋转角度。本发明用于光辐射特性测量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41676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23089.5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1B3/32 , F24J2/00 , H01M8/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Y02P20/129 , Y02P20/134 , C01B3/32 , C01B2203/0227 , F24S21/00 , H01M8/0618
Abstract: 一种通过光谱分频实现太阳能光催化与中低温热化学联合产能系统及方法,属于太阳能全光谱技术领域。技术要点:槽式反射镜的正上方设置光谱分频器;光谱分频器对不同光谱的太阳能重新分配,将太阳光谱在波长750nm处分开,使小于该750nm波长的太阳光输送到太阳能光催化装置中制取氢气,使大于该750nm波长的太阳光输送到低温热交换器和中低温热化学反应装置热化学反应装置中以提供吸热反应所需的热能,低温热交换器和中低温热化学反应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构成回路。光催化-中低温热化学联用可以回收利用废热,光谱分频技术可以将太阳光谱分成两部分,同时实现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和中低温热化学的高效利用,节约能源,提高了太阳能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964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420729.5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粉旋风气流床气化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气化炉及气化方法,以解决传统气化炉喷嘴容易过烧,干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短,煤粉气化后形成的液态渣不会停留在壁面上的问题。装置:顶部喷嘴设置在炉顶上,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腔体为水蒸汽喷嘴,四个氧化剂喷嘴沿圆柱形气化室的上端外壁均布设置。方法:一、圆柱形气化室内压力为3Mpa、运行温度为1500℃;二、干煤粉由N2或CO2携带以直流或旋流方式经煤粉喷嘴送入炉膛内,水蒸汽由水蒸汽喷嘴送入炉膛内;三、四个氧化剂喷嘴同时将氧气送入炉膛内,在圆柱形气化室内壁形成一层熔渣膜,熔渣膜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气化还原反应,产生合成气,从而实现了煤粉旋风气化。本发明用于洁净煤气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96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20729.5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粉旋风气流床气化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气化炉及气化方法,以解决传统气化炉喷嘴容易过烧,干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短,煤粉气化后形成的液态渣不会停留在壁面上的问题。装置:顶部喷嘴设置在炉顶上,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腔体为水蒸汽喷嘴,四个氧化剂喷嘴沿圆柱形气化室的上端外壁均布设置。方法:一、圆柱形气化室内压力为3Mpa、运行温度为1500℃;二、干煤粉由N2或CO2携带以直流或旋流方式经煤粉喷嘴送入炉膛内,水蒸汽由水蒸汽喷嘴送入炉膛内;三、四个氧化剂喷嘴同时将氧气送入炉膛内,在圆柱形气化室内壁形成一层熔渣膜,熔渣膜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气化还原反应,产生合成气,从而实现了煤粉旋风气化。本发明用于洁净煤气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672466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309103.5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具有径向分离环的辐射式废热锅炉,它涉及一种辐射式废热锅炉。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辐射式废热锅炉灰渣分离依靠重力沉降与粗合成气夹带,分离飞灰效率较低,小粒径飞灰得不到分离,造成后续对流废热锅炉受热面的污染和磨损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级径向分离环由三个一级连接板、一级圆台环和一级内环组成,一级圆台环为锥环,三个一级连接板均布在一级圆台环的上端外侧壁上,且一级圆台环与三个一级连接板制成一体,一级内环的锥度与一级圆台环的锥度相同,一级内环设置在一级圆台环中,一级径向分离环设置在内层水冷壁中且位于下部,每个一级连接板的外侧端面与内层水冷壁的内壁固接。本发明应用于能源化工行业废热锅炉的粗合成气的灰渣高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1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44424.3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263 , H01M8/06 , H01M8/04291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流道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双极板上的气体流道,气体流道结构包括气体入口、出口以及流道中的扰流凸台元件。具体设置为在流道内沿气体流道方向上设置扰流凸台。本发明通过在气体流道中设置扰流凸台,可以改善气体在流道内的流动特性,增强气体扩散能力,提升反应气体的利用效率;同时优化流道排水能力,提高气体流道内液态水的去除率,改善燃料电池内部的水热管理,缓解燃料电池的“水淹”效应,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整体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39030.9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核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电安全壳模型加载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安全壳模型;所述安全壳模型内设置有第一喷气结构和第二喷气结构;所述第一喷气结构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安全壳模型外与空压机组相连,所述空压机组用于产生温度和压力可调的压缩空气;所述第二喷气结构的进气口连接第二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安全壳模型外与锅炉设备相连,所述锅炉设备用于产生温度和压力可调的饱和水蒸气;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安全壳模型内是错位延伸的。本发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温高压的加载,同时实现控制温度和压力的要求,并且系统的设备投入小,运行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