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062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55660.4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及充电保护方法,当无线充电系统出现异常,负载断开时,系统进入保护状态,单片机输出第一控制信号,MOS管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MOS管M1由关断状态变为开通状态,控制第二MOS管M2由开通状态变为关断状态,使得此时谐振网络由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共同组成,且谐振频率大于系统的整体频率,系统无法磁共振,接收端无法从发射端拾取能量,从而保护接收端的功率器件不会损坏。本发明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通过改变谐振网络的固有频率来停止接收能量的方式保护系统,同时通过发射端的控制逻辑来保护系统,解决了负载端突然断开导致的损坏接收端的功率器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67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944681.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 H04L1/22 , H04L41/0663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点编码方式的配电网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变流器;所述控制器和变流器之间设有第一通信回路和第二通信回路;所述第一通信回路包括交换机,所述交换机的一端通过网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网线与所述变流器相连,实现所述控制器和变流器基于以太网的通信协议通信;所述第一通信回路包括硬接线,所述硬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变流器相连;当所述第一通信回路出现故障或所述变流器发生突发事件时,所述变流器与控制器之间基于预设的节点编码方式进行通信,完成配电网的控制。本发明能够提升配网运行稳定性,提升电力用户用电体验及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3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23026.7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综合能源科技分公司 , 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剩余电流实现绝缘下降选线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绝缘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直流系统母线绝缘状态;判断直流系统母线是否有绝缘下降,如果没有绝缘下降,则绝缘监测装置继续监测直流系统母线绝缘状态,否则,进一步判断绝缘下降的直流系统母线的极性;如果是正极下降,则闭合负极检测开关,使负极经负极检测电阻接地,否则,闭合正极检测开关,使正极经正极检测电阻接地;各支路漏电传感器检测到相应支路的剩余电流后,进行处理并上传上位机;上位机实现绝缘下降选线并处理后,断开相应电极与检测电阻的连接,直流系统恢复原先的工作状态,继续进行绝缘下降监测。本发明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绝缘下降的快速选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6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73089.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综合能源科技分公司 , 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系统交流窜入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与被保护负载串联接入到支路中;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电容、电感以及断路器;所述电感布置在支路中,且与支路中的负载串联;所述电容与支路并联,电容一端连接电感、另一端接地;基于被保护负载的需求,断路器具有两种放置方式设置在电路中,在被保护负载只需要报警保护时,断路器采用两个1P断路器形式设置在与电容串联的电路中;当被保护负载需要切断支路保护时,断路器采用单个2P断路器形式放置在与负载串联的支路中。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参数确定方便,可根据需求选择直接短路或进行交流窜入报警,有效避免直流系统中交流窜入对负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95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33136.8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将待调度日划分为多个第一调度时段,并获取日前规划的各个第一调度时段的调度策略;将每个第一调度时段划分为多个第二调度时段;针对每个第一调度时段,在该第一调度时段的起始时刻,预测该第一调度时段内的电气负荷数据和风力发电数据,并根据日前规划的该第一调度时段的调度策略确定各个第二调度时段的调度策略;基于各个第二调度时段的调度策略,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调度。本发明能够更合理地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530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23214.2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50/00 , H02J50/12 , H02J50/70 , B60L5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偏移磁耦合机构及其设计方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抗偏移磁耦合机构,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包括:原边磁能发射机构;所述原边磁能发射机构包括:原边线圈;所述原边线圈包括:原边主线圈和原边抵消线圈;其中,所述原边主线圈和所述原边抵消线圈反向串联,所述原边主线圈和所述原边抵消线圈均为圆形线圈,所述原边主线圈和所述原边抵消线圈设置于同一平面且共圆心。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磁耦合机构,其抗偏移性能相对于现有对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抗偏移性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1066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016337.7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CC‑S型MC‑WPT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设定线圈半径、传输距离、线圈匝数作为待优化参数;S2:以系统输出功率、传输效率和系统总谐波畸变率为目标函数,并基于步骤S1中的待优化参数和系统中其它电路元件参数确定各个目标函数的表达式;S3:确定约束条件;S4:基于NSGA‑Ⅱ优化算法确定待优化参数的优化结果。该方法以线圈半径、传输距离、线圈匝数作为决策变量,以系统传输效率、传输功率与总谐波畸变率为目标函数,采用NSGA‑II实现了系统磁耦合机构几何参数的最优化,并验证了其应用在LCC‑S型MC‑WPT系统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664958.6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河北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压器剩磁评估方法,通过构建铁心静态磁滞模型,得到以磁通密度为输入变量,以磁场强度为输出的铁心静态磁滞模型;然后构建铁心动态磁滞模型,得到含有涡流损耗、异常损耗的铁心动态磁滞模型磁场强度计算方法,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所建立模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评估方法能够实现变压器的剩磁评估,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评估变压器剩磁的问题,电力公司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运行状态,抑制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发生,提升变压器运行安全性,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以及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66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16337.7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CC-S型MC-WPT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设定线圈半径、传输距离、线圈匝数作为待优化参数;S2:以系统输出功率、传输效率和系统总谐波畸变率为目标函数,并基于步骤S1中的待优化参数和系统中其它电路元件参数确定各个目标函数的表达式;S3:确定约束条件;S4:基于NSGA-Ⅱ优化算法确定待优化参数的优化结果。该方法以线圈半径、传输距离、线圈匝数作为决策变量,以系统传输效率、传输功率与总谐波畸变率为目标函数,采用NSGA-II实现了系统磁耦合机构几何参数的最优化,并验证了其应用在LCC-S型MC-WPT系统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66174.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慧明 , 耿若曦 , 王延芳 , 张兴华 , 李津 , 洪福斌 , 陈思安 , 谭盛钰 , 高剑 , 李树荣 , 钟成 , 王帆 , 栾士岩 , 高子寒 , 张思瑞 , 成岭 , 卜凡鹏 , 卢浩鹏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7 , G06N3/006 , G06N5/01 , G06N20/20 , F25B30/06 , F28D20/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冷热源系统储热协同优化方法,涉及地源热泵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下列步骤:S1、收集测量数据;S2、进行负荷计算与参数范围的计算;S3、对土壤的吸放热量进行计算;S4、对储热体位置进行优化;S5、确定最优钻孔深度和最优的储热体容积;在本发明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通过确定储热体的容积和地埋管的钻孔深度,以实现最低能耗和最小成本。系统根据用户冷热负荷需求,动态调整这些变量,直到找到最优组合,本发明通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耗高、土壤热失衡和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能提升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