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6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5879.9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槽型钢板双结合梁桥及施工步骤,包括腹板、组合上翼缘、钢板下翼缘、组合桥面板、耗能防撞梁、立柱;所述腹板位于组合上翼缘与钢板下翼缘之间,并通过焊接与两者连接成整体。在2道腹板底部设组合桥面板形成槽型结构;所述腹板内壁设有耗能防撞梁,外壁设有立柱。本发明通过耗能横梁并且各构件按一定步骤进行施工,保证车辆撞击时,不损坏结构腹板只破坏横梁,损坏横梁可进行更换。本发明结构体系受力效率高,同时避免了传统槽型梁结构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55582.3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碳排放计算与评价方法,包括根据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参数计算具体碳排放数值,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用于沥青路面建设的碳排放定量计算,可有效评价碳排放水平。建立的碳排放评价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单向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可延伸扩展至不同分项工程、单位工程以及整个项目的碳排放评价,填补国内节能减排定量评估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55627.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固化剂按重量份计,所述新型复合固化剂组分包括:偏高岭土10~30份;钛石膏10~30份;钢渣30~70份;水10~20份。本发明有效激发了钢渣中的活性组分,固化稳定了钛石膏和钢渣中有害物质,突破了钢渣、钛石膏在岩土工程利用中活性低、难以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实现大宗固体废弃物在岩土工程中的协同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72877.7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00 ,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21/00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卸的装配式UHPC‑LP钢混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预制UHPC桥面板之间分别通过横向湿接缝和现浇普通混凝土桥面板进行纵向连接和横向连接,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副与LP钢主梁形成组合结构。本发明所创新了钢梁和桥面板连接方式,实现了桥面板快速拆卸和更换;本发明在钢混组合结构中同时采用UHPC和LP钢两种高性能材料,根据结构有效工作宽度,充分发挥材料利用效率,减少了钢梁制作中的焊缝,实现了钢混组合桥梁高度的轻量化和经济化设计,同时便于运输、安装;本发明结构具有承载性能和耐久性优异,经济性能良好,施工便捷,更换方便,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建造理念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509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90196.8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宗固废水洗装置及操作方法,该装置包括主体装置和控制系统,主体装置包括水洗箱、搅拌器、pH传感器、吸附板、可移动支撑架和溶液收集器,工作时,将碾碎的固废倒入水洗箱,然后进行水洗,并利用搅拌器搅拌,水洗溶液通过吸附板渗入溶液收集器,当水洗溶液pH值接近中性时,水洗完成。该水洗装置结构简易,功能齐全,操作方法简单、巧妙,其发明符合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大大提高了大宗固废的预处理效率,对于促进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96492.X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方法,采用探地雷达对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部位进行无损检测;铣刨病害所在车道的沥青结构层至旧水泥路面顶面;采用水泥浆对板底脱空部位进行注浆,直至水泥浆在相邻注浆孔或水泥面板裂缝、接缝处溢出;修复破坏的面板,并在面板开裂处开槽埋设传力杆;在裂缝处贴1m宽自粘式高强防水抗裂贴,然后依次施工乳化沥青透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3cm厚沥青砂,再在对应裂缝位置贴1m宽自粘式高强防水抗裂贴;采用常规沥青混合料恢复至路面原标高。传力杆提高了水泥路面的接缝传荷能力,增强了水泥面板间的协同变形,减小了水泥面板位移高差,降低了沥青铺装层的应力集中,解决了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239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04017.3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桥墩壳式抗震连接结构,预制桥墩下部做成剪力槽,安装前进行表面拉毛处理,所述的桩基础顶面设置定位垫块,桩基础与预制桥墩间设置垫层,预制桥墩主筋在端部截止,所述的桩基主筋外伸;所述的接头主筋预埋承台,所述的横向钢筋为螺旋箍筋或环筋,设置在桩基主筋外圈,所述的后浇接头浇筑在预制桥墩与桩基础连接处。从而实现预制桥墩与下部结构间壳式连接,无需现场钢筋连接、施工方便快捷,高效;无需现场灌浆连接,施工质量可控,优质;通过外伸桩基主筋和设置横向钢筋,延性良好,可用于高地震区预制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连接,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57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49011.9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nventor: 郝翠 , 殷亮 , 吴平平 , 吴志刚 , 杨大海 , 郑国华 , 丁楠 , 屈计划 , 汪志甜 , 曹新垒 , 李剑鸾 , 张树清 , 杨凯 , 汪吉豪 , 刘婉玥 , 谢玉萌 , 王莉莉 , 王倩 , 何杰 , 慈伟主 , 蒋劲松 , 周云 , 刘志权 , 周小伍 , 朱俊 , 张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斜拉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包括塔梁结合构造和加劲构造,所述的塔梁结合构造包括穿过桥塔塔身的钢主梁,所述钢主梁的腹板上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剪力钉;所述的加劲构造包括紧邻桥塔塔身外侧布置的竖向加劲钢板,所述竖向加劲钢板的内侧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二剪力钉;本发明提供的该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是对现有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的一种补充,结合计算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刚构体系构造能够充分利用钢材优异的受拉性能及混凝土优异的受压性能,改善钢主梁局部受力性能,且钢主梁与混凝土桥塔的结合能够得到保证,受力清晰,施工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036845.5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自钻承压式旋喷注浆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自钻套筒与注浆芯柱;所述自钻套筒开设有至少两对对称设置的注浆孔,成对的所述注浆孔沿钻筒轴线方向分布;所述注浆芯柱包括注浆套筒,所述注浆套筒滑动插接于自钻套筒的内部,所述注浆套筒具有自转的功能,所述注浆套筒的内部形成注浆通道;本发明设置可径向凸伸的过浆弹性喷头与端部弹性喷头,利用其径向凸伸将浆液注入一定深度的土体内,采用旋喷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注浆范围,能大大减小对路堤的破坏;本发明以沿径向凸伸在土体中的弹性喷头形成扩大头,同时在尾部采用螺帽将钻注浆器挤压固定,实现了在注浆器全长范围的土体和浆液压缩,有效改善路堤土体力学特性,提高路堤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4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26175.X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方法,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领域,在渡槽槽身内安装水位感应器感应槽内水位高度,通过控制系统计算水荷载变化值和实时应力差,当水位变化值较大时,实时应力差超过初始设定应力允许误差,控制系统则传递指令给智能张拉系统进行体外预应力的再张拉或放张,调整施加在渡槽结构上的预加力大小,改变渡槽结构的应力状态,使结构始终处在受力合适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个可自行调节内在力的机构体系,主动抗力,不再是传统意义结构的被动受力状态;突破了传统混凝土结构应力不可调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