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740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51646.0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C2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臂系统和臂架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副臂系统,包括副臂和副臂防后倾装置,其中,副臂防后倾装置的第一端铰接于副臂的用于与主臂连接的第一端,副臂防后倾装置的第二端的位置能够随着副臂处于不同的工作角度而变化。此外,本发明还使副臂支架、副臂前拉板以及副臂后拉板等与副臂和副臂防后倾装置构成一体式结构。一体式副臂系统能够实现副臂系统的整体吊装、整体拆装和整体运输,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副臂工况拆装时间,使具有该副臂系统的起重机能够在主臂工况和副臂工况之间灵活转换;另一方面还能够进一步方便副臂系统的运输,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73495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42999.2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C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溜尾吊具的压板装置,包括压板(1)、调节螺栓(2)、第一销轴(3)、铁鞋(4)、第二销轴(5)、吊具(6)、吊具支座(8)和螺栓限位柱(9);压板(1)包括铁鞋连接端(101)、吊具连接端(102)和压板尾端(103),吊具连接端(102)通过第一销轴(3)设置在吊具支座(8)上;铁鞋连接端(101)通过第二销轴(5)与铁鞋(4)连接;调节螺栓(2)设置在压板尾端(103)的下方;铁鞋连接端(101)为圆弧状,铁鞋(4)上设置有圆弧槽(401),铁鞋连接端(101)设置在圆弧槽(401)内;本发明采用可拆固定连接的结构,可靠性高,重复使用,绿色环保的吊装溜尾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496105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74931.5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C2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2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绳链条调节器,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连拉板孔、用于安插链条的腔室和固定销轴孔;所述腔室与链条圆环相匹配;所述固定销轴孔设置在主体的下部。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调整链条圆环的接入个数来达到调整腰绳长度的目的,结构简单,易操作,解决了超大吨位腰绳下落过程中容易与臂架系统附件干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30746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010578245.4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超起平衡重装置,包括超起平衡重托盘(11)和平衡重变幅装置(12),还包括销轴组件(14),所述销轴组件(14)包括中心轴(141)和套装于所述中心轴(141)的轴套(142),所述平衡重变幅装置(12)与所述轴套(142)刚性连接,所述超起平衡重托盘(11)通过与其刚性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7)与露置于所述轴套(142)外部的所述中心轴(141)连接。该装置具有减小变幅阻力,增加起重机变幅稳定性的性能,并且使用该装置能够避免超起平衡重回转时的晃动,减小对起重机的危害,另外,该装置安装及拆卸简单,节省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4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599465.8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运输车。风电运输车包括底盘系统、运输平台、举升工装和配重。底盘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横向方向上左右两侧的两个履带梁以及设置在两个履带梁之间的车架。运输平台设置在车架上且相对于车架在纵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举升工装设置在运输平台上且被配置为安装风电设备。配重设置在举升工装的下侧且相对于举升工装在纵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本申请的风电运输车通过将配重和运输平台均设置为在纵向方向上可移动,这样可根据风电运输车的状态对配重和运输平台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对整车的重心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运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48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465902.2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IPC: B66C23/06 , B66C23/16 , B66C23/62 , B66C23/76 , B66C23/82 , B66C23/84 , B66C23/88 , B66C23/90 , B66C13/16 , B66C13/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控制方法。起重机包括:本体,包括底盘和转台,转台可转动地设置于底盘上;超起装置,包括超起臂、悬挂牵拉件和平衡机构,平衡机构包括超起平衡重和推移装置,超起臂和推移装置的第一端均与转台连接,悬挂牵拉件与超起臂的第二端和超起平衡重连接,推移装置的第二端与超起平衡重连接,并调节超起平衡重距离转台回转中心的距离;和悬停装置,用于在起重机空载时,将超起平衡重支承于地面上方,悬停装置的第一端与转台连接,悬停装置的第二端不与超起臂连接。基于此,可以更方便地实现起重机的空载带超起平衡重回转和行走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946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811029799.1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设备,包括:底盘和臂架组件,底盘包括轨道、设在轨道上分别位于臂架组件下方前部和后部区域的多个第一平衡台车(2)以及多个第二平衡台车(2’);在小重量吊装工况下,每个第一平衡台车(2)均包括平衡梁和两个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的台车,平衡梁搭接在两个台车上方;在超重吊装工况下,每个第一平衡台车(2)扩展增加平衡梁和台车,增加的台车位于原有台车沿轨道延伸方向的外侧,至少部分增加的平衡梁搭接于增加的台车和原有平衡梁的上方。本发明可根据实际吊重需求配置起重设备的吊装能力,既能在吊重量较小时避免吊装能力的浪费,又能在超重吊重时通过结构扩展增加吊装能力,同时还能降低对地面的接地比压。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87464.1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顶升作业设备领域中的一种顶升作业垫块自动装载装置,包括搬运小车和物件摆放装置,搬运小车移动设置于所述物件摆放装置一侧;搬运小车包括双向货叉体和移动机构,双向货叉体上设置有货叉并通过双向货叉体中的第一驱动体具有Y方向移动自由度,双向货叉体可升降安装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物件摆放装置包括布置于所述搬运小车一侧的基座,基座上安装有用于移动垫块的夹持装置,以及托盘,托盘具有Y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本申请使用时,通过搬运小车通过移动机构靠近垫块,货叉将集装箱的中的垫块取出,自动化程度高,再通过搬运小车一侧基座上的夹持装置转接,并通过托盘的转移,其效率大大增加,规避顶升作业时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120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419200.0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重、起重机以及平衡重使用方法,涉及起重机领域,用以优化平衡重的结构。该平衡重包括第一箱体、第一加强件、支座以及第二加强件。第一箱体具有存储腔,且存储腔的顶部被构造为开口的;第一加强件为多根,各第一加强件分散布置于第一箱体的底部;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设置于第一箱体的顶部,第二支座设置于第一箱体的底部。第二加强件贴着第一箱体的壁体设置;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过第二加强件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平衡重,采用带有存储腔的结构,并且设置有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以及支座,有效提高了单个平衡重的承载能力,并且实现了多个平衡重的堆叠。并且,减小了平衡重的运输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5449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810345916.9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可调平履带支架,若干个顶升元件垂直内嵌在托架中,若干个顶升元件的伸缩杆均固定连接钢管承载机构。钢管承载机构包括上支座和下支座,下支座包括下转动横梁、右下支架、左下支架,若干个顶升元件的伸缩杆均固定连接下转动横梁下端,左下支架固定连接下转动横梁左端,右下支架固定连接下转动横梁右端,上支座转动连接右下支架顶端或左下支架顶端。上支座包括右上支架、上转动横梁、右支架转动机构、左支架转动机构和左上支架,左上支架下端转动连接左下支架顶端,上转动横梁左端固定连接左上支架,上转动横梁中端转动连接右上支架。本发明实现了对钢管重心位置调整,大大提高整机行走时场地适应性、运管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