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7346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880028039.0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玻璃膜(G)的制造方法中搬运工序包括褶皱去除工序,在该褶皱去除工序中,通过配置在比激光照射装置(25)靠上游侧的褶皱去除部(20)来去除玻璃膜(G)的褶皱。玻璃膜(G)的制造方法中的切断工序为,在搬运工序中将玻璃膜(G)的褶皱(Ge)去除后,通过向玻璃膜(G)照射激光(L)而使玻璃膜(G)分离,从所分离的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线状剥离物(Gg)。
-
公开(公告)号:CN11211902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80032279.2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B65D85/672
Abstract: 玻璃卷捆包体(10)具备:玻璃卷(11),其通过将玻璃膜(G)绕卷芯(16)卷绕成卷状而得到;以及箱体(13),其具有对卷芯(16)的未被玻璃膜(G)覆盖的轴向两侧部(16b、16b)进行支承的一对支承部(12、12),并且以由一对支承部(12、12)支承卷芯(16)的轴向两侧部(16b、16b)的状态收容玻璃卷(11)。在玻璃卷(11)整体被袋体覆盖的状态下,玻璃卷(11)被一对支承部(12、12)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120744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80029984.7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玻璃卷的制造方法,通过将玻璃带(2)在搬运的同时在长度方向上切断从而分割出不需要部分(2b)后,使分割出了不需要部分(2b)的玻璃带(2)以松弛的状态通过搬运路径上的松弛搬运区间(T),之后在搬运路径的下游端(P2)绕卷芯(5)卷绕而制造玻璃卷(6),在该方法中,在搬运路径上的松弛搬运区间(T)与下游端(P2)的彼此之间设置吸附输送机(12),在利用吸附输送机(12)搬运玻璃带(2)的同时,在搬运路径上的吸附输送机(12)与下游端(P2)的彼此之间伴随利用卷芯(5)进行的卷绕而使玻璃带(2)具有张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41760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80006065.8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为提供在利用卷对卷方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带状玻璃膜发生斜行、单侧松弛的玻璃卷筒。本发明是形成有褶皱(5)的带状玻璃膜(2)卷成卷状而成的玻璃卷筒(1),带状玻璃膜(2)具备有效区间(6),该有效区间(6)是宽度方向的一侧端缘(2g)与另一侧端缘(2h)平行地延伸的区间,且其前端部(6a)及末端部(6b)分别与带状玻璃膜(2)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在分别沿着带状玻璃膜(2)的沿着一侧端缘(2g)的第一位置(P1)及沿着另一侧端缘(2h)的第二位置(P2)测定有效区间(6)的沿着表面(2f)的从前端部(6a)到末端部(6b)的长度的情况下,所测定的第一测定长度(L1)及第二测定长度(L2)的两个测定长度(L1、L2)之差为两个测定长度(L1、L2)中的较长测定长度的40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69890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5691.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玻璃卷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玻璃膜(G)沿着其长边方向输送的输送工序;通过一边通过输送工序输送玻璃膜(G),一边从激光照射装置(19)对玻璃膜(G)照射激光(L),由此将玻璃膜(G)分离为非产品部(Gc)和产品部(Gd)的切断工序;以及将产品部(Gd)卷绕成卷状而构成玻璃卷(R)的卷绕工序。在切断工序中,通过将从产品部(Gd)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的丝状剥离物(Ge)缠绕于棒状的回收构件(20a)来进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530799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480033776.1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3B2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23/0305 , C03B23/0258 , C03B23/0302 , Y02P40/57
Abstract: 将平板状的板玻璃(G)成形为弯曲形状的弯曲板玻璃的方法包括:夹持工序,通过在板玻璃(G)的下表面侧的相互分离的两个位置(A、B)、以及上表面侧的位于该两个位置(A、B)之间的一个位置(C),沿板厚方向夹住并支承板玻璃(G),从而使板玻璃(G)向弯曲状态弹性变形;以及加热工序,通过对弹性变形后的板玻璃(G)进行加热,从而将板玻璃(G)成形为弯曲板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4684856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380051332.6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3B33/037 , C03B33/023 , C03B3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3/107 , B26D7/1863 , C03B33/023 , C03B33/0235 , C03B33/03 , C03B33/037 , C03B33/091 , C03B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初始裂纹形成装置(1),其通过使由传送带(3)搬运的玻璃带(G)的搬运方向(B)前方侧的端部(Ga)受损,由此在端部(Ga)的与搬运方向(B)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多个初始裂纹(C)集合而得到的初始裂纹组(CG),所述初始裂纹形成装置(1)具有翼片抛光轮(4),该翼片抛光轮(4)向沿搬运方向(B)拉入玻璃带(G)的方向旋转并且使端部(Ga)受损,翼片抛光轮(4)的旋转圆周速度比玻璃带(G)的搬运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0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23006.X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B32B17/10 , B23K26/38 , B23K26/402 , B28D5/00 , B32B3/02 , C03B33/07 , C03B33/08 , C03C27/12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7/10155 , B23K26/083 , B23K26/40 , B23K2103/16 , B23K2103/172 , B23K2103/50 , B28D1/221 , B29C67/0044 , B32B17/10036 , B32B17/10293 , B32B17/10706 , B32B17/10743 , B32B17/1099 , B32B37/14 , B32B2250/40 , B32B2315/08 , B32B2457/12 , B32B2457/20 , B32B2457/208 , C03B33/04 , C03B33/074 , C03B33/076 , C03B33/091 , G02F1/133351 , Y10T156/1052 , Y10T156/1082 , Y10T428/24322 , Y10T428/24488 , B32B17/10 , B32B236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是在树脂板(2)的两面分别层叠玻璃板(4)进行一体化而成的层叠体(1),其中,玻璃板(4)的厚度为300μm以下,并且对玻璃板(4)的端面(4a)实施了倒角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530799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33776.1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3B2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23/0305 , C03B23/0258 , C03B23/0302 , Y02P40/57
Abstract: 将平板状的板玻璃(G)成形为弯曲形状的弯曲板玻璃的方法包括:夹持工序,通过在板玻璃(G)的下表面侧的相互分离的两个位置(A、B)、以及上表面侧的位于该两个位置(A、B)之间的一个位置(C),沿板厚方向夹住并支承板玻璃(G),从而使板玻璃(G)向弯曲状态弹性变形;以及加热工序,通过对弹性变形后的板玻璃(G)进行加热,从而将板玻璃(G)成形为弯曲板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3596890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80028010.5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18/10 , B65H2301/4127 , B65H2301/4148 , B65H2801/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下拉法而连续成形出玻璃膜(G)并同时搬运该玻璃膜(G)的成形工序(S1);在成形工序(S1)的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保护膜(F1)与玻璃膜(G)重叠并卷取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原始玻璃辊(14)的临时卷取工序(S3);以及从原始玻璃辊(14)卷出玻璃膜(G)并同时将该玻璃膜(G)向下游侧搬运,并且,在该搬运路径的下游端将保护膜(F2)与玻璃膜(G)重叠并重新卷绕成辊卷状,由此来制造玻璃辊(16)的正式卷取工序(S4)。并且,使在正式卷取工序(S4)中作用于玻璃膜(G)的卷取方向的张力比在临时卷取工序(S3)中作用于玻璃膜(G)的卷取方向的张力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