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97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80017045.0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蓄电池室(6),其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以及基板室(7),其收纳进行所述蓄电池(45)的充电控制的基板(71、72),比所述蓄电池室(6)接近设置所述充电器(1)的设置面(FL),所述蓄电池室(6)具备:蓄电池室底壁(60),其载置所述蓄电池(45);以及蓄电池室侧壁(61),其与所述蓄电池室底壁(60)连接,在所述蓄电池室侧壁(61)的外侧设置有从所述蓄电池室底壁(60)的外周向与所述基板室(7)相反侧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62)。
-
公开(公告)号:CN114424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80065925.8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玉木健二
Abstract: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是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1),其具备:托盘(2),其载置蓄电池(100);控制装置(4),其进行所述蓄电池(100)的充电控制;以及框架(33),其位于所述控制装置(4)的上方,所述托盘(2)具有:第一倾斜面(10a),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以沿着向所述充电器(1)载置的载置状态下的所述蓄电池(100)的长度方向(V1)的方式形成;以及第二倾斜面(11a),其以沿着向所述充电器(1)载置的载置状态下的所述蓄电池(100)的高度方向(V2)的方式从所述第一倾斜面(10a)的端部立起,且承受所述蓄电池(100)的底面,其中,所述控制装置(4)配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10a)的下方,所述框架(33)配置在所述控制装置(4)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0a)的上下方向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6611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80094679.6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跨骑式电动车辆(1)的冷却回路(50)具有:主冷却路径(51A),其设置有蓄电池(100)、马达(30)、马达控制装置(31)以及泵(52);旁通路径(51B),其绕过蓄电池(100);阀装置(53),其控制热介质向旁通路径(51B)的流入;以及温度检测部(56),其检测主冷却路径(51A)的热介质的温度。控制冷却回路(50)的控制装置(60)根据由温度检测部(56)检测到的热介质的温度来控制阀装置(53)。
-
公开(公告)号:CN1118197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80017045.0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蓄电池室(6),其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以及基板室(7),其收纳进行所述蓄电池(45)的充电控制的基板(71、72),比所述蓄电池室(6)接近设置所述充电器(1)的设置面(FL),所述蓄电池室(6)具备:蓄电池室底壁(60),其载置所述蓄电池(45);以及蓄电池室侧壁(61),其与所述蓄电池室底壁(60)连接,在所述蓄电池室侧壁(61)的外侧设置有从所述蓄电池室底壁(60)的外周向与所述基板室(7)相反侧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62)。
-
公开(公告)号:CN1117887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80015845.9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载台(8),其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端子部(9),其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在与相对于所述载台(8)而载置所述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载台(8)与所述蓄电池(45)一起移动,由此使所述蓄电池(45)与所述端子部(9)嵌合,所述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缓冲机构(10),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缓冲机构(10)抑制所述蓄电池(45)向所述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58928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18519.5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 B60L11/1818 , B62J99/0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操作步骤来开始车载蓄电池的充电的电动车辆用充电装置。充电连接器(43)与设置在车身侧的充电口(44)连接。在充电连接器(43)上设置有:锁定杆(16),在与设置在充电口(44)上的钩部件(30)卡合的锁定位置、和解除与钩部件(30)的卡合的解锁位置之间自由位移;手动操作杆(12),用于使锁定杆(16)从锁定位置位移到解锁位置。将操作杆(12)及锁定杆(16)通过连杆(23)相互连结。锁定杆(16)通过弹簧(13)被弹压至锁定位置上。当锁定杆(16)处于解锁位置时,锁定杆(16)及连杆(23)中的至少一方以与充电开始开关(14)的工作范围干扰而禁止充电开始开关(14)的动作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376077C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480006488.3
申请日:2004-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玉木健二
IPC: H02P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62
Abstract: 一种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电力供给装置,所述车辆具备作为驱动源且含有燃料喷射装置(26)的内燃机、以及电气负载(19、70)。该车辆用电力供给装置包括:电池(16),其为前述电气负载(19、70)供电;交流发电机(11),其为前述电池(16)充电,而且向前述电气负载(19、70)供给电力;电力供给装置(12),其将从前述交流发电机(11)输出的电力供给至前述燃料喷射装置(26),并使前述燃料喷射装置(26)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4C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00136470.7
申请日:2000-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电线束和搭载该电线束的车辆,该电线束通过绞合多根绝缘导线构成,其中,绝缘导线的至少一部分为单芯线501。这样,在配线前不必预先使弯曲部变形,配线时可简单地变形成所希望的形状,而且可残留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59758C
公开(公告)日:2000-12-20
申请号:CN93119883.6
申请日:1993-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23 , H01M2/1083 , H01M2/204 , H01M2/22 , H01M6/4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7 , H01M10/6561
Abstract: 一种用于大容量应用如电动车辆的常有防锈结构的电池能有效地使紧凑的电池堆中防潮电池室空气冷却,并不防碍安全阀的工作。每个电池室的侧壁及安全阀端的部分被热收缩管覆盖。一个密封板用防潮方式通过压力分离粘连层粘接在热收缩管上。粘结料密封住连接到电池端子的引线头及密封板中孔之间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5A
公开(公告)日:1996-09-18
申请号:CN95120555.2
申请日:1995-1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42
Abstract: 一种充电器。将内壳216安装于比其底部宽的接地部件220上,而且在内壳的底部230及接地部件的底部240上设有位置错开的出水孔232、242、250,形成迷宫式构造的水通路、接地部件220的四个角上设有向外侧张开且比底部240更靠下方的底脚244。底脚将底部240保持于高出地面H,可防止地面堵塞出水孔242、250,同时由于接地宽度大于底部230,故可防止充电器倒地。这种充电器可提高其防水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