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5436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80001330.0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H01M2/1686 , H01M10/05
Abstract: 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使用在压头的载荷达到12kgf/cm2时的动态硬度DH为1000以上的隔膜。该隔膜具有至少1层含有聚烯烃的多孔层X,且具有至少1层含有耐热性树脂的多孔层Y。多孔层X的空隙率为35%~65%,在用压汞仪测定的多孔层X的细孔径分布中,孔径为0.02μm~0.2μm的细孔占总细孔体积的40体积%以上。耐热性树脂的热变形温度为1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86576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91920.3
申请日:2008-04-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2/16 , H01M2/34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200/00 , H01M2200/10 , H01M2300/0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5)、负极(6)、多孔性绝缘层(7)以及非水电解质。多孔性绝缘层(7)设置在正极(5)与负极(6)之间,且多孔性绝缘层(7)中含有不具备关闭特性的材料。另外,正极(5)中设置有膨胀部件(53),负极(6)中设置有膨胀部件(63)。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无论是陷入过充电状态,还是发生短路,都能够确保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43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09441.2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H01M2/3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486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以及电池。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由此可以了解当电池内部混入了异物、经化学过程使内部短路发生时的安全性的水平,另外,还提供通过所述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指定了安全性水平的电池及电池包。所述评价方法是:将被充电到规定电压、同时在与正极板接触而不与负极板接触的状态下混入了导电性异物的电池浸渍在电解液(2)中。根据试验电极电位差计(4)的测定值指定混入电池中的导电性异物开始向所述电解液溶解的溶解开始时期。根据电池电压计(6)的测定值可检测出在电池中发生了内部短路。从上述溶解开始时期和内部短路发生时期运算出短路发生所需时间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40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7491.2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 , H01M2/1673 , H01M2/34 , H01M4/13 , H01M4/667 , H01M10/0587 , H01M2200/00 , H01M2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5)、负极(6)、多孔绝缘层(7)以及非水电解质。多孔绝缘层(7)设置在正极合剂层(52)与负极合剂层(62)之间,包含没有关闭特性的材料。在正极(5)中,设置有与正极集流体(51)实质上平行地延伸的PTC层(53);在负极(6)中,设置有与负极集流体(61)实质上平行地延伸的PTC层(63)。PTC层(53、63)分别包含电阻的温度系数为正的材料。因此,即使在锂离子二次电池陷于过充电状态的情况、或造成了短路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99079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80021280.8
申请日:2006-01-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525 , H01M10/423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有电极组、非水电解质以及收纳有该电极组和非水电解质的电槽罐,其中,电极组含有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层,并对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进行设定,以便使电极组的能量密度达到700Wh/L以上;隔膜层含有多孔质耐热层;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发生内部短路时的短路面积A与多孔质耐热层因发热而产生的减少面积B之间满足:1≤(A+B)/A≤10。
-
公开(公告)号:CN1333508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02808414.4
申请日:2002-04-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65 , H02M3/155 , H02M3/15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实现电池使用时间的长时间化的电池驱动式电子装置和便携式电话等移动通信机。根据电池电压变化率为0.25以上的放电特性,与现有型的锂电池相比,电池(201)的输出电压低于包含无线通信功率放大器的负载(206)所需的电源电压的时间更快,升降压变换器(200)在电池的输出电压高于负载所需的电源电压时,通过降压工作模式设定为规定的电源电压,而在电池的输出电压降低,低于负载所需的电源电压时,通过升压工作模式设定为规定的电源电压。由此,即使是使用能量密度大的新材料的电池,也可以实现电池使用时间的长时间化。
-
公开(公告)号:CN1581562A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200410055786.3
申请日:2004-07-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0207 , H01M2/1653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Y10T29/49114
Abstract: 一种电池具有:在露出部接合有导线的集电体上形成粘合剂层的电极、因热而收缩的隔离层,在该电池中,在隔离层的导线相对部设置有热收缩防止层。由此,万一发生微小短路、进一步有大电流流过微小短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于隔离层的热收缩而产生的短路的扩大,能够防止电池特性的显著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1669245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880013215.X
申请日:2008-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索尼株式会社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6/50 , H01M10/0587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所述电池包含电极组、电解质、将所述电极组和所述电解质包含在内部的外壳以及将电极组与外壳电连接的集电端子,所述电极组是将正极、负极以及将正负极电绝缘的绝缘层进行卷绕或层叠而得到的。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电池的电极组内部的正极与负极对置的部位混入异物,用加压体的压力按压混入部,将介于正负极之间的绝缘层局部破坏而使之发生内部短路,并且上述按压时的电极组与加压体的接触面积比异物的外切四边形面积大。由此,在电池内部的任意位置进行短路试验,综合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5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208.2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4/622 , H01M10/05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负极芯材及附着在负极芯材上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将石墨粒子的表面被覆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将被水溶性高分子被覆的石墨粒子之间粘接的粘结剂,负极合剂层的比表面积为2.2~3m2/g,被水溶性高分子被覆的石墨粒子之间的粘接强度为14kgf/cm2以上。包含该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能抑制由石墨粒子与非水电解质的反应引起的非水电解质成分的分解,因而充放电效率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2148399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50661.1
申请日:2007-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G01R31/025 , G01R31/3641 , H01M10/052 , H01M10/4285 , H01M10/48 , H01M10/48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改良了涉及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消除评价结果的参差不齐,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通过使用发生内部短路时所得到的电池信息几乎不因电池的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短路发生方法,使电池发生内部短路,检测此时的电池信息,由此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特定安全性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