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2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82063.1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河流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包括:(1)采用模糊逻辑法进行产卵场栖息地模拟;(2)改进优势度模型,结合熵权法确定鱼种的生态流量权重,加强鱼类产卵场生态流量结果的适用性;(3)耦合多种鱼类产卵需求求解生态流量,并基于单、多鱼种最适生态流量求解综合生态流量阈值。本发明考虑了多种鱼类产卵期间的生态流量需求,增加了鱼种对河流生态需求指示作用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水库生态调度提供理论基础,为河流水资源管理提供必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06863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0271517.4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鱼类上溯能力研究装置,包括鱼道,所述的鱼道包括上游段和下游段,上游段一端与下游段一端之间通过中游段连接并形成“U”形的鱼道,上游段、下游段以及中游段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的上游段远离中游段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的下游段远离中游段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连接至同一台送水泵上;所述的鱼道上方设有运鱼轨道,运鱼轨道设置在上游段和下游段远离中游段的一端上方,且运鱼轨道由上游段向下游段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的运鱼轨道上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下方吊设有运鱼箱。本发明专利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鱼类上溯能力的研究,并实现自动化的鱼类转运,保证鱼类上溯能力研究工作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4111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62490.2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养殖鱼箱,包括生态鱼箱本体、自动排水结构、自动撒料结构和控制器。自动排水结构包括排水驱动装置和密封盖,生态鱼箱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排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密封盖可分离式盖在出水孔处;自动撒料结构包括撒料斗和往复驱动装置,往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撒料斗在生态鱼箱本体的上方做往复直线运动;控制器分别控制排水驱动装置和往复驱动装置的动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采用自动排水结构和自动撒料结构,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624683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858915.X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运输和检疫方法。步骤是:1)出产地检疫:采用亚甲基蓝和抗生素浸泡检疫,每天换水和换药;2)长途运输:运输用水添加抗生素和MS‑222;3)驯养检疫:前阶段检疫用药与产地检疫相同,投喂生物饵料驯食。后阶段在面团料中均匀混合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4)日常管理:每天观察鱼体,检测水质主要指标;5)疾病防治:针对体表伤口、细菌性疾病、水霉病、小瓜虫病、绦虫病,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效的提高了长途运输和检疫期间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同时为下一阶段的驯养成功打下了基础,使得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人工繁殖工作顺利的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95130.6
申请日:2024-12-2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流水生生境状况的评价方法和装置,属于生态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河流各河段的微生境特征信息、水生生物资源特征信息和受人类活动干扰特征信息;根据各河段的前述信息,得到各河段的河流微生境特征评估值、水生生物资源特征评估值和受人类活动干扰特征评估值;根据各河段的前述评估值获取河流水生生境状况评估值;利用河流水生生境状况评估值和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河流水生生境状况等级。装置包括:特征信息获取模块、河段评估值得到模块、河流评估值得到模块和等级确定模块。使得本技术方案适应性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河流水生生境状况评价,能够诊断水生生境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河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50943.4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G06Q50/02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水库生态调度的调度目标江段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结果推算水库生态调度目标鱼类的产卵场分布;基于繁殖生物学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鱼类产卵场分布;基于鱼类声学探测结果确证鱼类产卵场分布位置;基于环境DNA检测结果对鱼类产卵场分布位置进一步确证;根据确定的调度目标鱼类产卵场具体分布位置,确定水库生态调度的目标江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缓解水库调度运行对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39962.1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天然洪峰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包括:(1)采用多变异诊断方法进行径流检测,以还原天然径流;(2)采用多概率密度法求解最适洪水特征值,结合保证率确定洪水特征值阈值,加强生态调度需求指标的适用性;(3)分丰平枯水年进行水库生态调度方案验证优化,增加生态调度方案的科学性。本发明考虑了天然河流的洪水特征需求,增加了河流生态水文需求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水库生态调度提供理论基础,为河流水资源管理提供必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06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55508.8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扫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扫描模型的鱼类表型自动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三维扫描设备对鱼类样本进行三维扫描处理,得到鱼类样本表面三维点云数据以及鱼类样本表面三维纹理数据;对鱼类样本进行三维扫描模型重建,以得到鱼类样本三维扫描重建模型;对鱼类样本三维扫描重建模型进行鱼类区域网格分割处理和子区域鱼类表型特征分析,得到不同鱼类分割子区域的鱼类表型特征数据集;对不同鱼类分割子区域的鱼类表型特征数据集进行鱼类表型参数计算和图表可视化转换,以生成不同鱼类分割子区域的鱼类特征参数可视化表型。本发明能够通过智能化处理三维扫描数据,实现对鱼类表型的自动、准确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4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3103.5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A01K61/10 , G06T17/05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F16/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过鱼设施进口设计的鱼类趋流性试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目标水域进行水环境信息以及鱼类行为数据采集,从而得到水域环境数据集以及鱼类行为数据集;对水域环境数据集和鱼类行为数据集进行基于空间映射的数据融合,得到水域‑鱼类行为映射数据;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水域‑鱼类行为映射数据进行基于游动速度、方向改变频率以及停留时间的鱼类行为模式提取,并进行关键行为特征点识别,生成鱼类关键行为节点数据;根据鱼类关键行为节点数据构建行为网络图谱,得到鱼类行为连接图谱数据。本发明通过水力学和鱼类行为仿真模拟,可以对设施效能进行评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5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81120.4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河南省出山店水库运行中心
IPC: E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拦鱼堰的集鱼系统,尾水渠分为薄壁堰水渠和集鱼水渠后,一方面薄壁堰具有一定高度,阻止了鱼类从薄壁堰游入薄壁堰水渠,鱼类因此仅游入集鱼水渠的集鱼箱内;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设计合适的薄壁堰高度,使从集鱼箱流出的水流流速不大于鱼类游泳能力,使大部分鱼类都能无障碍游入。本发明的简单结构适合于径流量不大的河流开发水利发电,造假投入低,不用重新设计复杂的集鱼诱鱼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