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用高比重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1765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03039.8

    申请日:2016-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7/04 B22F9/26 C22C1/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用高比重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以质量百分数计,合金成分如下:钨90.0%~97.0%,氧化锆0.1%~2.0%,粘结相镍和铁2.0%~9.9%,镍与铁的质量比为3~4:2~1;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步骤如下:分别将偏钨酸铵、硝酸锆溶于水中,混合,混合液干燥得粉末,粉末经煅烧、还原得到复合钨粉;取镍粉、铁粉,混合后球磨,得到镍铁固溶体;将复合钨粉、镍铁固溶体混合,混合粉经压制、烧结,即得。本发明通过在钨合金中加入高温稳定相ZrO2,ZrO2弥散相细小且在钨基体中均匀分布,解决了弹用钨合金致密度低、相分布不均以致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钨合金的抗拉强度达1250MPa以上,延伸率达17%以上,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特性。

    一种铸渗高碳高铬含锰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80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30256.5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一种铸渗高碳高铬含锰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照铬、碳、锰、氮和镍的质量比百分比为(57~66):(5.5~6.5):(5~15):(0~0.15):(2~5)称取原料,然后向合金粉末中依次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和无水乙醇充分混合后形成涂料,将涂料涂覆在铸型型腔对应部位,引燃固化后将熔炼钢液在温度为1550~1600℃的条件下浇入铸型内,自然冷却后,取出铸件,将铸件在900~1000℃条件下进行水韧处理,即得到产品;本发明通过加入锰以及后续的热处理工艺,获得的铸渗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形成的奥氏体基体含大量碳化物及氮化物的合金层,材料的表面硬度得到提高。

    一种模拟水流环境的摩擦磨损试验系统及摩擦磨损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0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48318.5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水流环境的摩擦磨损试验系统及摩擦磨损试验方法,摩擦磨损试验系统包括被磨试件、磨盘、试验容器、储液容器、第一流量控制阀、入水控制泵、出水控制泵、第二流量控制阀、流量计、PLC控制器;试验容器安装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工作台上,磨盘固定在试验容器底部,被磨试件安装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并与磨盘接触,储液容器、入水控制泵、第一流量控制阀、试验容器、出水控制泵、第二流量控制阀、流量计依次连接形成水循环线路,PLC控制器与出水、入水控制泵,第一、第二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均通过数据线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不同水流环境测试被磨试件在动态水流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情况,且能与不同型号摩擦磨损试验机联合使用,通用性强。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铝合金抗拉强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5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56774.0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铝合金抗拉强度预测方法,先收集铝合金抗拉强度数据,并通过数据预处理得到初始数据集,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并进行模型训练,构建初步的铝合金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利用SHAP值分析方法量化评估各特征的重要性,筛选出关键特征,选出最优的特征组合构建不同的预测模型,通过十折交叉验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评估,确定最终的铝合金抗拉强度预测模型,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数学关系式,定量描述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合金成分、晶粒尺寸之间的关系。本发明的预测方法结合先进的特征选择技术和有限的数据资源,能够准确预测待测材料的抗拉强度,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快速实施材料性能评估等优点。

    一种利用复合热源测定枪炮钢烧蚀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8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14068.8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一种利用复合热源测定枪炮钢烧蚀性能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反应室、增压装置、真空装置、加热装置、数据获取装置和控制装置,反应室内腔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试样的固定架,数据获取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室外部的红外热成像仪和高速摄像仪,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室外部的激光加热单元和设置在反应室内部的摩擦加热单元,摩擦加热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反应室内腔底部的摩擦件,摩擦件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可驱动摩擦件与试样接触并产生不同的摩擦热,激光加热单元包括设置在反应室侧壁的激光加热器,且激光加热器能够对试样与摩擦件接触部位加热形成烧蚀区,本发明,使试验环境更加贴近枪炮钢的实际工作环境,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复合材料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1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609350.X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将接近饱和的硫脲溶液缓慢倒入接近饱和的钼酸铵或钨酸铵溶液或两者的混合液中形成混合溶液A,再将金属粉末倒入混合溶液A并加入过量酒精,用水浴锅加热并持续搅拌;待混合体系中的溶液变浑浊时过滤,分别收集湿粉末和滤液;将湿粉末装入石英坩埚进行氩气保护煅烧,得到的干粉末放入模具施压成型,将得到的金属坯在氩气保护下热处理得到金属样品,将金属样品浸泡于滤液中,取出湿金属样品放入石英坩埚,再次在氩气保护下煅烧,得成品电极。本发明步骤简单、原料成本低,过程可控,所得成品电极兼具稳定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导电性,一定程度上可完成机械加工制成各种形状,并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