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0204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480910.8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IPC: H01L31/18 , H01L31/02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Y02P70/521 , H01L31/1884 , H01L31/02366 , H01L31/1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湿法刻蚀硅表面镶嵌Ag纳米线陷光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低功率超声分散的手段,在乙醇溶液中对Ag纳米线进行有效的分散;将分散好的Ag纳米线通过旋涂的方式均匀涂布于硅片的表面;通过退火的方式,提高Ag纳米线与硅片之间的接触。通过刻蚀液刻蚀,将Ag纳米线镶嵌入硅表面,制备出新型复合陷光降阻增效结构。该结构显著的增大Ag纳米线与硅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在可见光频谱范围内极大的提升Ag纳米线在硅内的陷光能力。本发明的设计与制备工艺为提高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LED等器件的效率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21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504841.X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一种超强铝合金,该铝合金的组成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Zn为10.4~12.0%,Mg为1.9~2.7%,Cu为1.9~2.8%,Zr为0.07~0.15%,Cr为0.08~0.15%,Mn为0.25~0.40%,Ti为0.08~0.15%,余量为Al及杂质,且所述杂质的总含量不超过0.08%,单个杂质的含量不超过0.04%。该超强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2)浇铸、切头、铣面(3)挤压;(4)固溶处理、淬火;(5)时效处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铝合金的室温抗拉伸强度超过75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71164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545547.3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烟台南山学院
IPC: B25B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5/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坯料夹钳上的夹持结构、坯料夹钳和装取料机;其中,该夹持结构包括两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通过夹钳臂连接;两个夹持部相向内侧上设置有突起物;每个夹持部上设置有多个突起物;相邻的突起物之间的连接部分呈V型凹陷;每相邻的两个突起物之间按照设定的距离排列;当夹持部夹持坯料时,突起物与坯料的外表面接触。本发明可以扩大夹持结构夹持坯料的规格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12542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643235.7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蚀高强韧Al‑Li‑Cu‑Zr‑Er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优化了合金化学成分,在保证合金强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Cu含量,保证了主要强化相T1相的充分析出,低的Li添加也降低了Li元素在晶界偏聚导致晶界弱化的趋势,提升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强韧性。通过Er,Zr复合微合金化添加和低温均匀化热处理工艺,在合金中构建细小弥散分布的纳米尺寸高温稳定相Al3(Er,Zr)粒子,一方面发挥Al3(Er,Zr)粒子对晶界迁移有较强的钉扎作用,提高合金在高温固溶时抑制再结晶的能力,获得细小的纤维状亚晶组织(细晶强化),该组织有利于PFZ窄化和晶界相断续;同时,大量弥散分布的Al3(Er,Zr)粒子导致合金获得了强度的额外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9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06107.2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Al‑Cu‑Li‑Zr‑Ce‑Sc合金板材及制备方法。通过在Weldalite049铝锂合金成分的基础上添加微量Ce和Sc元素,优化合金化学成分。微量Ce添加,细化了合金中粗大金属间化合物相AlCuZr的尺寸,聚集的Ce原子空位团簇成为合金中重要强化相T1的非均匀形核点,提高其的析出比例和体积分数;微量Sc添加形成的Al3(Sc1‑xZrx)弥散粒子弥补了Zr在铝锂合金中单独添加抑制再结晶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了合金晶粒组织。通过Ce、Sc、Zr微合金和热处理协同作用导致本发明合金晶粒细化、强化效果最好的T1(Al2CuMg)相析出比例和体积分数增加、粗大金属间化合细化,合金拉伸样品断裂模式由脆性沿晶断裂向塑性穿晶断裂模式转变,使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得到综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85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024256.1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光波导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低温等离子体制备高度有序银纳米链结构的方法包括a.清洗硅片、b.配制一维银纳米线悬浊液、c.铺展、d.干燥步骤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e.低温等离子体轰击:采用国产CVD管式炉,同时搭载250W射频电源,射频频率13.56 MHZ,将样品置于管式炉内,Ar气氛压强0.2Pa条件下启辉,射频功率60W~150W,处理时间3~5min,轰击过程中保证一维银纳米线的“准液态”温度低于其熔,得到高度有序银纳米链。本发明专利用简单的射频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的手段,无特殊条件要求、操作容易、设备要求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90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1465727.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高强Al‑Li‑Cu‑Ce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Ce的微合金化和其制备过程的全流程的工艺有效控制,提高了Al‑Li‑Cu合金的耐热性能(热暴露和高温拉伸),实现耐热高强Al‑Li‑Cu‑Ce合金板材的制备。一方面,通过提高合金中的Cu/Li和时效前预变形的协同作用增加合金中具有耐热潜质的T1(Al2CuLi)相的析出比例,同时微量Ce的添加可以通过抑制合金中主元素Cu扩散的方式有效抑制T1(Al2CuLi)相的粗化和含Ce金属间化合物的细化,极大地提高了该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高温变形均匀性。设备要求简单,可重复性强,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可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用新型飞行器耐热结构件材料,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367614.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合金化Al‑Zn‑Mg‑Cu‑Ce合金的单级均匀化热处理方法,涉及有色金属合金领域。利用真空气氛炉对高合金化Al‑Zn‑Mg‑Cu‑Ce合金在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有效调控功效。如凝固相T(AlZnMgCu)相的充分溶解并转化为耐高温相Al2CuMg,同时促进了亚微米级相Al8Cu4Ce相的形成;耐高温相Al8Cu4Ce和Al2CuMg相粒子为合金在后续的热加工过程中发生粒子促进形核的动态再结晶过程提供了可能,以此保证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动态软化。本方法为高合金化该合金结构材料后续热加工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为相关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由于方法对设备要求简单、操作容易、大范围、可控性好,具有很好的重现性,而且成本大大降低。因此特别适合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9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65727.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高强Al‑Li‑Cu‑Ce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Ce的微合金化和其制备过程的全流程的工艺有效控制,提高了Al‑Li‑Cu合金的耐热性能(热暴露和高温拉伸),实现耐热高强Al‑Li‑Cu‑Ce合金板材的制备。一方面,通过提高合金中的Cu/Li和时效前预变形的协同作用增加合金中具有耐热潜质的T1(Al2CuLi)相的析出比例,同时微量Ce的添加可以通过抑制合金中主元素Cu扩散的方式有效抑制T1(Al2CuLi)相的粗化和含Ce金属间化合物的细化,极大地提高了该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高温变形均匀性。设备要求简单,可重复性强,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可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用新型飞行器耐热结构件材料,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35579.6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耐蚀Al‑Zn‑Mg‑Cu‑Zr‑Ce合金的制备方法,利用微量Ce添加对Al‑Zn‑Mg‑Cu‑Zr合金微观组织的有效调控功效,在保证合金强度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此外,辅以回归再时效的热处理工艺解决了微量Ce添加导致合金晶界析出相含Cu量相对较低,对合金耐腐蚀性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用的手段,无特殊条件要求、工艺条件成熟,因此特别适合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