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无气味微生物的气味防止用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915285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680077118.1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味防止用组合物,其包含选自弧形柄杆菌(Caulobacter vibrioides)、高效固氮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大庆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aqingense)和分枝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brachiatum)中的一种以上无气味微生物或其培养液。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味防止方法,其包括涂覆上述气味防止用组合物的步骤。利用本发明的气味防止用组合物对引发恶臭的微生物可栖息的对象进行涂覆而形成生物膜时,能够显著地阻断具有引发恶臭的可能性的外部微生物的流入和栖息,从而有效防止气味。

    车辆的加热系统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61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1176891.0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加热系统。室内加热管线排布为经过用于冷却液加热器和室内空调的加热器芯,并且设置有第一泵以使得冷却液能够流动。电池加热管线从加热器芯的下游点分叉,并且在经过用于高压电池的温度提升的电池热交换部件以后连接至冷却液加热器的上游点,其中,电池加热管线包括第一热交换流动通道和第二热交换流动通道,所述第一热交换流动通道将加热器芯的下游点连接至电池热交换部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热交换流动通道连接电池热交换部件的第二侧和冷却液加热器的上游点,第一热交换流动通道和第二热交换流动通道配置为相互交换热量。

    用于车辆的冷却剂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956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0392190.4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剂加热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中具有冷却剂流路,该冷却剂流路被配置成使冷却剂流入壳体中并且在被加热之后从壳体流出;护套式加热器,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且被配置成加热冷却剂;以及导热板,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且由导热材料制成,其中,导热板的一部分被弯曲成包围护套式加热器的外周面的形状,并且与护套式加热器面接触,从而与护套式加热器进行热传导,并且导热板的剩余部分与壳体内的冷却剂面接触,以便利用从护套式加热器传导的热量来对冷却剂进行加热。

    包含无气味微生物的气味防止用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9152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80077118.1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味防止用组合物,其包含选自弧形柄杆菌(Caulobacter vibrioides)、高效固氮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大庆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aqingense)和分枝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brachiatum)中的一种以上无气味微生物或其培养液。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味防止方法,其包括涂覆上述气味防止用组合物的步骤。利用本发明的气味防止用组合物对引发恶臭的微生物可栖息的对象进行涂覆而形成生物膜时,能够显著地阻断具有引发恶臭的可能性的外部微生物的流入和栖息,从而有效防止气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