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6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21924.1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J23/027 , H01J2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行波管纵向输出降压收集极的低泄漏截断结构,属于大功率电真空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矩形波导腔、圆形间隙、扼流槽、光子晶体单元、以及金属外壳,矩形波导腔的中轴线垂直穿过圆形间隙的中心,扼流槽为设置于圆形间隙下侧的矩形环槽,光子晶体单元设置于圆形间隙上、下两侧且周期排布。该结构可以提供足够宽的截断间隙,增加间隙间的高压打火阈值,从而可以施加更高的反向电压来回收剩余电子能量,实现更高的收集能量回收效率和整管效率,并且具有更宽的工作频带、更低的微波反射和泄露。
-
-
公开(公告)号:CN10758205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703480.1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5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皮肤含水量检测传感器,属于微波生物医学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皮肤含水量检测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微波生物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微波在金属表面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特性,利用人体正常皮肤含水量与癌细胞之间的差异;人体正常不同特性的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和湿性皮肤)的差异来鉴别检测人体皮肤组织的健康状况。通过仿真计算发现,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场主要集中在基片中心位置处,沿着基片正面方向场强不断衰减。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色散曲线图显示在所选频段内变化明显,适用于不同含水量皮肤组织的检测。
-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93575.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阶模工作的带状注行波管慢波结构的设计方法,涉及微波电子学及太赫兹技术领域。该设计方法优点在于使得带状注行波管成功工作于高阶模,解除了截止频率对电子通道宽度的限制,充分发挥了带状注电子宽度大的自身优势,极大增加了带状注行波管的功率容量。同时由于尺寸的扩大,进一步减小了加工装配的难度,还有利于器件在大电压下工作,使得互作用阻抗提高,从而实现了电子注与电磁波换能效率的提高。相比于传统工作模式的圆形截面电子注的行波管,在功率容量方面上有接近一个数量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65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441104.4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8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宽带矩形波导耦合器,涉及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紧凑型宽带矩形波导耦合器。为了拓宽矩形波导的工作带宽,提升耦合器耦合的平坦度,本发明提出一种紧凑型宽带矩形波导耦合器;与传统波导耦合器不同该矩形波导耦合器采用方形孔和窄缝组成的耦合阵列不仅使耦合器的结构紧凑易于加工,而且在工作频带(26.5GHz‑40GHz)内实现了的耦合波动低于0.3dB。采用方形小孔和窄缝组成的耦合孔阵列,结构简单,实现了耦合器整体结构的紧凑,加工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166778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1074627.6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拦截杂散电子的电子枪,包括用于发生电子的发射极和引导电子的发射通道,所述发射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聚焦电子束的聚焦极和用于加速电子的引出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通道内还设置有分别距离所述发射极25.2mm和36.4mm的第一环形模块和第二环形模块。本发明的第一环形模块和第二环形模块可以拦截电子枪边带发射出来的杂散电子以及发射通道中电离的电子,使电子注的速度零散从现有的10%以上降低到2%以下,杂散电子的吸能占比从现有的20%下降到1%,大大提高了电子枪电子注的质量。拦截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减少了杂散电子对电子枪的功能及结构影响,有效提高了电子枪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51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634632.6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07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涉及微波/毫米波无源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脊间隙波导在与MMIC电路进行集成时面临的带宽受限、损耗过大、装配容差性能低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其具有超宽带、低损耗、容差性能强、结构紧凑、易于加工与装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21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34776.1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2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脊间隙波导技术的超宽带功率分配器,涉及微波/毫米波无源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新型脊间隙波导技术实现的超宽带功率分配/合成器。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高固态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带宽,使其能在几个频段内都能有效工作从而节省设计成本。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宽带脊间隙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具有功率容量大、超宽带(3个倍频程)、结构紧凑、低损耗、幅相一致性好、易于加工与装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1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95541.3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性结构加载波导滤波器,属于微波技术领域。该波导滤波器包括矩形波导底座、矩形波导盖板以及周期排布的金属柱,金属柱一端与矩形波导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波导盖板间设置有容性间隙,每一个金属柱上设置有一容性金属帽。本发明在传统华夫模滤波器中引入了容性结构,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容性结构来调整两个方向的耦合电容,有效地解决了相邻金属柱间的耦合电容和耦合电感间的相互约束关系,显著提高了该结构的自由度。同时,本发明具有功率容量高,结构紧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对小型化和功率容量有较高要求的航空航天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