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3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56097.7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对多种松林害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BbSX‑06。室内对17株白僵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观察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毒力测定,测定结果为球孢白僵菌BbSX‑06的培养方法简单、生长速率快、产孢量大和孢子萌发率高,其对松褐天牛成虫和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病力强,可开发为防治松林害虫的高效微生物杀虫剂。该菌株较化学药剂防治相比,具备无污染、无残留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对重要松林害虫松褐天牛成虫和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病力强,且对人畜无害,可进行大量生产,生产成本较低,极易广泛应用预防和防治松林中重要害虫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2944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84027.3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771 , G06N3/12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遗传规划算法的高光谱数据构建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马尾松松材线虫病病情,并获取健康和早期侵染马尾松的高光谱数据,但考虑在原始光谱数据中可能存在冗余特征对识别产生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利用一个遗传规划算法的变体—M3GP算法,在原始特征的基础上自动构建指数特征(超特征)再对数据进行分类,不仅降低特征维度也提高了分类准确率,实现对马尾松松材线虫病发病早期监测的可行性,为松材线虫病发病早期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68553.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81 , A01N37/46 , A01N47/44 , A01P5/00 , A61K38/17 , A61P31/04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墨天牛抗菌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方案针对目前松墨天牛抗菌肽基因家族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四种松墨天牛抗菌肽MaltCec、MaltDef、MaltAtt‑1、MaltAtt‑2及其对应的抗菌肽基因和对应的外源表达载体及产物,同时,还揭示了对应诱导表达和纯化方法,本方案丰富了松墨天牛抗菌肽基因家族,实现了松墨天牛抗菌肽基因MaltCec、MaltDef、MaltAtt‑1、MaltAtt‑2的外源表达;本发明方案还成功的利用毕赤酵母将松墨天牛抗菌肽MaltCec、MaltDef、MaltAtt‑1、MaltAtt‑2基因表达,同时证明其具有抑菌活性,本方案的松墨天牛抗菌肽抑菌效果佳、其制备可靠稳定且具有积极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7559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09751.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控松材线虫病的防倒吸注干剂,其中包含对松材线虫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1%~12%氟吡菌酰胺和78%~99%乙酸乙酯与水混配防倒吸溶剂。此外,还包含有0%~11%乳化剂,0%~11%稳定剂和0%~11%渗透剂。该注干剂以树干注药法施用,不受松树油脂分泌产生的压强影响,能在任何季节将药物有效地输送到树干中,起到预防松材线虫病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6720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808087.8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毛虫凸腿小蜂的大量饲养方法,该方法包括(1)寄生蜂蜂种的获取;(2)寄主昆虫蛹的筛选;(3)寄生蜂子代的接种;(4)接种后寄主蛹的培养;(5)成蜂的保存;(6)未被寄生寄主的培养与保存;(7)寄主蛹质量的监控;共7个步骤。本发明筛选出一种可在室内大批量扩繁的柳杉毛虫蛹期寄生蜂及其适宜的替代寄主;通过控制各项室内繁蜂条件,能较好地延长寄生蜂的寿命,提高寄生效能;又提供了操作简单的室内饲养方法并初步建立了扩繁流程,能够高效地、批量生产出松毛虫凸腿小蜂,以满足实验、后续的林间释放所需,对柳杉毛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470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24843.4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K14/325 , C12N15/32 , A01N63/5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松墨天牛等墨天牛属昆虫具有高毒力的Bt毒素。所述Bt毒素为毒素BRC191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毒素对松墨天牛等墨天牛属昆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本发明为松墨天牛等墨天牛属的害虫防控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8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15353.9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墨天牛幼虫肠道中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将松墨天牛幼虫的后肠道进行研磨,得到原始菌液,将原始菌液经过梯度稀释,分别涂布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4号培养基上有氧培养,得到的单菌落进行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从松墨天牛幼虫中后肠肠道中分离出154株具纤维素酶活性的细菌,分别隶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的8个菌属、10个菌种。所述分离鉴定方法为揭示肠道细菌与松墨天牛的互作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82133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247678.X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蛀干昆虫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桶体、桶盖和收集装置,所述桶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收集装置相对应的连通孔,所述收集装置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桶体可拆卸连接。将成对的蛀干昆虫成虫与符合该昆虫产卵条件的木段一起置于桶体内;定期打开桶盖观察成虫的钻蛀情况及木段表面的刻槽,初步判断成虫产卵情况;解剖木段树皮统计虫卵的数量;通过收集装置观察子代成虫的羽化并对其进行收集。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进行实验操作简单,无需准备专门的饲料,最大程度的模拟昆虫的自然条件,易于统计羽化的蛀干昆虫的多样性,便于进行昆虫的繁殖行为研究及子代昆虫的生活史。
-
公开(公告)号:CN10510983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87775.0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65D81/18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诱芯需要低温保存的缺陷,提供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诱芯的包装方法。具体为:采用PA/PE共挤膜密封包装,或采用PA/EVOH/PA/PE共挤膜密封包装,或采用PE/PVDC/PE共挤膜密封包装,或采用PE/PVDC/PA/EVOH/PA/PE共挤膜密封包装,或先采用PA/EVOH/PA/PE共挤膜密封包装,然后再用PE/PVDC/PE共挤膜进行二次密封包装。通过该方法包装的诱芯不需要低温保存,且室内室温下存储的有效期不少于10个月,且包装方法简单,成本低,十分便于引诱剂诱芯的长途运输和长期存储,大大降低了诱捕防治松褐天牛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98673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269468.7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一种人工合成的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加入十一醇、二氯亚砜、乙二醇、金属钠等试剂制备。本发明所述及引诱剂包括人工合成的复合物,有效用量少;对松褐天牛具有较高的诱集作用,可作为监测和控制松褐天牛的有效手段,抑制和延缓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总体上,该引诱剂成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环保,诱虫效率高,优势明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