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尾舱及火箭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41183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026997.3

    申请日:2020-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尾舱,包括:尾舱段,具有圆柱形结构;尾翼,通过配合结构连接至所述尾舱段外侧;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尾舱段内侧,滑动连接于所述配合结构;作动器,提供动力以控制所述调节装置滑动,带动所述配合结构控制所述尾翼的偏转。通过调节装置配合作动器带动尾翼偏转相应的角度,在原有火箭或动力尾舱不进行过大的系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尾翼可调。

    一种航天器推力室夹套的修复方法及航天器推力室

    公开(公告)号:CN11153132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654327.6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天器推力室夹套的修复方法及航天器推力室,提供推力室,推力室包括外壁、内壁和凸肋,内壁通过凸肋与外壁焊接连接,凸肋在外壁和内壁焊接后在内壁和外壁之间限定多条供冷却剂流通的通道;向通道内打压,检验外壁与凸肋间的脱粘部位,通过打压使得外壁对应脱粘部位的位置出现凸起;在内壁的内侧设置成像底片;通过射线照射凸起,使对应凸起的凸肋在成像底片上形成第一影像;比较第一影像与凸起和凸肋在成像底片上的位置关系,在外壁上确定待焊接的轨迹;沿轨迹对外壁进行激光焊接,完成推力室夹套修复。整个工艺设计合理,节约成本。

    一种液体火箭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50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49438.0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火箭回收方法,其中液体火箭的动力尾舱段在一子级中可分离地的设置,在火箭一子级分离后,使动力尾舱段与所述一子级分离;使设于动力尾舱段的降落伞包打开,从而实现对动力尾舱段的减速,以及在动力尾舱段降落后,回收动力尾舱段,同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使得动力尾舱段在回收过程中,方便控制、安全可靠、可以节约成本,便于重复使用等优点。

    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内外壁间隙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617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992091.1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内外壁间隙测量方法,包括:建立点焊表面形貌特征参数与内外壁间隙的函数关系;在喷管外壁上进行点焊打点,焊透喷管外壁并使熔池底部落在喷管内壁肋顶上;测量点焊表面形貌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点焊表面形貌特征参数与内外壁间隙的函数关系反算内外壁间隙。该测量方法实现了在不拆卸喷管的前提下,测量内外壁间隙的目的。

    一种推力室端部的封焊方法及火箭发动机推力室

    公开(公告)号:CN11262802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384649.X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推力室端部的封焊方法及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封焊方法包括:提供不锈钢外壁、铜合金内壁与端盖,对不锈钢外壁、铜合金内壁与所述端盖,进行预连接处理,将不锈钢外壁设置位于铜合金内壁的外侧,使不锈钢外壁和铜合金内壁两端的端面齐平;预连接处理之后,包含:在不锈钢外壁外侧开设第一斜对接坡口,在端盖的外侧设有第一切口;在铜合金内壁内侧开设第二斜对接坡口,在端盖内侧设有第二切口;在贴紧的不锈钢外壁和铜合金内壁的端面上开槽;将端盖放置在端面上,将端盖与不锈钢外壁和铜合金内壁焊接连接;分别沿第一斜对接坡口与第一切口及第二斜对接坡口和第二切口进行焊接,完成不锈钢外壁、铜合金内壁与端盖的焊接。具有工艺简单,设计合理,密封严紧。

    航天器推力室身部组件的焊接加工方法及航天器推力室

    公开(公告)号:CN1121777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375177.1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推力室身部组件的焊接加工方法及航天器推力室,提供外壁和内壁,其中所述内壁的外侧设有凸肋,所述凸肋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外壁内表面紧贴连接,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连接后,所述凸肋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之间限定多条供冷却剂流通的通道;至少部分地抽出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的气体,进行第一次加压处理;经过第一次加压处理后,使至少部分气体进入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之后进行第二次加压处理;所述第二次加压处理的最大压力大于所述第一次加压处理的最大压力;获得由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构成的推力室身部结构。具有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节约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