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式抗偏心加载的三弹性柱载荷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33999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17296.8

    申请日:2007-01-25

    Abstract: 一种开口式抗偏心加载的三弹性柱载荷传感器,在开口式下承载板上连接三根完全相同的弹性柱,内置的放大电路板与三根弹性柱相连,下承载板的侧面连接曲线型壳体和盖板,三弹性柱的上端连接上承载板,弹性柱中段的正反面均粘贴有二片应变计和接线端子,应变计的引脚与接线端子一一对应连接,接线端子经导线连接到放大电路板,本发明采用开口式低矮结构,通过内置在载荷传感器中的放大电路板实现三弹性柱的应变信号累加,即使载荷偏心也不会影响测量精度,放大电路板把累加的应变信号放大后得到精确的载荷信号,并转化为二线制电流信号作远距离传输。

    一种涡流-激光-液晶智能材料协同的热障涂层无损检测探头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80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61909.3

    申请日:2025-02-14

    Abstract: 一种涡流‑激光‑液晶智能材料协同的热障涂层无损检测探头及方法,该检测探头包括涡流探头、激光测距探头和探头组合检测件固定装置;该方法对热障涂层陶瓷层厚度、介电常数与热障涂层下方金属基体性能进行综合无损评估。对热障涂层系统进行评估时,反演得到涡流探头至金属基体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和涂层系统性能参数,借助液晶智能材料、激光测距探头测量激光测距探头与热障涂层陶瓷层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激光测距探头与涡流探头的高度差,进而得到热障涂层陶瓷层厚度。本发明具备非接触、高精度和快速检测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因探头与涂层表面之间的机械接触状态和表面粗糙度等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机械测量误差,确保热障涂层和金属基体的精准评估。

    一种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5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42490.7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涉及电磁散射测量技术领域,该测量系统包括:发射天线,用于发射步进频宽带信号;螺旋相位板转盘,通过转动组件竖直转动设置在发射天线发射口面前方,螺旋相位板转盘上设有多个不同模态的螺旋相位板,螺旋相位板对步进频宽带信号进行调制,产生对应模态的涡旋电磁波并向同一水平面上的目标发射;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同一水平面上的目标反射的近场回波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不同模态的涡旋电磁波的近场回波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本发明通过近场测量并变换至远场条件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可以快捷、准确且有效地获取大尺寸雷达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

    基于磁饱和脉冲涡流和信号处理的双金属复合管内衬塌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6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58980.3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基于磁饱和脉冲涡流和信号处理的双金属复合管内衬塌陷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基于磁饱和的脉冲涡流方法和以晚期相关系数为自适应特征量的信号处理方法两部分组成;实现该方法时,首先利用磁轭对双金属复合管外层碳钢进行磁化直至磁饱和,减小外层碳钢与内层不锈钢间的磁阻,使脉冲涡流产生的磁场和涡流场能够穿透外层碳钢进入内层不锈钢,然后对脉冲涡流原始信号进行低通滤波、独立成分分析以及高斯滤波,分别消除高频噪声、工频干扰以及随机噪声,随后以双金属复合管无内衬塌陷情况下滤波后的脉冲涡流晚期信号为基准信号,计算待测双金属复合管滤波后的脉冲涡流晚期信号与基准信号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并将该特征量称为晚期相关系数,最后用该特征量和相应的标定曲线来表征双金属复合管的内衬塌陷程度;本发明方法提出了一种经过优化的脉冲涡流方法以及自适应的特征量,实现了双金属复合管内衬塌陷检测,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针对高速列车轨道的被动激励电磁无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6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149701.1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高速列车轨道的被动激励电磁无损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该系统包括检测探头、检测辅助装置、驱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和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该方法首先将检测探头以给定提离固定在轨检轮式夹具,驱动轨检车相对标定轨道运动,并将检测探头的检出线圈电压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和采集与处理模块记录,得到裂纹深度‑信号特征量标定曲线,然后对待检轨道进行检测,得到电压信号;最后基于标定曲线提取实验所得特征量对应的待检轨道裂纹深度值。本发明通过检测探头的永磁体与被测轨道的相对运动作为激励,简单易行且优势突出,适用于高速运动列车轨道的无损检测,在特种设备和轨道交通等领域拥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一种内插式电磁超声螺旋导波换能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6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0396972.7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插式电磁超声螺旋导波换能器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换能器包括永磁铁对、涡流线圈、保护套和旋盖,永磁铁对由两块尺寸、形状和材质均相同的圆柱形永磁铁组成,其N极端面为与轴线呈一定角度的斜面。涡流线圈为柔性回折线圈,其长边平行于永磁铁对轴线,短边垂直于长边。保护套外形为圆柱,内部中空,两端开口且加工有螺纹。装配时,永磁铁对中的各永磁铁的N极相对同轴插入到保护套中,且N极间留有空气间隙,涡流线圈周向加装在保护套中间部分的内壁上,保护套两端采用旋盖拧紧封闭。检测时,所述换能器需成对使用,相隔一段距离放置于待测管道中。本发明能够实现任意升角螺旋导波的产生和任意方向管道缺陷回波的接收与检测。

    GFRP内部分层缺陷的毫米波成像可视化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32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27766.3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FRP内部分层缺陷的毫米波成像可视化定量检测方法,属于GFRP缺陷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GFRP的稀疏采样反射信号;利用自适应奇异值分解,对稀疏采样信号进行杂波抑制处理;基于杂波抑制处理结果,利用快速成像算子的稀疏高分辨近场毫米波成像算法对GFRP进行反演成像;基于反演成像的处理结果,对GFRP内部分层缺陷进行定量表征。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能有效地对GFRP内部分层缺陷进行快速可视化检测及精确定量表征。

    抗干扰强的均匀场激励方向性涡流探头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32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706287.X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抗干扰强的均匀场激励方向性涡流探头及检测方法,该探头含激励部分和检出部分,激励部分由矩形骨架和多匝导线均匀绕制而成矩形激励线圈;检出部分由两个轴线与待测金属构件法向垂直且具有相同绕向的盘式小线圈组成,以矩形激励线圈下表面的中间导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检测时,向矩形激励线圈通入激励信号,线圈下方的待测金属构件感应出相对均匀的涡流场;由于矩形激励线圈足够大,因此无缺陷时两个检出线圈的检出信号近似相同;有缺陷时,缺陷会对均匀涡流场产生扰动,取两个盘式小线圈的差分信号为目标信号,一方面可增强检测灵敏度,同时可有效减弱提离噪声的影响。通过旋转探头,分析扫查方向和扫查信号的关系,实现缺陷的方向性识别。

    核电站结构裂纹附近区域残余应力分布定量无损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211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811595941.9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结构裂纹附近区域残余应力分布定量无损评价方法,首先利用涡流检测探头对处于不同应力水平的标准拉伸试件进行多频涡流检测,获得多个频率涡流检测阻抗与应力值的对应关系,然后在待测试件上选取一条包括应力腐蚀裂纹的封闭曲线,在该曲线上选取一系列测试点进行多频涡流检测,通过涡流检测阻抗与应力值的对应关系测取各测试点的残余应力值,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应力腐蚀裂纹的数值模型,将各测试点的残余应力值作为边界条件,计算得应力腐蚀裂纹附近的残余应力分布;本发明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评价裂纹附近应力分布,具有操作简单,易实现,数据量小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核电站结构裂纹附近区域应力分布的定量无损评估。

    一种镜面反射的激光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88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64098.0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镜面反射的激光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系统由激光器、激光束整形镜头组、红外热像仪、反射镜面以及图像采集和处理单元组成。检测方法为:激光器发出激光束,通过激光束整形镜头组将激光束转换为均匀激光热源,照射至被测对象正面以及反射镜面上。反射镜面将均匀激光热源反射至被测对象背光部分进行加热并反射其加热后发射的红外线,通过红外热像仪采集被测对象正面部分和背光部分发射的红外信息,并转换为温度信号传输至图像采集和处理单元得到被测对象表面温度图像。通过分析温度图像实现对被测对象的缺陷检测与识别;本发明检测系统能够通过一次照射对薄管试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并提高加热均匀性,提升检测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