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57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79239.9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热熔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含有双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多元醇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光引发剂、流变改性剂、硅烷偶联剂、吸水剂和催化剂;所述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热熔胶中双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为15~35wt%;所述双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90℃。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具有耐蠕变性能优异、固化速度快、定型能力强、开放时间长且适用性广的优点。

    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9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33834.3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液体石油树脂、改性剂、增粘树脂、多元醇类化合物以及异氰酸酯,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液体石油树脂、改性剂与增粘树脂的质量比为(0.2‑3):(0.1‑2):(0.0001‑0.5):1;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中醋酸乙烯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wt%以上;所述改性剂选自环烷油、白油、邻苯二甲酸酯类以及低分子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较高的初始粘结强度、较低的模量以及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可以满足电子设备零部件之间粘接的要求。

    一种丙烯酸酯改性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11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210102.7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领域,涉及一种丙烯酸酯改性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使用方法。所述丙烯酸酯改性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聚碳酸酯多元醇、液体聚硫树脂和催化剂在温度110‑120℃下真空搅拌脱水1‑5h,降温至70‑90℃,得到预处理产物;S2、将预处理产物与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在温度70‑90℃下真空搅拌反应1‑5h,得到异氰酸酯双封端的预聚物;S3、将异氰酸酯双封端的预聚物和羟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以及光引发剂在温度70‑90℃下真空搅拌反应1‑5h,得到丙烯酸酯改性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避光真空密封保存。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酸酯改性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可进行解胶拆卸且兼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初始粘接强度、最终粘接强度以及耐热性。

    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3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4440.1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双组份胶黏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包括独立保存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丙烯酸酯改性多元醇预聚体、多元醇化合物、小分子扩链剂、第一光引发剂、催化剂和第一流变改性剂,所述B组分包括丙烯酸酯改性异氰酸酯预聚体、异氰酸酯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硅烷偶联剂、除水剂、第二光引发剂和第二流变改性剂。本发明创造性地合成丙烯酸酯改性多元醇预聚体和丙烯酸酯改性异氰酸酯预聚体,并将其分别引入A、B组分中,由此获得的双组份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具有适用期长、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高、耐老化性能优异的优势。

    一种环氧树脂-硅烷封端树脂双组分杂化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266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59475.2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双组分杂化结构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硅烷封端树脂双组分杂化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环氧树脂‑硅烷封端树脂双组分杂化结构胶包括独立保存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水、增塑剂、填料、助剂和气相二氧化硅;所述B组分包括环氧固化剂、环氧固化促进剂、硅烷封端树脂、增塑剂、填料、助剂和气相二氧化硅。本发明所提供的环氧树脂‑硅烷封端树脂双组分杂化结构胶具有强度生成速度快、固化终强高和耐蠕变性能优异且可返修的特点。

    一种柔性无溶剂双组份PU结构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64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72873.0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柔性无溶剂双组份PU结构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柔性无溶剂双组份PU结构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100~200份环氧化聚丁二烯树脂、1~20份小分支扩链剂、0.5~3.5份第一除水剂、0.4~0.6份气相二氧化硅、0.4~0.6份催化剂、0.5~0.7份消泡剂和10~20份第一填料;所述B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100~200份聚氨酯预聚体、20~60份异氰酸酯单体、0.6~4份第二除水剂、1~3份硅烷偶联剂、5~25份气相二氧化硅和15~25份第二填料第一除水剂采用无水氯化镁。

    一种动力电池用发泡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47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00019.1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发泡聚氨酯,由A组分和B组分混合而成,按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含异氰酸酯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51‑63份、有机溶剂60‑85份、稳定剂4.5‑7.5份、扩链剂1.5‑3份、阻燃剂12‑22份、除水剂2‑4.5份、防老助剂1.5‑3.5份、催化剂1.32.5、偶联剂2.5‑4.5份、硫醇丁基锡2‑3.5份;所述B组分包含低聚物二醇45‑62份、扩链剂3.5‑9份、导热填料15‑27份、阻燃剂12‑15份。还提供该动力电池用发泡聚氨酯的制备方法。该动力电池用发泡聚氨酯力学性能优越、耐水性强、阻燃、抗老化及导热系数强。

    一种初始粘接强度高且游离异氰酸酯含量低的UV延迟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067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1717288.5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领域,涉及一种初始粘接强度高且游离异氰酸酯含量低的UV延迟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UV延迟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中含有低游离聚醚多元醇基聚氨酯预聚体、低游离聚酯多元醇基聚氨酯预聚体、增粘树脂、光产碱剂、碱增殖剂、光敏剂和吸水剂,所述光产碱剂为在UV光照下能够产碱的化合物,所述碱增殖剂为在碱的作用下能够自催化产生大量碱的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将光产碱剂、碱增殖剂引入到低游离反应型聚氨酯中,所得低游离反应型聚氨酯具有开放时间长、固化速度快、初始粘接强度高、适用不透明基材且游离异氰酸酯含量低(

    一种二氧化碳基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3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253909.9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热熔胶领域,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基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二氧化碳基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包括以下组分:改性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元醇30‑125重量份、多元醇聚合物10‑40重量份、多异氰酸酯5‑35重量份、热塑性树脂5‑10重量份和第一催化剂0.1‑2重量份。本发明在传统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基础上引入具有六元环和氨基侧链的改性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元醇,这种特殊的结构能够改善聚氨酯热熔胶的粘接性能、耐热湿性和柔韧性,所述聚氨酯热熔胶具有环境友好、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符合经济和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