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5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73378.3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事故因果链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文本挖掘和图神经网络的事故因果链预测方法及装置。一种基于文本挖掘和图神经网络的事故因果链预测方法包括:根据原始文本,获得实体词库以及原因标签词库;根据实体词库以及原因标签词库进行图构建,获得事故因果链;根据事故因果链进行模型构建,获得图注意网络模型;基于原始文本以及预设的专家事故因果链,对图注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获得优化图注意网络模型;获取目标事故文本;根据目标事故文本,通过优化图注意力网络模型进行预测,获得目标事故因果链。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文本挖掘和图神经网络的准确、高效的事故因果链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659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6331.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33/00 , C09D5/24 , C09D7/61 , C09D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矿改性的低压环保电热涂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保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经过废弃尾矿的预处理工艺以及后续尾矿粉和导电填料的协同作用,将经过热处理和高能球磨的尾矿粉和导电填料复合,加入粘结剂和功能化助剂经过高速搅拌分散制备出涂料浆料,之后在基材上涂敷,自然干燥后得到可以导电导热的电热涂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功能型尾矿的绿色低碳电热涂料制备方法。该电热涂料中功能性尾矿与导电填料复合,构建了三维立体导电网络,提升了涂层电热性能和废弃尾矿的高附加值,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加热系统、航天飞行器的机翼除冰、智能加热服装、电子器件加热、轻型取暖设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550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29969.8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B09B3/35 , B09B3/50 , B09B3/70 , B09B10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罩纤维一体化回收处理方法,其步骤为:S1:将废弃口罩放置在粉碎桶中,启动粉碎电机和第一紫外线消毒灯,粉碎电机带动粉碎转轴转动,粉碎转轴带动粉碎切割绳高速转动,进而对口罩进行切割处理,同时第一紫外线消毒灯对口罩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S2:切割粉碎后,启动出料电机,出料电机带动出料拨轮转动,出料拨轮将粉碎后的口罩纤维经出料斗推送至二次消杀传送机构的始端,二次消杀传送机构对口罩纤维进行再次消杀,并运送至口罩纤维静置处理箱中;S3:向口罩纤维静置处理箱中添加化学试剂,对口罩纤维静置浸泡处理,之后取出口罩纤维备用。将切割刀更换为切割绳,可避免在清理和后期更换碎刀可能会划破皮肤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69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82285.7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动能涡扇减震装置,包括车外壳、油缸、活塞杆、涡轮轴和弹簧,所述外壳分为两段,分别为外壳上段和外壳下段,所述外壳上段和外壳下段固定连接,所述油缸分为三段,分别为油缸中段、油缸上段、油缸下段,所述油缸下段上设置有斜向管,所述斜向管上开有斜向小孔,所述油缸下段的斜向小孔上设置有下腔体单向阀,所述油缸上段设置有斜向管,所述斜向管上开有斜向小孔。本发明中的减震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倾斜的小孔,在工作时喷出油液对涡扇进行驱动,通过弹簧进行减震,减少零件损耗,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199531.3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定形仿珍珠贝结构陶瓷‑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材料制备领域,为克服相变储能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热导率较低、相变材料易泄露,制备工艺复杂、效率低的问题。该材料是由陶瓷粉Al2O3、SiO2、Fe3O4和工业石蜡构成。本发明采用磁场冷冻铸造制备了仿珍珠贝“砖‑泥”Al2O3、SiO2多孔陶瓷,在多孔陶瓷中无压浸渗石蜡后获得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复合材料储能密度高、热导率高、微观结构可控,石蜡熔融后在陶瓷载体内不泄露、储能效率高,环境友好。通过模仿珍珠贝高度有序的“砖‑泥”微观结构来构建连续有序的传热路径,可使多孔陶瓷骨架实现高导热率以及各向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38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0255186.8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E04G23/08
Abstract: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逆向拆除临时支撑转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属于建筑物逆向拆除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千斤顶、承托板、短柱连接件、支撑短柱和L型钢。本发明中千斤顶、承托板、支撑短柱以及L型钢组成临时支撑结构,一对临时支撑结构布置在结构柱的两侧,代替结构柱传递的竖向承载力,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和结构梁的承载能力,使竖向荷载通过结构梁传递到临时支撑结构上,使承载力得到合理转换,保证逆向拆除过程中安全性。支撑短柱主要用于承受竖向荷载,这种支撑短柱可拆卸的拼接在一起,可以重复使用,减低了一部分拆除成本。承托板用于竖向支撑力的均匀转化,保证竖向支撑的效果。通过力的竖向直接转换,受力更加直接安全。(56)对比文件陈君;蒋海强;汪丽莎;张法广;胡洪明;田海江.某工程钢管混凝土柱垂直度偏差纠正关键技术.施工技术.2016,(08),全文.黄泽栋.大型型钢混凝土悬挑墙梁临时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建筑技术.2008,(07),全文.张桂琴.抽柱换梁改造的设计与施工.山西建筑.2003,(01),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33865.5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C01G45/02 , C01B32/05 , H01M4/50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柳絮基MnO/C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先将洁净柳絮浸泡于KMnO4溶液中,浸泡完成后,将柳絮分离,然后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最后将离心后的柳絮真空干燥,惰性气氛保护下退火,得到柳絮基MnO/C复合电极材料。该方法以生物废弃物柳絮为碳前驱体,利用柳絮衍生的一维空心碳微管作为分散剂,通过简单的一步热解法制备得到可充分分散MnO颗粒的MnO/C复合电极材料,该复合电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得益于柳絮衍生的一维中空碳微管独特的空心管状结构和优异的导电性,锂离子电池表现出出色的可逆比容量、极佳的倍率性能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0587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67783.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泥剂的生产装置和制备方法,涉及抗泥剂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生产装置包括主釜体,所述主釜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隔热层,该隔热层为真空层,所述主釜体整体为不锈钢材质,所述主釜体的上端右侧方开设有进料管,所述主釜体的上端中心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下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进料管的上方设置有辅助注液机构,且随动刮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防底部沉淀机构,按照所设定的程序和运行步骤,便可自动连续地往主釜体的内部加入制备抗泥剂所需的原液,从而不仅保证了原液输送的连续性和自动性,以减少人工干预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实现精准地把控注入原液的时间和顺序,以保证抗泥剂制备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51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58827.2
申请日:2023-11-04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9B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图形演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图形演示装置,解决了三维图形演示教学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在通过仿三维的二维图形进行演示教学,演示教学效率较低,且难以模拟三维坐标轴来演示三维图形的绘制过程问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多个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模拟点组件,每两个所述模拟点组件之间均活动连接有模拟线组件。本发明通过支撑杆模拟三维坐标轴的立体形式,随后通过模拟点组件模拟三维图形的交点位置,随后将模拟线组件插入模拟点组件的内部,使多个模拟点之间通过模拟线组件组成的模拟线进行连接,从而形成特定的三维图形,使装置可对三维图形进行实体的演示。
-
公开(公告)号:CN1173035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79479.X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C02F3/02 , C02F7/0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填料筒的废水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填料筒、导流组件及导流板,填料筒成蜂窝状;导流组件设置在填料筒的下侧;导流板沿填料筒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填料筒内;其中,导流板为中空圆台状,且导流板的上底面朝向导流组件设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填料筒的底部设置导流组件,将空气导入填料筒内形成气提的作用,使污水在填料筒内形成自下而上的流态,并在填料筒内部导流板的作用下,将填料筒内的污水每隔一段距离即通过填料筒表面排出填料筒外,使污水在填料筒内、外形成循环,增加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提高传质效率,增强溶解氧利用率并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适用于现有的高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工艺中,达到氨氮超低排放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