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浮力法设计的基础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81100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98963.9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一种基于浮力法设计的基础,所述基础的自重G,所述基础的上部载荷P,所述基础所占位的各个土层的体积分别为V1、V2、V3....Vn,各个土层的天然容重为γ1、γ2、γ3...γn,其中n为自然数;依照浮力法设计的原则,由浮力产生的承载力F的计算公式为(1):F=γ1×V1+γ2×V2+γ3×V3+...+γn×Vn(1)。部分或全部上部载荷及基础本身的自重由通过(1)式计算获得的浮力F承担。本发明简化设计方法、有效避免产生基础持续沉降问题。

    一种大跨度可组装检测门数据推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8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66040.9

    申请日:2025-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跨度可组装检测门数据推演方法。本发明通过大跨度可组装检测门的历史磨损度数据、历史水质数据和历史水压数据基于贝叶斯推断法和遗传算法非线性拟合磨损度数据,并获取对应的斜率数据和使用时长;通过这些历史数据训练检测门影响参数预测模型,依据真实环境下水利检测目标的历史水压数据和历史水质数据对大跨度可组装检测门的使用磨损度进行模拟数据推演预测,结合预测的斜率数据和使用时长数据修正,生成磨损度的耐久曲线;通过该方法可以对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对磨损度进行可视化的数据推演工作,以衡量大跨度可组装检测门的使用寿命,以便于后续进行相关使用方案的生成和已使用方案的修正。

    一种柱状土工格栅基床的泥石生态护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32372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0818065.2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状土工格栅基床的泥石生态护坡结构,用于流速在4.0m/s以下的河道,包括在河道坡面上相间隔的铺设一层块石,在块石之间填充有土壤,并在土壤内掩埋有柱状土工格栅基床,土壤中种植有草本植物,其中,土壤的含土率为50‑60%。本发明结构的优点在于:块石用量少,对环境影响小,块石随机排列,块石间含土率可以达到60%,块石用量少,减少块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防冲效果好,造价低廉。土工格栅呈柱状埋置入土体,形成如土钉的嵌固效果。土工格栅与植物根系缠绕,加上块石骨架支撑,显著提高护坡的防冲能力。由于土工格栅成本低,总体造价不高。可适用于设计流速小于4m/s的斜坡式岸坡防护。

    一种用于海堤背水坡的淤泥固化应用系统的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405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983627.8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一种用于海堤背水坡的淤泥固化应用系统的操作方法,其中淤泥固化应用系统包括沉降装置、尾水处理池、淤泥晾晒场地、固化装置、海堤背水坡固化结构,沉降装置一端设置泥浆进口、内部设有泥浆泵,沉降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尾水处理池、淤泥晾晒场地连接,淤泥晾晒场地与固化装置通过输送带连接,固化装置包括固化剂搅拌装置、混合搅拌装置、搅拌池,固化装置与海堤背水坡固化结构通过运输设备连接。为了平衡工程中土方问题,该系统提出采用淤泥固化技术处理海堤背水坡,替代黄土回填处理闭气土,满足闭气土方回填和抗渗要求,拓展了固化土应用范围,不仅解决水利工程中淤泥堆放难的问题,开辟淤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同时节约了黄土外购成本。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水库水利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90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2694.5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露天水源勘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水库水利监测系统。本发明首先通过多种传感器采集并处理水库的水库水利勘测数据,包括水源参测数据和水库结构勘测数据;然后分别从统计特征、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水库水利的水文变化、水库结构的应力变化、压力变化以及振动应变变化,获取不同维度的汛情评估指标;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输出洪汛预警信息。本发明通过多点勘测水库结构的水文和结构变化,提高了汛期水库水利的安全监测精度,并为露天水源安全勘测管理提供了实时和智能化的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