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轿厢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21624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080070265.9

    申请日:2010-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26 B66B13/30

    Abstract: 电梯的轿厢具有:轿厢架;轿厢室,其受轿厢架支承,并设置有轿厢出入口;横梁,其配置于轿厢出入口的上方,并设置有悬吊轨道;以及轿厢门,其沿悬吊轨道移动,用于开闭轿厢出入口。轿厢室具有:一对翼墙,它们配置在轿厢出入口的两侧;以及出入口上板,其配置于轿厢出入口的上部,并且该出入口上板的两端部紧固于翼墙。在翼墙和出入口上板之间的紧固部安装有横梁安装支架。横梁经由横梁安装支架安装于轿厢室。

    电梯装置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2035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80072305.2

    申请日:2012-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26 B66B11/024 B66B11/0246

    Abstract: 在电梯装置中,在轿厢的上部设置有上部整流罩。上部整流罩具有与层站侧的井道壁对置的罩前表面部。在罩前表面部设置有能够开闭的层站侧检修口。在上部整流罩内配置有气压调整装置,该气压调整装置具有送风机和送风管道部。送风机被配置得比上梁靠上侧且靠层站侧。

    电梯装置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9365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80068579.4

    申请日:2012-0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26

    Abstract: 在电梯装置中,在轿厢的上部设有上部整流罩。此外,在轿厢室的前表面的上方设有矩形状的整流板。上部整流罩具有整流罩主体和在整流罩主体与整流板之间配置的整流罩连结部。整流罩主体的外形是从上端朝下方逐渐扩张的流线形。整流罩连结部具有半筒状部,该半筒状部的与轿厢室的前表面平行的截面沿着轿厢室的前后方向保持恒定。

    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48851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780101417.5

    申请日:2007-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使电梯的乘客缓解因压耳造成的不舒适感。气压控制装置(104)使用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等气压调节装置(105),控制电梯轿厢(102)内的气压。气压控制装置(104)在从出发楼层出发时的时间段即第1期(或抵达到达楼层时),使出发/到达时控制部(121)较大地改变电梯轿厢(102)内的气压,并且在之后的第2期(或到达之前的时间),使出发/到达以外控制部(122)较小地改变电梯轿厢(102)内的气压。通过这种两级气压控制,能够催促乘客在较短的时间(T1)主动地使气流在外界和中耳腔之间进行流动,通过使气流在外界和中耳腔之间进行流动来消除压耳感,然后能够利用电梯轿厢(102)舒适地升降直到抵达到达楼层。

    电梯层站门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78177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80101724.3

    申请日:2007-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3/303 B66B5/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层站门,以免发生于层站侧的火灾通过井道而蔓延到其它楼层。电梯层站门(左门(101))包括:层站侧板部(131),其构成电梯层站侧的面;井道侧板部A(136),其在离开了层站侧板部(131)的位置构成电梯井道侧的面;以及窗玻璃(110),其配置在层站侧板部(131)和井道侧板部A(136)之间。窗玻璃(110)由层站侧玻璃(111)、中间膜(112)以及井道侧玻璃(113)构成。另外,电梯层站门(左门(101))在窗玻璃(110)的下方具有收容配件A(121),该收容配件A(121)用于收容熔融的中间膜(112)的掉落物。

    电梯的楼层出入口装置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7734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02155776.4

    申请日:2002-12-04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楼层出入口装置,具有:构成三面框竖框(2)的外观面的面板(4);在面板(4)热膨胀时能在结合部沿面板(4)的水平方向滑动的增强构件(5);由轨道沟槽(12)引导而从三面框上框降下的防火闸门(10)。增强构件(5)用线膨胀系数大于面板(4)的材料构成,架设于面板(4)的两端部,其端部以在水平方向高低不同的位置分别与面板(4)的两端部结合并能转动。衬板(6)和面板(4)隔开而与增强构件(5)接合。采用本发明,火灾时能缓和增强构件或衬板对面板的约束,有效地控制热膨胀导致的三面框竖框的面板翘曲,防止防火闸门脱落,使防火性能提高。

    电梯的乘口门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14800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2811565.1

    申请日:2002-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3/303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乘口门装置,在乘口的门的门开侧端部的上部,局部配置并固定有门闭时与纵框架对向的防火构件,在纵框架和防火构件中的任一方设置有孔,在纵框架和防火构件的另一方设置有插入部,该插入部在门闭时插入孔中,限制乘口的门向升降路侧变形。

    电梯用三棱框架固定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2543A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03121792.3

    申请日:2003-0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三棱框架固定装置,该装置能够防止在三棱框架和乘电梯处壁之间连接部分处产生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同时还能适应三棱框架的设计变化。所述电梯用三棱框架固定装置采用了固定装置主体(2),该固定装置主体(2)具有第1和第2纵柱固定框架(3)和(4)、上框架固定框架(5)以及多根棂条(8);所述第1和第2纵柱固定框架(3)和(4)设置在乘电梯处壁(1)的开口部(1a)处,且沿乘电梯处出入口(1b)的两侧部延伸,并固定有三棱框架的纵柱;所述上框架固定框架(5)固定在第1和第2纵柱固定框架(3)和(4)之间,固定三棱框架的上框架;所述多根棂条(8)设置在第1和第2纵柱固定框架(3)和(4)与开口部(1a)侧缘部之间。

    电梯的楼层出入口装置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3655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2155776.4

    申请日:2002-12-04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楼层出入口装置,具有:构成三面框竖框(2)的外观面的面板(4);在面板(4)热膨胀时能在结合部沿面板(4)的水平方向滑动的增强构件(5);由轨道沟槽(12)引导而从三面框上框降下的防火闸门(10)。增强构件(5)用线膨胀系数大于面板(4)的材料构成,架设于面板(4)的两端部,其端部以在水平方向高低不同的位置分别与面板(4)的两端部结合并能转动。衬板(6)和面板(4)隔开而与增强构件(5)接合。采用本发明,火灾时能缓和增强构件或衬板对面板的约束,有效地控制热膨胀导致的三面框竖框的面板翘曲,防止防火闸门脱落,使防火性能提高。

    电梯用整风罩
    5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5859128S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30359326.7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梯用整风罩。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设计为安装于电梯轿厢的电梯用整风罩,用于降低电梯运行时的风阻和风噪。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1。
    5.各设计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省略各设计左视图。
    6.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