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性能的铜-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20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62538.6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高导热性能的铜-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运用一种“微米铆接”的方法,首先在石墨膜表面打上微孔,然后在打孔石墨膜上电镀铜。在电镀过程中,铜填满微孔,并且与上下铜层连接,微孔中的铜形成一个个铆钉,牢牢地将上下铜层固定在石墨膜表面,形成“微米铆接”结构,大大增强了铜-石墨的界面结合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同时,本发明通过改变电镀时间来控制镀层的厚度,以此改变石墨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得到不同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热管理材料的需求。

    一种制备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986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02029.9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一种制备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一个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步骤;一个制备石墨烯/氢氧化铝/铝包覆结构粉体的步骤;称取颗粒状铝粉和氧化石墨烯,将其溶于水和酒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进行超声处理,随后清洗干燥,制备出石墨烯/氢氧化铝/铝多层包覆结构的粉体;分两步对石墨烯/氢氧化铝/铝多层包覆结构的粉体进行热压烧结的步骤,第一步处理处理温度为180~220℃,保温时间在30 min;第二步处理温度为580℃,热压烧结2~3 h,压强为100~200 MPa之间,得到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使石墨烯分散更加均匀,防止了石墨烯的团聚现象,显著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一种垂直碳纳米管阵列/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6911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053195.0

    申请日:2015-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垂直碳纳米管阵列/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金属有机化合物前驱体、助溶剂与碳纳米管阵列样品装入反应器,密封后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并加热到预定温度进行浸渍处理;然后将样品置于氧化性气氛中进行低温热解,将金属有机化合物前驱体转化为金属氧化物,从而获得均匀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的碳纳米管阵列三维结构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在宏观厚度(0.1mm‑10mm)VACNTs中的均匀复合;避免了液体表面张力对VACNTs结构的破坏,VACNTs的定向排列特征可以完美地保留;制备方法环保、操作简便,且有利于规模化制备。该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催化等领域有巨大应用价值。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评估喷丸零部件可靠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1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23194.0

    申请日:2016-04-12

    Inventor: 詹科 赵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20 G01L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评估喷丸零部件可靠性的方法,首先,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获取零部件所用材料喷丸后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残余应力的松弛及衍射半高宽的变化规律,依据其规律确定材料使用时的安全区和非安全区。其次,对喷丸零部件关键点在使用了不同时间后进行残余应力测试,获取零部件关键点的残余应力及衍射半高宽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零部件实测残余应力/衍射半高宽变化规律是否落在安全区,从而确定零部件的可靠性。该方法是一种无损检测分析方法,可对零部件不定期检测,确定其是否安全可靠。该方法为零部件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