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23380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810234360.2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35/00 , C04B38/00 , C04B35/622 , C04B3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定向排列孔结构多孔陶瓷的方法,由水性陶瓷浆料经定向凝固、冷冻干燥处理后,高温烧结得到,所述的水性陶瓷浆料由壳聚糖、陶瓷骨料和稀醋酸组成;水性陶瓷浆料中,陶瓷骨料的质量百分比为30~50%,其质量百分组成为三氧化二铝68~72%,苏州土18~22%,滑石粉3~5%,氧化钙2~4%和硼砂2~4%;壳聚糖为陶瓷骨料总量的3~15%。本发明方法采用定向凝固和冷冻干燥技术对陶瓷浆料进行处理,在陶瓷中形成定向排列孔结构,从而制备出各向异性的定向排列孔结构多孔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01766542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017108.3
申请日:2010-0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在这种人工牙根钛金属基体表面有一层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其层内负载有微量亚硒酸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制备方法为: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人工牙根;然后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技术在纯钛或钛合金人工牙根表面获得具有管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再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采用碱液水热合成技术转化为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人工牙根表面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微量亚硒酸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146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64758.5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在这种人工关节金属基体表面有一层具有管状结构的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其层内进一步负载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所述的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制备方法为: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人工关节;然后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技术在纯钛或钛合金人工关节表面获得具有管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再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采用碱液水热合成技术转化为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再通过溶液浸渍离子交换在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掺入稀土元素铈;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掺铈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380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234360.2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35/00 , C04B38/00 , C04B35/622 , C04B3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定向排列孔结构多孔陶瓷的方法,由水性陶瓷浆料经定向凝固、冷冻干燥处理后,高温烧结得到,所述的水性陶瓷浆料由壳聚糖、陶瓷骨料和稀醋酸组成;水性陶瓷浆料中,陶瓷骨料的质量百分比为30~50%,其质量百分组成为三氧化二铝68~72%,苏州土18~22%,滑石粉3~5%,氧化钙2~4%和硼砂2~4%;壳聚糖为陶瓷骨料总量的3~15%。本发明方法采用定向凝固和冷冻干燥技术对陶瓷浆料进行处理,在陶瓷中形成定向排列孔结构,从而制备出各向异性的定向排列孔结构多孔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71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35073.3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原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制备步骤为:第一步,以质量浓度为1~5%的醋酸溶液配制胶原的质量占胶原醋酸溶液总质量的3~15%的胶原醋酸溶液;第二步,将溶液从加料口加入储料罐,控制压力为0.08~0.5MPa,以10~60滴/min的速度均匀流出。从导液管流出的胶原醋酸溶液滴入冷凝液中冷凝,形成球形度好、粒径均一的胶原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第三步,将球形颗粒分离、冷冻干燥;交联处理3~24h,然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得到胶原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9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35063.X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均一分布颗粒直径的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制备的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在颗粒本体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这种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的组织液的流动;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不需要筛分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相同粒径的颗粒材料;因为根据表面张力公式:因为根据本方法制备的胶原-壳聚糖球形颗粒材料的粒径均一性好,而相同粒径的球形颗粒材料,充填后颗粒间空隙率最大,所以本发明的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充填后有利于组织液的流动和细胞的迁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35079.0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先配制明胶溶液,其具体组成为:先配制明胶溶液,再在明胶溶液中加入β-纳米磷酸三钙粉末制备悬浮液,β-磷酸三钙与明胶的质量比为(6~1)∶(1~5)。制备好的悬浮液从加料口(1)加入储料罐(4),通过控制储料罐(2)中的压力使其从导液管(6)均匀流出,滴入保温容器(8)内的冷凝液(7)中冷凝,形成球形颗粒。冷凝后的球形颗粒先进行冷冻干燥,再用2.5%的戊二醛溶液交联处理,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得到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1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35067.8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均一分布颗粒直径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制备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在颗粒本体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这种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的组织液的流动;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球形多孔颗粒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不需要筛分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相同粒径的颗粒材料,因为根据本方法制备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粒径均一性好,而相同粒径的球形颗粒材料,充填后颗粒间空隙率最大,所以本发明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充填后有利于组织液的流动和细胞的迁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59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35065.9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胶-壳聚糖-β-磷酸三钙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时,先按比例称取明胶和壳聚糖并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溶解于醋酸中得到溶液。再在明胶-壳聚糖溶液中加入β-纳米磷酸三钙粉末制备悬浮液。制备好的溶液从加料口(1)加入储料罐(4),通过控制储料罐(2)中的压力使溶液从导液管(6)均匀流出,滴入保温容器(8)内的冷凝液(7)中冷凝,形成球形颗粒。冷凝后的球形颗粒先进行冷冻干燥,再用2.5%的戊二醛溶液交联处理,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得到明胶-壳聚糖-β-磷酸三钙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327423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20971.7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活性炭的球状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材料由含活性炭的内核与陶质薄膜层外壳组成。其制备工艺是:在活性炭、膨润土和凹凸棒土中加入添加剂,制得内核;在膨润土和凹凸棒土中加入添加剂,制得外壳材料,将外壳材料粘合于内核表面,高温烧结,得到球状颗粒复合材料。这种含活性炭的复合材料,表面为多孔状的陶质薄膜层外壳,该结构在确保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耐压性、耐磨性,可防止活性炭碎屑、粉末的掉落;同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可自行对材料进行脱附处理,恢复材料的吸附活性。该颗粒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有毒、有害气体的吸附去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