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779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56675.8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A63B21/00 , A63B21/02 , A63B21/055 , A63B23/035 , A63B23/16 , A63B71/00 , A63B7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康复用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上肢训练组件、两个下肢训练组件、一个穿戴组件以及一个防护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有穿戴背心和穿戴裤,所述穿戴背心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位于所述穿戴背心正面的安装板两侧均竖直安装有拉力单元,所述穿戴背心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穿戴环;所述穿戴裤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穿戴环相适配的穿戴索;本发明在使用时,上肢训练组件和下肢训练组件可以分别穿戴在使用者四肢上,而穿戴组件可以穿戴在使用者的躯干上,上肢训练组件中的拉环与下肢训练组件中的第一卡扣连接,可以在走动时通过腿部的活动带动手部的摆动,从而达到训练四肢协调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91597.6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及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生物转化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有机结合态镉的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能高效生物转化土壤中有机结合态镉的一种新的微生物菌株(Paraburkholderia),将其命名为Paraburkholderia fungorum strain ZW,该微生物菌株能将稻田土壤中难去除、易转化的有机结合态镉高效转化成可溶态镉,将Paraburkholderia fungorum strain ZW菌株用于处理镉污染土壤,总镉的去除率为14.08%,有效镉的去除率为29.22%,有机结合态镉的去除率为50.46%,且周期短,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090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449094.4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喜温酸硫杆状菌的应用,具体是Acidithiobacillus caldus中的一个新菌株DX‑csu的应用,该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08;命名为Acidithiobacillus caldus。本发明所述的Acidithiobacillus caldus菌对土壤中铁锰结合态的镉具有很好的生物转化作用,对微生物高效浸出金属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71899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49541.1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适应高固液比体系的镉污染土壤治理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多种微生物复配成一种可高效治理镉污染土壤的功能菌群,其中包括隐性嗜酸杆菌、皱褶假丝酵母、固氮醋酸杆菌、粘红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并在逐步增加镉污染土壤含量,提高土壤与微生物菌液固液比的条件下对功能菌群进行适应性培养,使其能够应用于高固液比体系的修复环境。本发明不但解决了复配的功能菌群在加入到污染土壤中适应性差,生长速度慢的问题,而且保证了污染土壤中不溶态镉转化为离子态镉所需的微生物和化学反应多样性,使该功能菌群在高固液比体系中也能有较高的镉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9929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48603.1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IPC: C09K17/14 , B09C1/10 , C12N1/20 , C12N1/16 , C12R1/01 , C12R1/72 , C12R1/02 , C12R1/645 , C12R1/385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修复镉污染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原位转化镉污染耕地的微生物菌剂的高效施用方法,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隐性嗜酸杆菌、皱褶假丝酵母、固氮醋酸杆菌、粘红酵母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将微生物菌剂扩培使其菌浓达到1×109个/mL以上,采用少量多次多点的方法直接喷洒到镉污染耕地土壤表面,平均每平方米土地加14~20L的菌液量,翻耕使土壤和修复菌剂充分混匀,翻耕深度25~35cm。本发明生物菌剂的施用技术方法适用范围广,且菌液可反复利用,处理量大,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将微生物菌剂的转化效率提高至50%以上,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79625.4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转化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两个菌群混合后富集培养得到:(1)假丝酵母菌、单胞瓶霉菌、圆红东孢酵母菌、隐球菌组成菌群1;(2)嗜酸氧化硫硫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喜温酸硫杆菌、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噬热铁质菌组成菌群2。使用该菌剂处理镉污染土壤,金属镉由难溶态转化为可溶态之后的去除率为70‐82%,该菌剂具有转化效率高、周期短、费用低、无二次污染,易于推广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98464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49872.5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适应高固液比体系的镉污染土壤治理的复合菌剂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多种微生物复配成一种可高效治理镉污染土壤的功能菌群,其中包括隐性嗜酸杆菌、皱褶假丝酵母、固氮醋酸杆菌、粘红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并在逐步增加镉污染土壤含量,提高土壤与微生物菌液固液比的条件下对功能菌群进行适应性培养,使其能够应用于高固液比体系的修复环境。本发明不但解决了复配的功能菌群在加入到污染土壤中适应性差,生长速度慢的问题,而且保证了污染土壤中不溶态镉转化为离子态镉所需的微生物和化学反应多样性,使该功能菌群在高固液比体系中也能有较高的镉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79442.5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47 , G06F9/50 , G06N5/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广域空间铁路线路GPU并行智能搜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综合地理信息模型并初始化数据;S2、对网格进行层次划分;S3、在GPU中并行化进行网格扫描以更新距离图,寻找可行的线路路径;S4、判断距离图中的距离值是否改变,若改变则回到S3,否则输出最终的距离图数据。本发明通过将海量的网格进行层次划分,每个线程块区域内执行串行计算,所有线程块并行计算的方式,利用了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同时采用GPU计算和CPU控制的协同计算架构,实现了距离变换方法在广域选线空间与精细网格中的高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77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1010130.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结构面剪切破坏的非线性统一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对人工结构面试样进行剪切试验,获取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获取峰值剪切型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中的剪切刚度ks、峰值应力τp、残余应力τr及滑动破坏型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中的初始剪切刚度ksi、峰值应力τp、残余应力τr;建立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的对应函数,获取岩石结构面剪切破坏的非线性统一本构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的统一本构模型的对应函数,在x的正无穷极限下,将变量u用极限强度τu进行代替,进而得到岩石结构面剪切破坏的非线性统一本构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峰值剪切型及滑动破坏型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8231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2809.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2SiO4包覆的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该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一步水热法将硅藻粉与无水乙醇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混合,并在加热条件下加入锰源溶液搅拌,固液分离收集沉淀,经冷冻干燥、高温煅烧形成具有Mn2SiO4‑C‑SiO2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制备为锂离子电池活性负极,表现出优异电化学性能,Mn2SiO4的包覆显著提高了SiO2负极材料的导电性、放电比容量以及倍率性能,并抑制SiO2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实现具有超高放电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具有原料价格低廉、容易获取,制备方法简便高效、绿色低耗的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