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油茶种子中类黄酮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65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062023.1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茶次生代谢产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油茶种子中类黄酮含量的方法,在油茶种子形成过程中增加油茶种子中的茉莉酸甲酯含量。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受到多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控制,本发明研究了环戊酮类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对油茶种子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类黄酮的影响,通过油茶种子不同发育阶段的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模式和成份分析、代谢与转录组的联合分析等手段发现,油茶种子中的茉莉酸甲酯的含量增加会增强其中类黄酮的积累。

    一种提高油茶果实成熟期种仁含油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78819.4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油茶果实成熟期种仁含油率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公开了将乙烯利配置成调节剂,在8‑9月均匀喷施在油茶树表面,以提高油茶果实成熟期种仁含油率;该调节剂还包括吐温80,且乙烯利和吐温80的浓度分别为0.50‑1.00g/L和0.035‑0.06v%。本发明提供的调节剂能加速油脂合成,具有提高种仁含油率的功效;该调节剂的成分简单,施用方便且需喷施的次数少;该调节剂的主要成分为植物内源激素,无环境污染,无副作用,效果明显;该调节剂能提高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应用范围广,对于不同的油茶品种都具有促进油茶种仁含油率的作用,且对油茶树的生长状况没有影响。

    一种锥栗菌根化育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0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70878.4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栗菌根化育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培育锥栗幼苗:将消毒后锥栗种子播种至河沙中培育,获得锥栗幼苗;S2、固体菌剂的制备:将外生菌根真菌于MMN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活化菌板;挑取经活化的菌块接种至MMN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以得到液体菌剂;将所述液体菌剂接种至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固体菌剂;S3、接菌处理:对锥栗幼苗的根系进行部分截除,然后栽种至基质中,将所述固体菌剂埋于所述锥栗幼苗根系附近,进行接菌处理。本发明提供一种锥栗菌根化育苗的方法在锥栗截根之后接种固体菌剂,使得培育的苗木的根系更好的与根菌共生,解决了锥栗圃地育苗细根少,根系不发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

    一种锥栗的嫁接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64759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045909.9

    申请日:2017-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锥栗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穗的选择:选择锥栗的结果母枝或者发育枝作为接穗;接穗的贮藏:将所述接穗下方的2/3埋于沙床中,上方的1/3露出,所述沙床设置于地窖或室内阴凉湿润的地方;砧木的选择:保留3~4个分枝的主枝作为砧木,其余分支从基部锯掉;嫁接:采用撕皮嵌合嫁接法对所述接穗和所述砧木进行嫁接。本发明提供的锥栗的嫁接方法,可以使锥栗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而常规春季嫁接方法锥栗嫁接成活率一般为80%左右;嫁接方法易行,后期管理简单,嫁接后生长快,成形早,次年即可结果,可达到品种改换而迅速提高产量的目的;生产者易于接受,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快速、高效观察山茶属植物花粉管的荧光显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44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236666.2

    申请日:201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高效观察山茶属植物花粉管的荧光显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解剖分离待观察山茶属植物的雌蕊材料至操作单位;(2)将分离后的材料依次浸泡在NaClO和NaOH溶液中,直到材料透明且软化,再经水溶性苯胺蓝染液染色,采用“双载玻片贴合两面观察法”制片后,进行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所述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且优化了观察效果。

    一种锥栗优势共生菌根菌的人工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740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88879.0

    申请日:2015-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栗优势共生菌根菌的人工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锥栗菌根菌子实体,采集菌盖与菌柄交汇处的菌肉组织块;(2)将菌肉组织块置于平板培养基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肉组织萌发出菌丝后,将菌丝转接,在25~28℃下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基,获得纯菌丝;(3)挑取所述纯化菌丝,接种到改良MMN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菌液;(4)将菌液接种到扩大培养料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容器,获得锥栗菌根菌剂。本发明锥栗菌根菌的人工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利用发明培养得到的锥栗菌根菌回接锥栗幼苗时侵染率高。

    一种枣树嫁接愈合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3940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26922.X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枣树嫁接愈合剂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植物调节剂,该愈合剂包括A剂、B剂和C剂,A剂包括萘乙酸、吲哚乙酸和赤霉素;B剂为多菌灵;C剂为营养剂,其使用方法是将A剂溶于60%~85%酒精中,再与B剂和C剂混合制得愈合剂溶液,将枣接穗浸泡在愈合剂溶液中5~20分钟后使用。本发明能够使植物嫁接口生长调节剂、营养、杀菌、水分同时到位,具有促进形成愈伤、消毒、杀菌、补充营养和防止水分散失等功能,采用浸泡接穗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枣嫁接成活率,同时嫁接的速度得到显著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嫁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