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旅游观赏功能的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3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0487766.1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旅游观赏功能的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坝体、摩天轮、补水组件和总控制器,所述坝体的上游设有放流滑道,且放流滑道的一端延伸到坝体库区水体中,所述坝体的下游设有过鱼中转机构,且过鱼中转机构通过鱼道与坝体下游的水体连接,所述摩天轮位于过鱼中转机构与放流滑道之间,且摩天轮上均布设有多个载人升鱼机构,所述补水组件的一端延伸到坝体库区水体中,另一端与过鱼中转机构连接,所述总控制器与摩天轮、过鱼中转机构和载人升鱼机构连接。将摩天轮与鱼类上溯需求相结合,在促进高水头水利工程上下游鱼类种群基因交流的同时,提升水利工程的旅游观光价值,并明显降低了工程投资。

    一种水库库区干支流汇口处人工鱼类产卵场

    公开(公告)号:CN112385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42973.5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库库区干支流汇口处人工鱼类产卵场,包括大坝、库区干流、支流、人工产卵场和驱动油缸;支流位于大坝的库区,人工产卵场位于支流和库区干流的交汇处。本发明通过构建可适应水位变幅的升降机控制人工产卵基质在垂直方向上升降,保障鱼类产卵期产卵水深在适宜范围,且通过重塑河床底质,配置适宜配比的人工产卵基质,辅以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相间的亲水美景,满足土著鱼类在产卵水深、产卵流速、产卵底质方面的需求,具有操作灵活、运行便携、适应性强的特点,对于水库库区干、支流汇口段鱼类产卵场营造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一种利用导流堤及船闸实现过鱼功能的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3969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99500.4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导流堤及船闸实现过鱼功能的组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大坝一侧的船闸和设置在大坝下游侧的导流堤;所述导流堤与船闸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在连接通道内设有导流堤空心过鱼槽;所述导流堤空心过鱼槽的一端延伸至船闸内,并设有船闸进鱼口控制闸门,导流堤空心过鱼槽的另一端横穿过导流堤,并设有导流堤进鱼口,在导流堤进鱼口上设有诱鱼水管;所述大坝与船闸连通处设有补水结构。本发明结合已有枢纽结构及船闸运行方式设计新型过鱼设施,解决了船闸诱鱼导鱼效果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同时将导流堤和船闸运行方式相结合,提高了鱼类过坝效率,实际造价较低,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一种集鱼池拦鱼电栅结构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9470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161061.5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鱼池拦鱼电栅结构,包括集鱼池,所述集鱼池下游侧布置有下游平台,集鱼池上游侧布置有上游平台,所述集鱼池侧边布置有边墩形成安装室,在安装室内设置有电栅液压启闭机构,所述集鱼池内分别安装有集鱼箱和赶鱼栅,所述集鱼池侧面靠近下游平台一侧还设置有拦鱼电栅,所述集鱼池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拦鱼电栅及赶鱼栅的轨道运载机构。本发明结合拦鱼电栅安装、运行、维护要求,通过设置集鱼池拦鱼电栅,使进入集鱼池区域的鱼类能按照预设活动方式与轨迹进入集鱼池一侧集鱼箱后再通过过鱼设施实现水库上下游的基因交流,确保升鱼机、集运鱼系统等过鱼设施真正发挥环保、经济及社会效益。

    一种涵洞连通性修复结构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68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26230.6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涵洞连通性修复结构,包括涵洞、下游河床、梯级堰和生态廊道;所述梯级堰衔接于涵洞的涵洞出水口,梯级堰将下游河床分段构成多个逐级降低的水池,每级有堰缺口;在堰缺口处及下游河床上设置连续的生态廊道,生态廊道中设置有鳗鱼道、窄鱼道、宽鱼道、爬行类水生动物通道。本发明通过堰和水池将涵洞出口水头落差分梯级消耗,使得相邻水池和堰之间的水头落差对水生动物迁徙不造成障碍,根据河道水生动物种类差异,分布在涵洞与下游河道连接段设计了一般鱼道、鳗鱼道和爬行类水生动物通道,几乎为所有的涉水动物向河道上游迁徙,通过涵洞提供了有效通道。同时堰和水池与河床连接方法满足了河道过流能力和稳定性。

    一种升船机自动过鱼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00456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88734.1

    申请日:2017-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C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船机自动过鱼装置,包括升船机船厢主体;所述升船机船厢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孔水管和第二开孔水管,第一开孔水管、第二开孔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柱,在升船机船厢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游卧倒门和下游卧倒门。本发明利用已建成的升船机建筑,通过增设附加结构,实现升船机过鱼功能,同时利用与升船机操控系统结合的程序控制,实现自动过鱼功能,在花费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升船机新增过鱼功能,为未建设专用过鱼装置的水利枢纽提供了过鱼装置,且在运用时,可以不影响升船机的正常通行,与船舶通行实现同步自动鱼类过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