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06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811526225.5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自然过鱼通道结构,包括多段设置于河道中的拱形堰,所述拱形堰将河道分隔为多个池室,拱形堰为向上游凸起的弧形,在拱形堰中段位置上有缺口,缺口的底部至拱形堰顶之间的高度不小于过鱼对象体形最大鱼种体高的2倍,缺口的宽度不小于过鱼对象体形最大鱼种体长的2倍。本发明能在综合鱼类行为学信息、河道水文信息和基本水力学情况下提供坝堰拆除后河道修复以及仿自然过鱼通道,可有效保证岩石堰稳定性、河道原生态性和鱼类可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4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83058.4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家飞 , 刘彦 , 陈凡 , 魏浪 , 赵再兴 , 夏豪 , 赵谊 , 纵霄 , 姚元成 , 李楠 , 张庆 , 赵红书 , 刘小龙 , 毛思禹 , 史国坤 , 唐达 , 倪志扬 , 夏云龙 , 肖志愿 , 王猛 , 陶维中 , 秦杨 , 梁永哲 , 蒋大基 , 杨婧宇
Abstract: 一种适应多目标鱼类繁殖习性的防洪堤及操作方法,包括设置在河道两侧的防洪堤,在每侧的防洪堤内部间隔设置有通道,通道与防洪堤的长方向相垂直,且通道横向贯穿防洪堤;在通道靠近河道的一端设置有盖板,盖板沿着防洪堤的坡面方向设置;在盖板上设置有多个方形缺口,在该方形缺口处设置有下沉盒;在下沉盒内部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旋转板;在旋转板的两面分别设置不同的鱼类产卵基质;在盖板的内部滑动设置平板闸门,平板闸门可沿防洪堤的坡面方向开合,用于对方形缺口进行封堵或打开。在旋转板两面分别设置不同的鱼类产卵基质,可根据当地水域鱼类产卵习性进行针对性搭配组合,避免了多种产卵基质混合而降低鱼类繁殖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0487766.1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旅游观赏功能的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坝体、摩天轮、补水组件和总控制器,所述坝体的上游设有放流滑道,且放流滑道的一端延伸到坝体库区水体中,所述坝体的下游设有过鱼中转机构,且过鱼中转机构通过鱼道与坝体下游的水体连接,所述摩天轮位于过鱼中转机构与放流滑道之间,且摩天轮上均布设有多个载人升鱼机构,所述补水组件的一端延伸到坝体库区水体中,另一端与过鱼中转机构连接,所述总控制器与摩天轮、过鱼中转机构和载人升鱼机构连接。将摩天轮与鱼类上溯需求相结合,在促进高水头水利工程上下游鱼类种群基因交流的同时,提升水利工程的旅游观光价值,并明显降低了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42973.5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库库区干支流汇口处人工鱼类产卵场,包括大坝、库区干流、支流、人工产卵场和驱动油缸;支流位于大坝的库区,人工产卵场位于支流和库区干流的交汇处。本发明通过构建可适应水位变幅的升降机控制人工产卵基质在垂直方向上升降,保障鱼类产卵期产卵水深在适宜范围,且通过重塑河床底质,配置适宜配比的人工产卵基质,辅以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相间的亲水美景,满足土著鱼类在产卵水深、产卵流速、产卵底质方面的需求,具有操作灵活、运行便携、适应性强的特点,对于水库库区干、支流汇口段鱼类产卵场营造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69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99500.4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导流堤及船闸实现过鱼功能的组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大坝一侧的船闸和设置在大坝下游侧的导流堤;所述导流堤与船闸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在连接通道内设有导流堤空心过鱼槽;所述导流堤空心过鱼槽的一端延伸至船闸内,并设有船闸进鱼口控制闸门,导流堤空心过鱼槽的另一端横穿过导流堤,并设有导流堤进鱼口,在导流堤进鱼口上设有诱鱼水管;所述大坝与船闸连通处设有补水结构。本发明结合已有枢纽结构及船闸运行方式设计新型过鱼设施,解决了船闸诱鱼导鱼效果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同时将导流堤和船闸运行方式相结合,提高了鱼类过坝效率,实际造价较低,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79470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161061.5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K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鱼池拦鱼电栅结构,包括集鱼池,所述集鱼池下游侧布置有下游平台,集鱼池上游侧布置有上游平台,所述集鱼池侧边布置有边墩形成安装室,在安装室内设置有电栅液压启闭机构,所述集鱼池内分别安装有集鱼箱和赶鱼栅,所述集鱼池侧面靠近下游平台一侧还设置有拦鱼电栅,所述集鱼池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拦鱼电栅及赶鱼栅的轨道运载机构。本发明结合拦鱼电栅安装、运行、维护要求,通过设置集鱼池拦鱼电栅,使进入集鱼池区域的鱼类能按照预设活动方式与轨迹进入集鱼池一侧集鱼箱后再通过过鱼设施实现水库上下游的基因交流,确保升鱼机、集运鱼系统等过鱼设施真正发挥环保、经济及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468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26230.6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涵洞连通性修复结构,包括涵洞、下游河床、梯级堰和生态廊道;所述梯级堰衔接于涵洞的涵洞出水口,梯级堰将下游河床分段构成多个逐级降低的水池,每级有堰缺口;在堰缺口处及下游河床上设置连续的生态廊道,生态廊道中设置有鳗鱼道、窄鱼道、宽鱼道、爬行类水生动物通道。本发明通过堰和水池将涵洞出口水头落差分梯级消耗,使得相邻水池和堰之间的水头落差对水生动物迁徙不造成障碍,根据河道水生动物种类差异,分布在涵洞与下游河道连接段设计了一般鱼道、鳗鱼道和爬行类水生动物通道,几乎为所有的涉水动物向河道上游迁徙,通过涵洞提供了有效通道。同时堰和水池与河床连接方法满足了河道过流能力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179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650488.7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K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式发电机组泄流水温观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该装置包括竖直布置在尾水平台内壁的钢管,钢管通过若干支架安装在尾水平台内壁,钢管内设有浮球,浮球下方通过连接链连接有水温探头,浮球顶端安装有钢缆,钢缆另一端固定在钢管顶端。本发明弥补目前发电机组泄流水体水温变化规律系统观测工作的空白,对提高我国水库下泄水体水温变化规律观测工作技术水平及成果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河流水温变化规律数学模型研究、经验公式改进及其计算软件开发研究工作水平,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74038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936813.5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6 , Y02A40/60 , E02B8/08 , A01K61/95 , E02C1/00 , E02C3/00 , E02C5/00 , G06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鱼能力了水声学评估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上闸首,另一侧设有下闸首,在上闸首的一侧设有上游导航墙,下闸首的一侧设有下游导航墙;所述上闸首内设有上游闸门,下闸首内设有下游闸门;所述上游导航墙上设有第一DIDSON仪器,下游导航墙上设有第二DIDSON仪器。本发明应用水声学探测技术,在不损害及影响鱼类的前提下,进行长时间的监测,获取鱼类数据;采用DIDSON仪器处理软件,可对监测数据进行鱼类自动计数,再配合人工纠错,可实现上下行鱼类的区分,且其鱼体追踪技术可有效防止同一鱼体的重复计数;上下闸首布置方式对船闸或升船机实现了封锁式监测,通过对探测结果的均值处理,使得监测结果具有更高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456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88734.1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C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C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船机自动过鱼装置,包括升船机船厢主体;所述升船机船厢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孔水管和第二开孔水管,第一开孔水管、第二开孔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柱,在升船机船厢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游卧倒门和下游卧倒门。本发明利用已建成的升船机建筑,通过增设附加结构,实现升船机过鱼功能,同时利用与升船机操控系统结合的程序控制,实现自动过鱼功能,在花费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升船机新增过鱼功能,为未建设专用过鱼装置的水利枢纽提供了过鱼装置,且在运用时,可以不影响升船机的正常通行,与船舶通行实现同步自动鱼类过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