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491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21915.7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66B15/00 , B66B17/00 , F16F15/023 ,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流变式罐道与罐道梁连接结构及矿山竖井设备,磁流变式罐道与罐道梁连接结构包括沿第一直线依次分布的:罐道安装座、双出杆式活塞杆、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无间隙固定连接,且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分别具有一密封容腔,罐道或罐道梁的形变量为零时,第一极限距离大于活塞盘与第一极限行程位置之间的距离,第二极限距离大于活塞盘与第二极限行程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而吸收了提升容器对罐道和罐道梁的冲击和振动,减轻了罐道和罐道梁的损伤,提高了罐道和罐道梁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提升容器的安全平稳运行,同时还能吸收井筒变形导致的罐道梁变形,缓和罐道梁变形对罐道变形的影响,从而保证罐道的平行度和垂直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6841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10044054.6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井钢丝绳罐道滑套磨损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包括多个FPC排线单元、多个电压检测电路单元、控制系统和数据显示设备,其中,立井钢丝绳罐道滑套的两端端面分别设置有多个FPC排线单元,多个FPC排线单元绕钢丝绳绳孔外周依次粘贴至立井钢丝绳罐道滑套端部表面构成闭合;每个FPC排线单元分别连接一个电压检测电路单元;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多个电压检测电路单元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输出电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数据显示设备通过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的数据。本发明以FPC排线代替了传统的传感器进行磨损量的检测,具有工作可靠、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17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18190.3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惯量飞轮防转装置,两夹紧臂通过回转销连接,两夹紧臂内侧各设有钩环,夹紧簧两端挂钩通过钩环与两夹紧臂连接,两夹紧臂外侧分别设有侧面电磁铁和主电磁铁,侧面电磁铁设置在两夹紧臂的外侧壁上,主电磁铁通过主电磁铁支架固定连接;前、后支撑台通过两支柱连接,前、后支撑台开设有通孔,圆柱挡销先后穿过后支撑台、挡销压簧、前支撑台,压簧架设置在圆柱挡销上,位于挡销压簧与前支撑台之间,后支撑台设置在支撑架上,副电磁铁通过副电磁铁支架固定连接;两挡销机构均设置在支撑架上,分别与两夹紧臂位置对应。避免控制器非闭合状态时,在摩擦力的影响下惯性飞轮随传动轴一起旋转,从而提高惯量模拟的控制及模拟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8616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52484.8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C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柴电混合动力井下机车,包括行驶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系统、辅助系统和制动系统,柴油机与电动机呈并列形式安装,柴油机、电动机分别通过第二离合器、联轴器与扭矩耦合器连接,柴油机另一端通过第三离合器与发电机连接,扭矩耦合器通过第一离合器与传动装置相连接;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柴油机、发电机、电动机、扭矩耦合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防火花,防瓦斯爆炸,具有良好的续航能力和驱动能力,同时又不会对井下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解决了蓄电池机车动力不足、柴油机机车污染严重及架线式电机车基建投资大、易发生电火花、只能在低沼气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等缺点,大大提高了井下机车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013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69700.X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61H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H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巷轨道制动车,包括车架和车厢,车架下方设置有与轨道适配的轮对,所述车厢内设置有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制动系统包括液压站、制动油缸和制动器,液压站控制制动油缸油压和运动,制动油缸带动制动器对轨道进行抱轨制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测速传感器、电液比例阀,所述测速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并将所测得的制动车的车速反馈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到电液比例阀,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车速阈值判断是否发生跑车故障,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制动减速度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作用于电液比例阀上,电液比例阀控制液压站上输出实现平稳制动。本发明实现车辆在不同的负载下的恒减速制动,可以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234728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86304.3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1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液压式单体支柱自动拆卸装置,夹紧卡盘安装在机架上,夹紧卡盘与液压马达的轴连接,扭矩传感器设置在夹紧卡盘与液压马达之间,夹紧座放置在机架导轨上,光栅传感器设置在机架上;夹紧座外侧安装有第一滑动油缸和光栅传感器的指示光栅,夹紧座内部安装有夹紧油缸和弹出卡块,夹紧油缸通过连杆与弹出卡块连接;机架导轨上沿轴向方向固定光栅传感器的标尺光栅,标尺光栅同夹紧座外部的指示光栅构成光栅检测系统;液压马达、第一滑动油缸和夹紧油缸由管线连接到液压泵站,管线上布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柜电连接。液压支柱的拆卸由拆卸装置自动进行,拆卸过程中不会损坏液压支柱,且简化了现有拆卸装置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1540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86488.3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体液压支柱井下密封检测装置,包括保压盒(1)、单向阀(2)、液压泵站(3)、压力传感器(4)和信号检测仪(5);保压盒由上压盖(12)和下压盖(14)组成,上压盖和下压盖的一端通过连接销轴(13)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7)连接,上压盖开设O形通孔,下压盖开设有U形通孔,且上压盖和下压盖的通孔同轴,上压盖开有进液口(11),进液口与单向阀连接,并通过管线连接到液压泵站;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保压盒与单向阀连接管线上,并通过电缆与信号检测仪连接。本装置体积小巧,能够方便的携带到井下,无需搬运液压支柱,可就地方便快速检测单体液压支柱密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699310.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煤矿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单轨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运输机器人轨道坡度切换装置及方法,包括:设置在不同高度上的两根固定轨,两根所述固定轨之间设有过渡轨切换机构,所述过渡轨切换机构用于在两根固定轨之间连接不同坡度的过渡轨,过渡轨切换机构包括:平行对向布置的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通过传动轴共轴连接,多个不同坡度的所述过渡轨在两个连接盘之间沿连接盘周向均匀布置;升降单元,用于驱动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以及多个不同坡度的过渡轨一起上、下移动,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同步旋转,以将不同坡度的过渡轨进行换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场地受限、不能多个不同坡度自由切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1881.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马驰 , 苏波 , 张凯 , 张守波 , 李泽然 , 谭卯 , 韩峰 , 韩长征 , 孙锐 , 韩恒 , 马衍颂 , 陆伟跃 , 孙怡方 , 孔维克 , 费俭 , 朱颖 , 杨焘焘 , 木德 , 蒋玉强
IPC: B65G6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料机悬臂架稳固系统,属于悬臂架本体稳固技术领域。该堆料机悬臂架稳固系统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支撑框架的上方具有能够移动的悬臂架本体,该堆料机悬臂架稳固系统包括两个锁定单元,两个锁定单元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上表面的两侧,各锁定单元均包括:固定卡爪、固定卡销、推移组件和监控摄像头;固定卡销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架本体,所述固定卡销水平向设置,固定卡销与悬臂架本体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固定卡爪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端部。本堆料机悬臂架稳固系统,避免了悬臂架本体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位移或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生产安全,降低了突发性阵风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192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64213.9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孪生数据驱动的五轴数控铣削刀具径向跳动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坐标系,描述刀具运动形态;S2.确定刀具径向跳动参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S3.提取出每个刀齿实测的临界刀具切削位置;S4.建立每个刀齿理论上所对应的临界刀具切削位置;S5.将实测的刀具径向跳动特征参数与理论的刀具径向跳动特征参数进行融合,定义为一对孪生数据,确定组合之间的最小间距,获得径向跳动参数辨识结果。该方法摆脱了对传统切削力模型的依赖,通过几何建模技术由实测切削力信号中提取出刀具径向跳动特征参数,将其与理论上融合径向跳动的特征参数组成组合,确定组合之间最小间距,获得径向跳动参数辨识结果,通过几组数据组合便可以辨识出刀具径向跳动参数,计算效率和精度显著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