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39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25084.8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3G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7/06 , C01B23/001 , C01B23/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惰性气体中还原性气体杂质去除的载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载氧体材料组成为AxByCz,其中A为至少一种非贵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B为VIIIB族金属或其氧化物,C为至少一种IIB或IIIB族金属氧化物。上述载氧体材料可以有效脱除惰性气体中杂质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杂质。上述载氧体具有反应温度低、活性金属组分利用率高、能够一步脱除多种还原性气体杂质。脱除深度可低至1ppm以下。并且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31128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510388581.5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051 , B01J37/03 , B01J37/30 , C07C29/156 , C07C31/04 , C07C31/08 , C07C3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三元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以镍盐和碱共沉淀制得的碱式碳酸镍为模板,通过离子交换法引入过渡金属钼,再浸渍碱金属钾,最后硫化而得。该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可直接得到乙醇、丙醇等高附加值的醇类燃料,通过改变催化剂各金属的配比可调整醇类产物的分布。最佳条件下,乙醇在总醇中的摩尔分数达到43%,远远超过了合成乙醇的铑基催化剂上乙醇在总醇中的比例。相比传统的共沉淀浸渍法,该方法避免了由于镍钼沉淀pH条件不同带来的原料损失,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20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56830.0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06 , C07C29/153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ZnZrOx固溶体催化剂,所述的ZnZrOx固溶体是指ZrO2晶体中一定量的Zr4+离子被Zn2+所置换,但不改变整个晶体的结构及对称性。所述的ZnOZrOx固溶体催化剂应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在5MPa,320℃,24000h–1条件下,可使甲醇选择性超过88%,并保持10%以上的单程转化率。该催化剂还有耐高温、抗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2048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56186.7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06 , C07C29/153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CdO-TiO2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中,1%≤Cd/(Cd+Ti)≤50%(按摩尔含量计),相比传统的CuO-ZnO催化剂,所述的CdO-TiO2催化剂能同时提高二氧化碳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在5MPa,300℃,24000h–1条件下,可使二氧化碳单程转化率达到17.9,甲醇选择性超过76%,甲醇时空产率达到1127mg/(g h)。
-
公开(公告)号:CN10631125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359889.7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882 , B01J23/888 , B01J23/883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体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为包括一种Ⅷ族金属、一种+3价金属、一种ⅡA族金属、一种ⅠA族金属和一种ⅥB族金属的混合金属氧化物,其中,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该催化剂中含有20‑95wt%的Ⅷ族金属、0‑25wt%的+3价金属、0‑50wt%的ⅡA族金属、0‑2wt%的ⅠA族金属和5‑30wt%的ⅥB族金属。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0‑210m2/g、孔容为0.3‑0.8ml/g。与现有催化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应用于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中,烯烃的加氢饱和率低,而含硫化合物的加氢脱硫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126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454998.6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1815 , B01J31/1805 , B01J31/2295 , B01J2531/0241 , B01J2531/827 , C01B3/22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211 , C01B2203/1223 , C01B2203/12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类甲酸脱氢催化剂;催化剂包括金属和配体,金属为铱、铑、钌、钴等,配体为氨基取代的肟醚类化合物;该类催化剂首次被用于甲酸的脱氢反应,70℃下最高TON可达505×104,是目前报道的最高值,90℃下最高TON可达400×104,是该温度下报道的最高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772091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410798792.1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类可对CO2进行还原的催化剂及其在CO2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剂包括金属和配体,金属为铱、钴、铑、钌、铁、锇、钯、铂、铜、锌和锰等,配体为结构中含有C=N双键的杂环化合物;该类催化剂首次被用于CO2的还原反应中,反应以水为溶剂,在无碱的条件下可以顺利进行反应,常温下最高TON可达10000以上,是目前无碱条件下达到的最高值;碱存在下可获得>140000的TON,最高TOF为>30000h‑1。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9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03153.7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 G01N21/31 , G01N21/64 , G01N21/6408 , G01N21/6428 , G01N21/645 , G01N21/6456 , G01N2021/6417 , G01N2021/6439 , G01N2021/6463 , G01N2021/6484 , G01N2021/64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谱仪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集为一体的光谱仪,所述光谱仪包括超连续谱光源、波长选择器、样品池、电动滤光片、光谱仪、PMT探测器和/或CCD探测器、计算机,所述超连续谱光源能够发射325nm‑2400nm的连续激发光;本发明采用超连续谱光源做为光源提供连续光和脉冲光,实现荧光光谱及吸收光谱光源的简单化。再使用波长选择器实现激发波长的选择,避免了常规光谱仪通过分光选择激发光波长。利用风冷CCD和/或PMT即可实现荧光光谱、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以及吸收光谱、时间分辨吸收光谱的采集与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32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410539425.X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232 , B01J23/34 , C01B3/04 , C10J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酸盐和尖晶石类化合物作为循环活性材料,通过多步法热化学循环分解水或CO2生产H2和CO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合成出活性材料,并将两种材料混合;2)将混合的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并通入H2O或CO2,产生H2和CO;3)将2)处理后的活性材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通入CO2进行水解,分离得到水解后的活性物种;4)将3)处理后的活性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放氧反应。本发明首次利用水解反应来处理产H2后的活性物种,使得产氧反应更顺利地进行,提高了该循环体系的可行性。循环体系反应温度低,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以H2O和CO2作为原料,清洁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21772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27393.8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9/06 , B82Y30/00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4/04
Abstract: 一种MoS2纳米粒子形貌可控制备方法。该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钼源、硫源先后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值至一定数值;钼源和硫源的比例为1:2‑1:6,pH值范围为0.1‑14;所得的溶液置于水热釜中静态反应2‑72小时,反应温度为160‑350度;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形貌可控的MoS2纳米粒子。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粒子形貌可控,产物均一和产率高等优点。本发明发法所合成的MoS2在汽柴油加氢脱硫,光电催化,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以及润滑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