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0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85506.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LNG冷能的直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LNG气化释冷装置、空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与二氧化碳利用装置;环境空气经过LNG气化释冷装置的中低温冷能换热器冷却除湿后进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当解吸二氧化碳时,空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释放的湿润二氧化碳首先经过LNG气化释冷装置的中低温冷能换热器冷却除水,随后经过LNG气化释冷装置的低温冷能换热器冷却液化,获得液态二氧化碳产品。本发明解决了直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中捕集效率易受环境空气湿度影响的问题,通过空气冷却除湿,湿润二氧化碳产品气冷却除水、液化并制取干冰,有效提高了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的循环效率与系统能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2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6702.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25B1/04 , F03D9/19 , C25B1/50 , C25B9/19 , C25B9/65 , C25B15/08 , C01C1/04 , C01B3/04 , F25D17/02 , H01M8/0656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海上风电波动的电氨热多能转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电氨热多能转换系统包括绿氢制取系统、绿氨合成系统、绿氨发电系统和绿氨供热系统;本发明的电氨热多能转换系统采用风电消纳模块和发电供热模块进行控制。本发明利用海上风电制取绿氢并合成绿氨,实现海上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的中长期存储,并通过液氨模式实现能源低成本远距离灵活输运,解决氢能的储运问题,降低海上传输通道建设投资,还可通过绿氨发电和绿氨供热实现能源供给多样化;同时,通过独特的控制方法,可有效适应海上风电的强波动性,实现绿氨的经济高效制取和多元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26499.2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建筑室内温度求解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属于空调电力负荷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机理数据融合的动态建筑室内温度求解方法,构建有趋势仿真模型、机理非线性模型、温度求解模型;通过趋势仿真模型描述新风负荷、除湿负荷变化规律,并结合机理非线性模型考虑多种负荷变化趋势与机理关联,再通过温度求解模型运用滑动窗口动态求解建筑室内温度,实现了对室内平均温度的即时精准计算,从而可以针对不同场景自适应调整温度设定,并有效节约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舒适性,大幅度提升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的精度和效率,并使得建筑能源利用更加高效,为建筑温度控制带来了崭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5836.4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阶式储热系统及其递进式蓄释热方法。针对现有储热装置成本高、热循环效率低、供热品质不高等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分阶式储热系统,其包括能够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储热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箱体内设有风机以及储罐;箱体内配置温度传感器和气体流量传感器;储罐内设有可移动套管和储热材料;蓄热时,余热气体在风机作用下从进气口进入储热箱体并流经储罐,通过储热材料进行蓄热;释热时,空气在风机作用下从进气口进入储热箱体并流经储罐,通过储热材料进行释热。本发明通过改变可移动套管的位置实现分步骤递进式蓄/释热,储罐气流阻力小,热循环效率高,供热温度稳定、供热品质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71227.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重力储能多机组功率柔性补偿方法,属于储能领域,包括:确定单个机组理想工况下的功率特性;通过功率交叉时间平均排列的方法计算不同机组的功率曲线,计算并确定整体功率曲线;对整体功率曲线求平均值并提取功率波动成分。本发明对不同功率输出特性的多机组重力储能系统进行功率平滑,实现重力储能系统整体功率输出的可控性和可调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8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607469.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28 , H02J15/00 , F01D15/10 , B01D53/14 , B01D53/18 , C07C29/152 , C07C31/04 , C25B9/6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的调峰发电系统与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燃煤发电装置、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二氧化碳压缩装置、水电解装置、甲醇合成装置和甲醇发电装置,在电网低负荷时,提高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装置的运行水平以消纳燃煤机组富余的发电功率,进一步地可利用富余的电能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实现化学储能;在电网高负荷时,降低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装置的运行水平以提高燃煤机组上网功率,进一步地可将低谷期存储的甲醇送入内燃机中燃烧发电,提高燃煤机组的顶峰能力。本发明在为燃煤机组提供深度调峰能力、增强电网对新能源消纳水平的同时,可降低燃煤机组发电的碳排放水平,丰富了二氧化碳的利用渠道。
-
公开(公告)号:CN116659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75045.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热化学型集成式储热系统,属于储热供热领域,针对现有蓄放热装置为分体式结构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化学型集成式储热系统及蓄放热方法,包括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的箱体,箱体内设有预热器、除氧器、换热器、辅助电锅炉和储热罐,外接水进入预热器,除氧器清除水中氧气;从除氧器流出的水进入换热器;换热器流出的蒸汽进入辅助电锅炉;储热罐内设有储热模块,储热模块内置热化学储热材料和电加热器,储热时电加热器加热热化学储热材料;放热时储热罐放热形成的热空气与水进行换热,形成带压蒸汽。装置集成在一个箱体内,无需现场组装,整体性好,且对场地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好;储热罐供热品质高、供热稳定,热能损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09673.6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7/16 , G06F17/11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多因素的化纤企业节能减碳评价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建立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衡量企业用能现状的能源因素,衡量企业节能成果的节能因素,衡量企业盈利能力、节能减碳投资的经济因素以及衡量企业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因素;分别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以及主观赋权中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再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将主、客观赋权法分别得到的权重组合成为最终权重;根据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指标体系与指标的最终权重,对企业节能减碳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用于解决目前化纤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不合理、评价方法不科学的问题,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成果,指导化纤企业的节能减碳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1488.2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及能级匹配优化提升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系统的参数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建立能量转化流程图;针对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系统的参数进行流动分析,建立转化流程图;根据能量转化流程图,计算各工段节点能量效率,建立能量分析清单;根据转化流程图,计算系统各工段节点效率,建立分析清单;根据能量分析清单与分析清单,建立工业过程能量、系统优化模型;根据优化模型,计算各工段余热余能能量/比值,从而建立基于能量效率、效率及能量/比值的优化提升方法。本发明确定了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系统的改进优化方向和与能级匹配的优化利用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11590.6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F25B27/02 , F24D11/02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余能回收系统及其设备容量与运行出力的优化方法。本发明的优化方法包括:基于模拟的小型工业24h逐时冷、热、电负荷需求情况得到用能负荷数据,包括日热负荷需求数据、日冷负荷需求数据和日电负荷需求数据;基于所述工业余能回收系统,根据能量转换过程分别构建所述余能回收系统中各设备的数学模型;基于用能负荷数据和以最小化年净成本值为目标,采用双层模型优化方法对余能回收系统中所述各设备的容量与24h逐时运行出力进行优化,得到最小化年净成本值、最小化年净成本值对应下的余能回收系统中各设备的容量及其运行出力。本发明能够在考虑余能品位特点基础上,对设备的容量和运行出力同时做出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