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LNG冷能的直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0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85506.2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LNG冷能的直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LNG气化释冷装置、空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与二氧化碳利用装置;环境空气经过LNG气化释冷装置的中低温冷能换热器冷却除湿后进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当解吸二氧化碳时,空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释放的湿润二氧化碳首先经过LNG气化释冷装置的中低温冷能换热器冷却除水,随后经过LNG气化释冷装置的低温冷能换热器冷却液化,获得液态二氧化碳产品。本发明解决了直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中捕集效率易受环境空气湿度影响的问题,通过空气冷却除湿,湿润二氧化碳产品气冷却除水、液化并制取干冰,有效提高了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的循环效率与系统能量利用效率。

    一种动态建筑室内温度求解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940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26499.2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建筑室内温度求解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属于空调电力负荷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机理数据融合的动态建筑室内温度求解方法,构建有趋势仿真模型、机理非线性模型、温度求解模型;通过趋势仿真模型描述新风负荷、除湿负荷变化规律,并结合机理非线性模型考虑多种负荷变化趋势与机理关联,再通过温度求解模型运用滑动窗口动态求解建筑室内温度,实现了对室内平均温度的即时精准计算,从而可以针对不同场景自适应调整温度设定,并有效节约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舒适性,大幅度提升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的精度和效率,并使得建筑能源利用更加高效,为建筑温度控制带来了崭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一种分阶式储热系统及其递进式蓄释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2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5836.4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阶式储热系统及其递进式蓄释热方法。针对现有储热装置成本高、热循环效率低、供热品质不高等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分阶式储热系统,其包括能够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储热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箱体内设有风机以及储罐;箱体内配置温度传感器和气体流量传感器;储罐内设有可移动套管和储热材料;蓄热时,余热气体在风机作用下从进气口进入储热箱体并流经储罐,通过储热材料进行蓄热;释热时,空气在风机作用下从进气口进入储热箱体并流经储罐,通过储热材料进行释热。本发明通过改变可移动套管的位置实现分步骤递进式蓄/释热,储罐气流阻力小,热循环效率高,供热温度稳定、供热品质高。

    一种热化学型集成式储热系统及蓄放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9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75045.8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热化学型集成式储热系统,属于储热供热领域,针对现有蓄放热装置为分体式结构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化学型集成式储热系统及蓄放热方法,包括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的箱体,箱体内设有预热器、除氧器、换热器、辅助电锅炉和储热罐,外接水进入预热器,除氧器清除水中氧气;从除氧器流出的水进入换热器;换热器流出的蒸汽进入辅助电锅炉;储热罐内设有储热模块,储热模块内置热化学储热材料和电加热器,储热时电加热器加热热化学储热材料;放热时储热罐放热形成的热空气与水进行换热,形成带压蒸汽。装置集成在一个箱体内,无需现场组装,整体性好,且对场地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好;储热罐供热品质高、供热稳定,热能损耗低。

    一种耦合多因素的化纤企业节能减碳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4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09673.6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多因素的化纤企业节能减碳评价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建立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衡量企业用能现状的能源因素,衡量企业节能成果的节能因素,衡量企业盈利能力、节能减碳投资的经济因素以及衡量企业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因素;分别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以及主观赋权中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再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将主、客观赋权法分别得到的权重组合成为最终权重;根据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指标体系与指标的最终权重,对企业节能减碳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用于解决目前化纤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不合理、评价方法不科学的问题,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成果,指导化纤企业的节能减碳方向。

    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及能级匹配优化提升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1488.2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及能级匹配优化提升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系统的参数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建立能量转化流程图;针对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系统的参数进行流动分析,建立转化流程图;根据能量转化流程图,计算各工段节点能量效率,建立能量分析清单;根据转化流程图,计算系统各工段节点效率,建立分析清单;根据能量分析清单与分析清单,建立工业过程能量、系统优化模型;根据优化模型,计算各工段余热余能能量/比值,从而建立基于能量效率、效率及能量/比值的优化提升方法。本发明确定了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系统的改进优化方向和与能级匹配的优化利用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