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多因素的化纤企业节能减碳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4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09673.6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多因素的化纤企业节能减碳评价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建立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衡量企业用能现状的能源因素,衡量企业节能成果的节能因素,衡量企业盈利能力、节能减碳投资的经济因素以及衡量企业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因素;分别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以及主观赋权中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再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将主、客观赋权法分别得到的权重组合成为最终权重;根据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指标体系与指标的最终权重,对企业节能减碳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用于解决目前化纤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不合理、评价方法不科学的问题,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化纤企业节能减碳成果,指导化纤企业的节能减碳方向。

    一种考虑土壤热湿耦合的直埋电缆载流量有限元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79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911234530.1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土壤热湿耦合的直埋电缆载流量有限元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定义所敷设土壤深度、半宽,选择电缆类型、各部分几何大小、敷设回路数、排列方式、是否接触排列、各部分材料、埋设深度、环境参数、敷设土壤类型、材料、初始含水率、边界条件,设定初始迭代的电流、迭代精度和收敛因子,引入由MAXWELL方程组得到的热源项,结合土壤热湿耦合模型,得到载流量计算模型,设定网格大小,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相应的求解器,最后求解计算缆芯的最高温度与持续工作时最高允许温度的绝对差值使其小于迭代精度。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是将传统农业中的热湿耦合模型结合到直埋电缆载流量计算上,实现了载流量的精确计算和动态计算。

    一种考虑土壤热湿耦合的直埋电缆载流量有限元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795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234530.1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土壤热湿耦合的直埋电缆载流量有限元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定义所敷设土壤深度、半宽,选择电缆类型、各部分几何大小、敷设回路数、排列方式、是否接触排列、各部分材料、埋设深度、环境参数、敷设土壤类型、材料、初始含水率、边界条件,设定初始迭代的电流、迭代精度和收敛因子,引入由MAXWELL方程组得到的热源项,结合土壤热湿耦合模型,得到载流量计算模型,设定网格大小,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相应的求解器,最后求解计算缆芯的最高温度与持续工作时最高允许温度的绝对差值使其小于迭代精度。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是将传统农业中的热湿耦合模型结合到直埋电缆载流量计算上,实现了载流量的精确计算和动态计算。

    一种中低压电缆外表面与土壤接触热阻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71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1239142.2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电缆外表面与土壤接触热阻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是在圆筒结构内将液压膜、土壤和中低压电缆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紧密接触,并在上、下端面加设隔热层,营造出沿圆筒壁径向的一维稳态导热环境;液压膜将其外侧的油压传递给内侧的土壤,使土壤沿径向被压紧并与电缆均匀接触;电缆接通电源并达到稳态导热后,利用布置在土壤内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测量土壤内部不同半径位点的温度值,再按照现有方法测量出电缆缆芯的温度值;根据圆筒壁径向一维稳态导热模型,计算电缆外表面和土壤之间的接触热阻,同时计算土壤的热导率。

    一种中低压电缆外表面与土壤接触热阻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7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39142.2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电缆外表面与土壤接触热阻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是在圆筒结构内将液压膜、土壤和中低压电缆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紧密接触,并在上、下端面加设隔热层,营造出沿圆筒壁径向的一维稳态导热环境;液压膜将其外侧的油压传递给内侧的土壤,使土壤沿径向被压紧并与电缆均匀接触;电缆接通电源并达到稳态导热后,利用布置在土壤内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测量土壤内部不同半径位点的温度值,再按照现有方法测量出电缆缆芯的温度值;根据圆筒壁径向一维稳态导热模型,计算电缆外表面和土壤之间的接触热阻,同时计算土壤的热导率。

    一种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疏水性辐射制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1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58804.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疏水性辐射制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疏水性辐射制冷薄膜采用如下成分制备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高密度聚丙烯、甲苯、辐射制冷功能颗粒、疏水功能颗粒,石蜡;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高密度聚丙烯、石蜡、辐射制冷功能颗粒、疏水功能颗粒的质量比为:10‑15:5‑10:60‑80:5‑10:5‑10;所述疏水性辐射制冷薄膜具有三层结构,且每层结构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网格。本发明的辐射制冷薄膜在300~2500nm波段具有高效的反射率,并在红外大气窗口区(波长8~13um)具有高效的发射率,同时具备超疏水能力,与水的接触角为120°左右。可见,该薄膜在夏热冬冷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6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711105480.8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及方法,属于新能源储能领域。本发明与传统的液流电池相比,在正极电解液进液口、负极电解液进液口、正极电解液出液口和负极电解液出液口分别连接一个独立的储液罐,使进液和出液不在形成循环。本发明的电液流池结构中,正负极电解液的利用率显著增加,能大幅度降低电池电堆与储液罐之间电解液荷电状态的差异,降低电堆与储液罐之间的浓差极化。而且在低流速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电池长时间的充放电,可应用于电流密度更大的场合中,保持电池工作正常。在储液罐的体积较大的情况下,能保证储液罐中电解液能保持良好的均匀性,避免传统二储罐结构中电解液混合不均匀对电池带来的影响。

    一种多孔材料毛细吸水系数连续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462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170197.3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材料毛细吸水系数连续测定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天平、吸水池、以及置于天平上的计量桶;所述计量桶底端开有出水孔,所述吸水池底端开有进水孔,所述出水孔与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液体输运器;所述吸水池上通过密封胶条固定有样品仓,所述样品仓内装有多孔介质样品,所述多孔介质样品四周被样品仓包裹;所述吸水池侧面设有液面测量室,所述液面测量室与吸水池连通;所述液面测量室连接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通过测量液面测量室的液位从而控制液体输运器输送液体。本发明方法实现了毛细吸水过程连续、自动、精准的测量,可显著消除人工测量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