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78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53649.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电‑热‑力多场老化下的复合绝缘子芯棒寿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复合绝缘子芯棒开展多物理场联合老化试验,取不同老化间隔老化样品,表征微观形貌;分析电热联合作用下电荷能量与热能对孔洞形变影响,得到孔洞机械应变、孔洞电荷能量密度和每基团电荷能量;增加机械应力分析电热力协同作用对孔洞扩大的效应;施加电场获取材料电荷能量;通过拉伸模式测试计算样品体积弹性模量;建立仿真模型计算单个孔洞内壁电场分布;利用密度计测量样品密度计算孔隙率和孔洞半径;结合上述以芯棒完全断裂作为寿命终结标志,根据芯棒孔洞电荷能量与老化时间的关系,预测复合绝缘子芯棒剩余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88343.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D175/14 , C09D7/62 , C09D5/25 , H01B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防覆冰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耐磨防覆冰绝缘材料的组成包括聚氨酯和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本发明的耐磨防覆冰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聚氨酯;2)将聚氨酯、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剂和光引发剂分散在疏水性溶剂中制成分散液,再将分散液涂覆在基片表面,再进行干燥和紫外光固化,即得耐磨防覆冰绝缘材料。本发明的耐磨防覆冰绝缘材料绝缘性能优异,疏水疏油,用作绝缘子的保护层具有防覆冰、抗湿闪、抗污闪效果,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成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7818.1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力和压阻效应耦合的微型电场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可垂直自由振动的半导体薄膜,半导体薄膜的第一表面上设有金属薄膜;半导体薄膜的第二表面通过埋氧层连接半岛端十字梁和弧瓣状岛屿结合的凸台结构以及衬底层;半导体薄膜的四周与器件层的固定部分连接;器件层上设有金属电极区和四个弧形短梁,金属薄膜通过弧形短梁连接至金属电极区;弧形短梁镶嵌有多个离子注入区域,离子注入区域之间设有沟槽结构;离子注入区域通过金属电极区形成惠斯通电桥结构。本发明的微型电场传感器件在满足小体积、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同时,具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宽线性范围和高结构稳定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场传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8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53649.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电‑热‑力多场老化下的复合绝缘子芯棒寿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复合绝缘子芯棒开展多物理场联合老化试验,取不同老化间隔老化样品,表征微观形貌;分析电热联合作用下电荷能量与热能对孔洞形变影响,得到孔洞机械应变、孔洞电荷能量密度和每基团电荷能量;增加机械应力分析电热力协同作用对孔洞扩大的效应;施加电场获取材料电荷能量;通过拉伸模式测试计算样品体积弹性模量;建立仿真模型计算单个孔洞内壁电场分布;利用密度计测量样品密度计算孔隙率和孔洞半径;结合上述以芯棒完全断裂作为寿命终结标志,根据芯棒孔洞电荷能量与老化时间的关系,预测复合绝缘子芯棒剩余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6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360755.6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F18/23213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N3/096 , G06N3/0895 , G01R31/1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监督领域自适应的电力设备绝缘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搭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绝缘缺陷诊断模型;利用含有标签信息的特定数据集预训练模型;在特征提取器输出的高维特征空间中,构建簇原型向量匹配的目标域伪标签生成器;构建源域和未见场景中无标签数据集在特征空间中的簇子域;以簇原型向量为锚点,簇子域内同类样本为正样本对,构建簇对比学习机制,强化域内类可判别特征机器细粒度;利用高斯径向基函数将簇子域映射到高维的希尔伯特空间,构建簇子域特征匹配器,对齐源域和目标域簇子域特征,联合簇对比学习机制和簇子域特征匹配器,更新特征提取器参数;利用含有标签信息的源域微调分类器参数,实现绝缘缺陷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60755.6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F18/23213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N3/096 , G06N3/0895 , G01R31/1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监督领域自适应的电力设备绝缘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搭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绝缘缺陷诊断模型;利用含有标签信息的特定数据集预训练模型;在特征提取器输出的高维特征空间中,构建簇原型向量匹配的目标域伪标签生成器;构建源域和未见场景中无标签数据集在特征空间中的簇子域;以簇原型向量为锚点,簇子域内同类样本为正样本对,构建簇对比学习机制,强化域内类可判别特征机器细粒度;利用高斯径向基函数将簇子域映射到高维的希尔伯特空间,构建簇子域特征匹配器,对齐源域和目标域簇子域特征,联合簇对比学习机制和簇子域特征匹配器,更新特征提取器参数;利用含有标签信息的源域微调分类器参数,实现绝缘缺陷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5712.7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1/3586 , G01N21/3563 , G06N3/048 , G06N3/08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程度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数据库,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待测绝缘子芯棒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输入BP神经网络模型,以分析待测绝缘子芯棒的老化程度。本发明所采用的太赫兹光谱技术能够有效表征材料的老化特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参数对老化程度进行量化,通过建立不同老化程度的复合绝缘子芯棒对应的特征库,结合计算机智能优化算法,实现对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程度的灵敏表征和准确评价。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高电压复合绝缘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1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22110.9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伏‑锂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混合储能系统主电路;S2、基于虚拟电阻‑虚拟电容构建下垂控制函数;S3、基于下垂控制函数,加入比例积分调节矫正母线电压,结合所述下垂控制函数,得出具有电压自恢复能力的下垂控制函数,使母线电压和超级电容器SOC自恢复。本发明克服了传统下垂控制所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在稳态情况下的偏差问题;由于母线电压得到了自恢复,使得超级电容器输出电压在经过负载功率冲击前后一致,进而超级电容器本身SOC得到自恢复,克服原有系统超级电容SOC无法自恢复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033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417700.0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材料老化状态多维联合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复合绝缘子制造配方制取硅橡胶材料,在温度范围150~200℃内进行老化,老化时间分别为0h、24h、48h、72h、96h,每隔24h取出1组试样,冷却至室温,24h后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介电频谱、以及热失重实验。本发明通过一定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找出随老化时间增加而变化明显的物理量作为老化特征量,通过将特征参量的联合分析能够得到表征材料表面、内部以及整体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且能够全面准确地反应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状态,使老化评估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69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507374.1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华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杨挺 , 夏云峰 , 黄健华 , 谢从珍 , 朱文 , 叶钜芬 , 林建华 , 韦海坤 , 唐淑歆 , 邱秋辉 , 张远健 , 尹成 , 何浩辉 , 杨锦波 , 张忠豪 , 胡江华 , 师留阳 , 戴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53 , Y02E60/7884 , Y04S40/126 , Y04S40/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组网通信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无线跳频技术广播网络重组指令,所述网络重组指令包括第一地址;接收若干信息采集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地址采用无线跳频技术返回的注册请求;根据接收的各个信息采集终端返回的注册请求和预设通信时间,建立通信时序分割表;根据所述通信时序分割表采用无线跳频技术发送数据发送指令;接收返回的数据,所述数据由接收所述数据发送指令的信息采集终端采用无线跳频技术发送。本发明采用跳频通信技术进行数据的高效传输,解决输电线路电磁干扰对现场数据发送的影响;跳频通信技术的远程通信能力强,数据传输快,更好地做到输电铁塔现场运行状况的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