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827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64044.3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电池组均衡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采样模块、均衡模块、电池寿命预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池寿命预测模块接收采样模块采集的电池信息预测电池寿命;控制模块用于电池组进入充放电状态时,接收采样模块采集的电池组电池信息及电池寿命预测模块得到的电池寿命信息,计算相邻单体电池的电压差并判断是否达到预设值,确定需均衡的相邻单体电池及均衡所需时间,控制均衡模块执行。利用电池寿命预测模块提供的电池寿命信息修正相邻单体电池的电压差,有效考虑了不同单体电池寿命衰减程度不同造成电池开路电压不一致的情况,可以避免过均衡造成的能量浪费,提高均衡效率、减少均衡时间、有效提高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97639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337471.5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超越离合器、逆止器、制动器、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结构设计紧凑,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功率等级,减小电机尺寸,提高纯电动模式下整车的爬坡度性能,改善整车纯电动模式下的低速性能;解决了汽车在高速区运行时产生寄生功率的缺点,提高了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率区间,改善车辆的经济性;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2709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114847.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系统、制动器、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通过离合器系统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结构设计紧凑,解决了汽车在高速区运行时产生寄生功率的缺点,提高了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率区间,改善车辆的经济性;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有效地降低系统对驱动电机的功率需求,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8264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322885.6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不完善、不能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对短时故障、闭环系统间歇故障诊断要求的问题,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混合动力汽车故障检测,对混合动力系统主要部件输入信号、动力源转矩响应信号以及整车CAN通信信号进行故障检测,得到表征各待检信号故障状态的标识符;二、混合动力汽车故障确认,依据步骤一得到的各待检信号故障状态标识符,进一步进行混合动力系统故障确认。
-
公开(公告)号:CN10759982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78675.7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动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制动器、扭转减震器、行星架、一号行星轮、二号行星轮、一号齿圈、二号齿圈、太阳轮、一号电机、二号电机等部件。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合或分离和两个电机是否供电以及电机处于发电还是耗电状态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其工作模式包括单电机驱动模式、双电机驱动模式、发动机直驱模式、并联模式、输入式功率分流模式、单电机再生制动模式、双电机再生制动模式、驻车发电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859420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275418.8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制动器、离合器和电机系统;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前排太阳轮、前排齿圈;后行星排包括后排太阳轮轴、后排行星架主架、后排齿圈;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 Ⅰ、电机/发电机MG Ⅱ;前排太阳轮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上;后排太阳轮轴与前排齿圈通过花键配合;后排太阳轮轴与电机/发电机MG Ⅱ通过花键配合;后排行星架主架与动力输出轴通过花键配合;电机/发电机MG Ⅰ通过滑动轴承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配合,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660915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08566.9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马达液压驱动系统变量泵排量控制方法,属于汽车控制系统。使得前轮转速跟随后轮转速,主要分为静态调节和PI调节两个部分,静态调节包含档位估计和排量查表两个步骤,其根据估计出来的档位直接查表得到一个常数值排量,也就是静态排量,还需加上一个前轮轮速与后轮轮速差值的PI反馈调节对静态排量修正。本发明优点是使当系统处于辅助驱动工况下时,在该控制方法的控制下,汽车前轮轮速能与后轮轮速达到一致。在控制轮毂马达液压驱动系统液驱系统显著提高整车在低附着路面或者较大坡度路面上的通过性能的同时,使得整车的滑转效率达到最佳。
-
公开(公告)号:CN103448529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10410243.8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解决目前混联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机依赖性大,以及当前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汽车不能完全实现并联模式以致传动效率不够优化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发动机、一号电机、逆变器、超级电容、二号电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系统输出轴和系统输入轴,发动机通过联轴器与系统输入轴连接,前行星排套装在系统输入轴的右端,一号电机空套在系统输入轴的左端,一号电机的右端与前行星排的左端为花键连接,离合器与前行星排为花键连接,前行星排与系统输出轴为花键连接,后行星排套装在系统输出轴上,二号电机空套在系统输出轴的右端,二号电机的左端与后行星排的右端为花键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89049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5470.3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双离合器和电机系统,双离合器由低速离合器与高速离合器组成;前行星排包括行星架动力输入轴、前排太阳轮、前排齿圈;后行星排包括中间传动轴、后排齿圈、后排太阳轮、后排行星架主架;中间传动轴左端与前排齿圈配合,右端与低速离合器活塞缸固定连接;后排太阳轮支撑在中间传动轴上;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Ⅰ、电机/发电机MGⅡ;电机/发电机MGⅠ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配合,与前排太阳轮连接;电机/发电机MGⅡ与中间传动轴配合,与后排太阳轮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23522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68350.0
申请日:2014-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无法保证两个离合器可靠互补工作的问题。其包括有左离合器、右离合器和壳体;壳体包括左壳体(9)和右壳体(20)。左壳体(9)右端与右壳体(20)左端螺栓连接,左离合器与右离合器装在壳体内,左离合器的左离合器压盘(6)的外环面与左壳体(9)内环面为滑动连接,左离合器压盘(6)左端面上的2号轴向凸台的内环面与左壳体(9)的左内壁圆盘的左内壁环形凸台的外环面为滑动连接,右离合器的右离合器压盘(14)的外环面与左壳体(9)的内环面为滑动连接,右离合器压盘(14)中心处的压盘轴向右凸台的内环面与右壳体(20)的右内壁圆盘的右内壁环形凸台的外圆环面为滑动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