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斜贴纤维复合材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直剪承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7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26613.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林峰 花佳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斜向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直剪承载力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选定碳纤维复合材与直剪面呈70度,然后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各个物理参数确定出每片碳纤维复合材的宽度和加固层数,最后将碳纤维复合材敷设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相比碳纤维复合材与直剪面垂直粘贴的情况,本发明仅仅采用斜贴的方法而其他工序不变,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直剪承载力平均约xx,技术效果显著变优。本方法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加夹紧力和直接抵抗直剪力两种方式,使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直剪性能得到提高。

    一种防结构连续倒塌的体外抗力可调钢绞线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0603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091431.8

    申请日:2015-02-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林峰 张逢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结构连续倒塌的体外抗力可调钢绞线网装置,是由若干个连接单元纵横交错连接组成,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两段连接线和连接装置,所述两段连接线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形成连接单元。所述连接线为钢绞线(4),所述连接装置为连接盒(5),所述连接盒(5)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块锚具(61)、第二块锚具(62)、高强度钢块(7)、第一块钢板(8)、第二块钢板(9)、第三块钢板(10)。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具有效率高、经济性好和不影响建筑美观的优点。

    一种结构倒塌试验中模拟构件失效的支撑释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3454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75836.2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顾祥林 李毅 林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倒塌试验中模拟构件失效的支撑释放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约束释放组件、滑动组件、阻挡定位组件和底座,滑动组件的槽道固定于底座上,支撑组件与滑动组件中的滚轮相连,该滚轮置于滑动组件的滑道中,阻挡定位组件固定于槽道上,约束释放组件与支撑组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整体或局部支撑区域的失效或者达到下沉设定位移的目的,且启动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避免了以往通过撞击使支撑构件失效方法所带来的可操作性差、失效区域不易控制等缺点,另外滑动组件的运动区域位于装置内部,避免了试验中滑动组件对结构模型受力的影响以及对结构模型运动状态的干扰。

    可用于混凝土块体面面对心碰撞试验的方法、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50252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04143.9

    申请日:2008-12-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顾祥林 侯健 林峰

    Abstract: 一种可用于混凝土块体面面对心碰撞的试验方法及系统,主要包括单摆和垂直轨道两套试验系统和一套数据采集系统。单摆试验系统中,对碰撞块体和被碰撞块体分别采用两幅不同的摆杆或摆绳,以满足不同大小的两块体实现预想的面面对心碰撞;垂直轨道系统中,通过两光圆钢筋轨道作为碰撞块体的下落轨道,其可使两块体实现预想的碰撞方式,被碰撞块体下端设置四根支撑弹簧,可使得被碰撞块体碰撞后可在碰撞方向运动;数据采集系统可采用冲击型加速度传感器和高频数据采集仪,试验中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碰撞块体或被碰撞块体正对于其碰撞面的侧面。该试验方法及系统可用于不同情况下混凝土块体的面面对心碰撞试验,试验观测结果可靠。

    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63226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190683.0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林峰 赵鹏 方正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包括上段剪力墙以及下段剪力墙,所述上段剪力墙内埋设有套接件,所述下段剪力墙上埋设有显露于外的型材,所述型材适配穿入所述套接件内并于所述套接件内灌浆进而所述上段剪力墙与下段剪力墙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钢筋的“分散连接方式”改进为型钢的“集中连接方式”,以解决钢筋难插入和难对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提供施工连接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角柱失效后防结构连续倒塌的连接单元及悬吊拉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128672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0764140.0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林峰 邱璐

    Abstract: 一种角柱失效后防结构连续倒塌的连接单元及悬吊拉索装置,包括两段连接线和一个连接装置,所述两段连接线从两侧与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形成所述连接单元。所述连接装置为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段连接线的一端锚固在连接盒内的第一块锚具、用于将第二段连接线的一端锚固在连接盒内第二块锚具。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可用于角柱失效后防结构连续倒塌的悬吊拉索装置,由若干个所述连接单元在结构端跨自底层向顶层斜向布置而组成,每个连接单元一端拉结结构端跨的梁柱边节点,另一端锚固于上层梁柱第二节点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单元及悬吊拉索装置具有抗连续倒塌效率高、经济性好、可适用于现浇和预制结构的优点。

    一种分离式钢箱梁涡激共振的抑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700793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0175332.2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钢箱梁涡激共振的抑制装置,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分离式钢箱梁之间,抑制装置包括活塞阻尼、分别从活塞阻尼两端伸出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通过第一底座可转动连接在一个分离式钢箱梁上,第二活塞杆通过第二底座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分离式钢箱梁上,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在的直线相对于两个分离式钢箱梁的端面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后续维护工作、具有很大的阻尼比、增加了钢箱梁刚度、对钢箱梁附加荷载小、物料成本更低、设置位置广泛等优点。

    可控低温环境下固体材料多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810787U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20828906.7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控低温环境下固体材料多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集成了精准控温低温试验箱和电力驱动多功能加载试验设备,实现可控低温环境下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实现测试环境在温度区间内的精准控制,开展不同温度的低温环境下固体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抗折等多项基本力学性能测试,获得恒定底温下固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研究固体材料的低温力学性能规律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从而为保障我国寒区由冰、混凝土、岩石及陶瓷等固体材料建造的建/构筑物全寿命周期安全服役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用于现场堆载试验的可折叠式水槽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18875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088313.7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林峰 姜文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现场堆载试验的可折叠式水槽加载装置,包括骨架装置及设置于其外部的外围装置;所述骨架装置是由若干个骨架通过多个系杆连接组成,其中:一个所述系杆的一个端部与骨架为固定转动连接;所述系杆的另一个端部与骨架为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费用;加载材料水与沙子相比,费用低廉,且常常可从试验现场获得,无需从别处搬运,可节省运输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

    一种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中采用橡胶砌块与框架柱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907817U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20648277.X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林峰 邱璐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中采用橡胶砌块与框架柱连接装置。在填充墙上部和下部各半米高度范围内,其两侧部位靠近柱的最后一个砌块采用橡胶砌块砌筑;橡胶砌块的外部和内部尺寸与常规砌块一致;沿柱高每隔半米预埋1米长度直径6mm的钢筋,将钢筋埋入填充墙砌块的水平灰粉层内,以连接填充墙和柱。发明公开的连接方法可阻止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内形成斜压杆,从而使得柱在顶部和底部不会受到斜压杆推力,防止柱发生剪切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