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60054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710116546.7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包括上段剪力墙以及下段剪力墙,所述上段剪力墙内埋设有套接件,所述下段剪力墙上埋设有显露于外的型材,所述型材适配穿入所述套接件内并于所述套接件内灌浆进而所述上段剪力墙与下段剪力墙相互连接。本发明通过将钢筋的“分散连接方式”改进为型钢的“集中连接方式”,以解决钢筋难插入和难对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提供施工连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42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530689.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M模型光束法平差和影像重采样的颤振探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两部分:首先基于三线阵影像原始RPC生成虚拟控制点,然后利用多视影像约束匹配获得密集匹配点,将这些虚拟控制点和密集匹配点加入区域网平差模型,由此计算平差后三线阵影像密集匹配点的反投影残差进行颤振探测分析;同时基于颤振探测结果对影像重采样生成没有畸变的影像,并且对姿态数据平滑处理重新生成高精度的RPC,从而实现了成像模型与影像同步重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成像模型和影像进行同步校正、有效消除颤振影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2254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332438.9
申请日:2019-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颤振对相机成像影响的地面模拟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卫星运行颤振模拟组件:包括激振平台、安装在激振平台输出端的相机滑轨以及在相机滑轨上左右滑动的成像相机,用以模拟卫星在轨运行发生的平台抖动;线性地物模拟组件:与成像相机相对设置,包括目标板滑轨以及在目标板滑轨上前后滑动的目标板,用以模拟不同卫星轨道高度;监测组件:包括与成像相机连接的电脑,用以获取实测颤振频率和振幅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76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23419.7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4C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向变壁厚的钢管套筒,用于灌浆后连接钢筋,包括:变壁厚钢管及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变壁厚钢管的端部,所述变壁厚钢管是无缝钢管,所述变壁厚钢管在中心截面具有最厚的壁厚,所述变壁厚无缝钢管沿轴向自中心向两端壁厚线性减少,在距所述变壁厚钢管端部20mm~30mm位置处开设有灌浆口和排浆口,所述变壁厚钢管外表面在距离端部1/4长度范围内各设有3道经相同压力滚压加工成型的不等深径向圆形凹槽,所述凹槽相应部位的钢管内壁有因变形而凸起的不等高凸环肋,通过使用变壁厚钢管,达到减少钢材用量,降低套筒制作成本的目的,且加工工艺简便、密封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39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28119.4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 E01F15/14 , E02B3/26 , G06F17/5004 ,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泡沫混凝土减轻车辆撞击效应的方法及防护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统计调研一般车辆撞击时所产生的作用,以获得常规撞击作用和极端撞击作用;b.通过加设泡沫混凝土层以接受所述车辆的适度性撞击进而抵御所述常规撞击作用;c.通过设置普通混凝土层以接受所述车辆的超常规撞击进而抵御所述极端撞击作用。本发明通过“柔性防撞”替代“刚性防撞”的总体设计思路,尽可能地减轻了撞击车辆上的人员伤害程度以及车船本身受损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01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126299.9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更换局部受压损坏区域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包括剪力墙主体和两个完全一致的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所述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位于每层剪力墙底部的两侧,采用三层钢板并通过螺栓的安装与拆卸实现与所述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主体、以及基础或楼面的连接。所述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呈三角体,长度为四分之一剪力墙长度,高度与长度相等,宽度与剪力墙宽度相同。房屋结构在地震等作用下剪力墙发生局部受压损坏后,本发明可实现快速地更换损坏部位,恢复剪力墙受力性能,对灾后房屋结构的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7600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16546.7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包括上段剪力墙以及下段剪力墙,所述上段剪力墙内埋设有套接件,所述下段剪力墙上埋设有显露于外的型材,所述型材适配穿入所述套接件内并于所述套接件内灌浆进而所述上段剪力墙与下段剪力墙相互连接。本发明通过将钢筋的“分散连接方式”改进为型钢的“集中连接方式”,以解决钢筋难插入和难对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提供施工连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1216.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倒塌减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冷却塔倒塌引起核物项振动的预测及减振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明确设定振动区域、获取关键冷却塔及场地参数,并利用核物项水平振动加速度反应谱函数和铅垂振动加速度反应谱函数计算对应振动加速度,为评估冷却塔倒塌对周围核物项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是否需要设置剪切增稠液作为缓冲垫层,不仅提高了设计的针对性和经济性,还通过有限元模型的精细模拟,确保了缓冲垫层设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了缓冲垫层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011355848.8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3 , E04C3/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可提高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方法,提升梁端极限转动能力,从而充分利用纵筋在应变集中区域外的受拉性能,以更完全地发挥悬链线作用。在近梁端区增配与混凝土局部脱粘的纵向短钢筋,短钢筋布置在梁截面半高位置,使得近边柱梁端顶部纵筋或近中柱梁端底部纵筋断裂后继续提供抗力,以防止结构发生连续倒塌。所述纵向短钢筋与混凝土局部脱粘通过在短钢筋表面外包热缩聚烯烃管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梁截面半高位置增配短钢筋的梁‑柱子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技术具有易于实践、不会显著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及经济性好的优点,给出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模型具有简单但准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98400.1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控低温环境下固体材料多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测试装置集成了精准控温低温试验箱和电力驱动多功能加载试验设备,实现可控低温环境下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装置可实现测试环境在温度区间内的精准控制,开展不同温度的低温环境下固体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抗折等多项基本力学性能测试,获得恒定底温下固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研究固体材料的低温力学性能规律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从而为保障我国寒区由冰、混凝土、岩石及陶瓷等固体材料建造的建/构筑物全寿命周期安全服役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